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都市后,旷野与离岛代表了两种对生活方式的想象。这两者看似截然不同:旷野是一种脱离轨道的自由,是随心所欲的行走,走到哪儿算哪儿;而离岛则是去往远离都市的一隅,将其作为生活的据点,重新构筑属于自己的节奏与规则。
2024年出版的《离岛:于偏僻之地重建生活》记录了这样的年轻人。在离岛上,他们学习酿酒、兼职环境教育……从事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工作,重拾生活的本质。
Demi便是其中一位。她出生于西安,曾在香港生活多年。在传统媒体和旅游公司工作的她,擅长内容创作和活动策划,而这些大多和创意有关。离开香港之前,她的生活步调更遵循城市的规则,但内心始终向往自然。
30岁那年,Demi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去大企业管理层的工作,前往日本开启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之旅。她未曾预料,这一选择会让她留在长野县的白马村——一个坐落于雪山之中的村庄,也是1998年冬奥会滑雪赛事的举办地。冬季时,优质的雪质(Japow)和本地特有的雪山村庄文化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
△白马五龙滑雪场日出。(受访者供图,拍摄者/藤田一茂)
在白马村,Demi开始尝试从未涉足的领域:考取滑雪教练资格证,在高山植物园除杂草,与花草和虫子“对话”,插秧、收割稻米,打太鼓……她将身体融入土地,将心灵安放于自然之中。至于白马村究竟是她的“旷野”还是“离岛”,她尚未找到答案,也无法确定自己是否会永远留在这里。但可以肯定的是,她深深热爱当下这份与自然相伴的生活。
以下是她的自述。
△雪季的白马村。(受访者供图,拍摄者/藤田一茂)
让我来到白马村的,
是这里的雪
在决定去日本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之前,30岁的我正站在人生的转折点。做出这个决定需要很大的勇气——毕竟在香港,我的工作薪资不算低,生活也相对稳定。但也许正因为如此,我愈发渴望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一种能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状态与内心的生活。
是雪让我来到了白马村。作为一个冬天出生的孩子,我对雪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洁白晶莹的雪花,飘落天际,铺满大地,仿佛为一切披上了纯净的面纱。世上没有两片相同的雪花,它们最终化作水,流向各自的方向。 在香港工作时,我尤其喜欢电影《小森林·冬春篇》的场景,常常幻想如果能过上那样的生活,该是多么美好。
△俯瞰白马五龙滑雪场。(受访者供图,拍摄者/藤田一茂)
现在,我住在白马村的一间三层联排share house里。虽然不像电影里那样需要亲手烧柴种地,但我的同事和社区里的朋友们都有自己的自然生活方式。我时不时参与其中,帮忙锄地、插秧、收割,感受土地的呼吸与脉动。
△在白马村,Demi在朋友农地,协助收割稻子。(受访者供图)
起初,我申请了一年的打工度假签证。2020年3月,我第一次来到白马村,为的是考滑雪教练初级资格证。当时,我刚到日本生活一个月,已接近春天,雪场上的积雪所剩无几,甚至露出了草皮。我一边担心考试的内容,一边暗自纳闷:没有雪,这考试该怎么进行?没想到第二天,天空飘起了大雪,覆盖了整个白马村。那一刻,我觉得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
△白马五龙滑雪场,夏天会变成高山植物园。(受访者供图)
真正让我与白马村建立深厚联结的,是我第二次来到这里。当时,我正经历人生的低谷:打工度假签证即将到期,工作难寻,而疫情使游客锐减,滑雪场纷纷裁员,家里也接连发生了一些不顺心的事。幸运的是,就在签证即将到期之际,我收到了白马五龙滑雪场的面试通知。
记得那天去滑雪场面试时,站在雪山前,我被三棵挺拔的雪松深深吸引。
△三棵挺拔的雪松。(受访者供图)
