今日(1月20日),国家医保局表示,上海市“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医学专家反映某些集采药品可能存在质量风险等问题,国家医保局高度重视,并将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人民至上”驱动国家部门与基层委员双向奔赴。
今年的上海两会上,来自医院门诊一线的郑民华委员与其他20多位政协委员,共同提交了一份《关于在药品集采背景下如何能够用到疗效好的药物》的提案。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时,郑医生言辞中肯地反映了他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到的部分集采药品在临床治疗中出现药效不及预期的问题。在他看来,集采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价格优惠,真正做到了守好用好人民群众的“看病钱”“救命钱”。但集采中选后,大量进入医疗机构的集采药品质量如何监管?药效不及预期带来的临床风险又该怎样把控?这些都是亟待重视的“百姓关切”。
东方网的报道刊发后,引发全网关注。老百姓核心诉求,其实朴素而又显而易见。用得起药,用得上好药,这并不是一对矛盾对立的关系。恰恰相反,让百姓在用对药的大前提下,能获得更多实惠,完全是可以两全其美,各美其美的。集采如今让越来越多的百姓用得起药,但同时,只有进一步加强对集采药品质量的事后监管,才能让百姓真正用得上好药。政协委员们的建议之所以引发共鸣,恰恰就是找到了这个问题最大公约数——管理的制度越完善,药品质量才能更好;患者的选择更丰富,临床效果才能科学。
广泛倾听基层民意,是持续完善制度的应有之义。事隔千里,时隔三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来自上海两会的声音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快速响应。“赴上海当面听取相关委员、专家关于药品集采政策及中选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见建议”,国家医保局附下身子听民意的姿态值得一个大大的“赞”。而“重点收集有临床数据支撑、有统计学差异的质量和药效问题线索”,反映出国家医保局尊重科学、尊重专业,不惟舆论的理性态度,更值得肯定。
有为民、“敢说”的基层政协委员,有理性务实、“肯听”的政府职能部门,我们有信心期待更好的“集采”、更惠民的医保。
东方网将继续关注事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