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孟育民/台北报导
穷养能磨练孩子的抗压性?还是富养才能拓展孩子的视野?公视《少年愿望事务所》邀请潘若迪分享自幼被将军父亲严厉教养的故事,他成长在一个严谨的军人家庭,父亲是一位将军,回忆起数学考试仅得2分时,父亲怒不可遏地说:「不枪毙你,我对不起国家。」这段话深深烙印在潘若迪的记忆中。他表示:「我的父亲总是以极端的方式提醒我,男孩子一定要独立,所有的成功都得靠自己争取。」
潘若迪谈穷养富养难题。(图/公视提供)
潘若迪分享由于父亲认为他「书念得不好,不配吃一整只鸡腿」,水果也只分得「半颗苹果」。这种物质上的匮乏让年幼的潘若迪曾偷偷吃同学的便当,以满足内心的缺失。他坦言:「那时候真的觉得父亲不爱我,因为他从不给我完整的东西。」这种匮乏感也延续到他成年后,赚到人生第一桶金时,他立刻买了一箱苹果和十几只鸡腿,并坦率承认:「这是对童年缺憾的报复性消费。」
潘若迪幼时经历,让他赚到钱弥补遗憾。(图/资料照/艾迪升提供)
如今成为父亲的潘若迪,则选择用截然不同的方式教育女儿。他主张「女儿富养,但不能纵容」,认为孩子应该在物质富足的同时,学会珍惜与自主能力。例如,当女儿弄坏铅笔盒时,他选择修补而非直接购买新的,以教导她珍惜资源。他说:「我告诉女儿,爸爸会疼你,但不会宠你,你需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换取应得的东西。」
潘若迪进一步强调,除了物质支持外,心理上的陪伴与价值观引导更为重要。他认为父母在「生、养、教、陪」四个层面上都应尽责,尤其是「陪」与「心理支持」是物质条件无法替代的。他表示:「如果孩子没有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支持,将来可能会迷失于物质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