不知为何,它们给了我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那是一种仿佛被理解、被接纳的归属感。面试时,老板好奇地问我:“以你的背景,为什么选择到乡下工作,而不是去东京或其他大城市?”我几乎脱口而出地回答:“因为这里是白马五龙,而我是五龙的第六条龙。”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天马行空,但它恰好道出了彼时的我的内心感受。龙可以在天上飞、海里游,也可以在山间休憩。
大城市的快节奏让我身心疲惫,而我只是想回到山里,给自己一个喘息和调整的机会。后来,我偶然发现我的中文名字的日文发音,竟然与“五龙”几乎完全一样。这就像是命运之手的巧妙安排,把我带回了真正属于我的归处。
△白马五龙滑雪场的日出场景。(受访者供图)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白马村的关系变得越来越深。我特别喜欢日语中的“絆”(Kizuna)一词。不同于中文“羁绊”略显沉重的含义,“絆”在日语中代表通过信任与支持建立起来的持久纽带。对我来说,我与白马村的“絆”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结,更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来到白马村,特别是在经历了疫情之后,我慢慢意识到,生活其实不需要那么多物质。在香港的消费环境里,很容易被欲望裹挟,觉得“我必须要拥有最新的一切”。但当你与自然朝夕相伴时,这种欲望就渐渐淡去。如今,我更关注生活本身的需要,而不再受制于周遭环境的比较与追逐。
长久地野下去,
我很喜欢
过去,我从未深入思考过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只是单纯地喜爱自然。然而,如今生活在自然中,我不自觉地每天思考着自己与自然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行动去守护它。然而,与其说是保护自然,不如说我们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一切都与自然息息相关。大自然母亲或许并不需要保护,只需要我们顺其自然,let it be。
我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一所山岳度假村(雪季是滑雪场,非雪季是高山植物园)的海外市场推广,偶尔做滑雪教练。我自称全职吉祥物,活动的时候会穿上绿色恐龙的costume穿梭在公司上下。
白马村的雪季一般从11月末或12月初开始,持续到来年的4至5月。作为“滑雪村”,白马村的雪季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滑雪爱好者。但它不仅仅以雪季为人所知,非雪季的美景同样令人陶醉,真正让我留在白马村的是这里的绿意盎然的季节。
△白马五龙高山植物园里开着各种各样的花。(受访者供图)
4月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山上滑雪下来赏樱,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这样的景象。10月底至11月初,白马村的红叶呈现出橙色、黄色和绿色三段色彩的美丽景象,搭配雪山的背景,美不胜收。
△白马村绿意盎然的季节。(受访者供图)
在非雪季时,工作相对轻松,早晨我常做冥想,瑜伽,写日记或外出散步。有时,我会去湖里游泳、绕湖骑行,或者去山里徒步,住在山中小屋看第二天的日出。2024年,我重新开始了音乐练习,结识了一些乐手,定期在酒吧jam session,这成了我的小爱好之一。同时,我也参与了大町每三年举办一次的北阿尔卑斯艺术节的志愿者项目,协助艺术家制作作品和翻译,希望能促进艺术、文化、文学和音乐的创意融合。
△玩音乐,是Demi的日常爱好之一。(受访者供图)
白马村是一个能容纳各种人的地方。这里的人们共同热爱自然,而自然本身是一个最大的生存容器。虽然白马村是一个小村庄,但它的社区氛围既有本地特色,又具有国际化色彩。
这里也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历史遗产。白马村曾是“盐之道”的一部分,这条古道从海边的新潟糸鱼川起步,途经白马村,有点类似中国的茶马古道。长野方言中有个词叫“ズクを出す”,意为不服输,意指“我一定能做到”的坚定决心。这里的人们世代种地,保留了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而“长野”这两个字本身,也有“长久地野下去”的意思,我很喜欢。
如今,白马村有着9000多位村民,其中很多本地村民终其一生都未曾离开,也有许多年轻人从东京、大阪等大城市,甚至欧美、澳大利亚、中国等地搬来,探索新的生活方式。它融合了国际化与城市化的生活逻辑。
我与社区的关系
刚来到白马村时,我不会开车,没有驾照,日语也不熟练。但我的工作要求我必须开车。面试通过后,我立刻报名考驾照。不幸的是,上班第一个月,我就把公司的车撞了。那时,我还没拿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没钱赔偿,老板也没有要求我承担。但我一直在学习如何将负面事件转化为积极的经验。
为了弥补,我为40多位同事提供免费的英语或中文培训,每位同事或他们的小孩可以获得三节免费语言课。因此,我和其中一些同事以及他们的家人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一开始可能给大家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反而借此创建了自己独有的人际模式,算是有点因祸得福。
我和这个社区的关系是什么呢?首先,我认定自己是这里的一部分,一部分独特的存在——不仅是外来者,还是外国人,但我也深深相信自己是白马人。我们之间的共通之处是——大家都热爱自然,渴望探索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Demi与社区里的人们的共通之处——热爱自然。(受访者供图)
我和较为熟悉的本地朋友会一起到田里插秧和收割。在白马村,一般是六七月插秧,十一二月收割、拔穗和打包,这让我对整个粮食种植的周期产生了强烈的参与感。我还加入了村里的太鼓队,队里的老师是从其他县搬来的,鼓队里有多元面孔——美国人、菲律宾裔加拿大人、华人等。我们平时一起训练、表演。那时,我只练了两个月太鼓,就参与了白马村一年一度的夏祭表演。
△Demi练习太鼓、参加太鼓表演。(受访者供图)
移居来这里的年轻人中,有些是曾在东京或日本其他城市生活过的日本人和外国人,他们或曾从事IT或金融等工作,来这里投资民宿、当民宿经理,或者做个小生意比如开面馆之类的;也有中国人,辞去了国内的工作,来到这里重新开始,学习开民宿——白马村有不少民宿。
像我这样直接进入滑雪场工作的相对较少。我们的共同点是都热爱大自然。有些人是因为滑雪而来到这里,也有些人来这里后才爱上滑雪。相比其他地方,这里的人更少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
未来三到五年,我大概会继续留在白马村。至于更远的未来,我还不确定。从现实角度看,我可能需要考虑照顾家人的问题,是否一直在这里生活,取决于未来的机会和需求。
不过,我希望能把妈妈(和其他家人)接过来住一段时间。刚开始的几年,尤其是疫情期间,家人确实会担心我能不能在一个陌生的地方独自生活。去年,我妈妈带着外婆过来看我,她们在白马村待了一段时间,和我一起体验这里的生活,认识了我公司的同事和村里的朋友,理解并支持我的选择,也尊重我的价值追求。
△白马村的风光。(受访者供图)
最近,我用这些年的积蓄(几十万元人民币)在白马村买了一小块地。我一直想做一个公共空间,希望能把一群追求多元价值的人聚集在一起,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我无法筹集足够的资金来搭建这个小型公共空间,那我希望至少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再不然,我也希望能把这片土地买下来,保护这些树木不被砍伐(这也很值得)。在做投资决策时,我当然会考虑市场价值,但更多时候,我听从的是内心的声音。
△白马村的雪景。(受访者供图)
有时候,尽管我们努力了,结果也未必如愿,但我很幸运,目前大部分想要的追求已经实现。现在的我相对自信,享受独立生活的状态。一个人并不等于孤独,相反,这种生活方式让我感到自在,给了我很多安静思考人生选择的时间。
在我遇到困难时,我曾像是陷入黑洞,而那些关心我的人用他们的光照亮了我的出路,给予我勇气爬出来。如今,我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样的角色。我的中文名字是“亮”,未来我希望能照亮更多人,帮助他们发光。
当然,我也希望能遇到一个可以共度余生的伴侣,同样喜欢孩子,建立一个充满爱的家。但这些并不是必须的。没有的话,简单的生活同样美好。
编辑:DR;校对:遇见;排版:粥里
Felicia
你向往在白马村的生活吗?
读完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