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武装部队在2025年1月初于库尔斯克方向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乌军调集机械化部队、装甲部队等多支精锐力量投入进攻。

八个经过整训的主力旅配备北约国家的现代化武器装备,包括德制豹式主战坦克、英制"挑战者"坦克以及美制M1艾布拉姆斯坦克等重型装备。乌军此次投入的装甲力量规模显著,体现其装甲突击能力的整体提升。

乌军采用分队协同作战模式,各支部队按照预定任务展开部署。装甲部队采用纵深突击战术,辅以精确制导武器打击防御设施。工程部队负责清除战场障碍,通信部队确保指挥系统的有效运转,后勤保障部队建立起多层次补给网络。

俄罗斯北方集团军展现出高效的情报获取和快速反应能力。通过前沿侦察系统和电子战装备,俄军及时掌握乌军调动的关键信息。在贝尔丁农场周边地区,俄军构建完整的防御体系,整合防空、反装甲和电子对抗等多个作战单元。

俄军在战术部署上充分利用地形优势,在制高点设置观察哨,并布设多个火力点。现代化火炮系统包括"联盟"自行火炮和"龙卷风"火箭炮形成交叉火力网。航空兵部队在周边机场保持高度戒备状态,苏-34战斗轰炸机和苏-35战斗机轮番执行空中巡逻任务,构建起立体化的区域拒止能力。

俄军此次防御部署借鉴海湾战争的经验。通过预先设置多个火力点,并保持机动部队的灵活性,俄军建立起能够有效应对现代化装甲突击的防御体系。电子战设备的广泛运用提升俄军的战场感知能力和指挥效率。

俄军在防御纵深上采取梯次配置,预设多个反击发起点,这种部署方式既保证防御的稳固性,又为后续战术调整预留空间。

双方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激烈的火力交锋。俄军在战斗初期展现出显著的火力优势。俄军在首轮打击中投入"口径"巡航导弹、"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等多型精确打击武器,对乌军装甲集群实施成建制打击。

俄军新型激光制导炮弹在此次战斗中首次大规模使用。在75公里的作战范围内,这种新型制导炮弹对装甲目标的单发命中概率达到93.5%。该武器系统整合先进的目标捕获技术和自动修正算法,提升常规火炮的作战效能。

俄军航空兵采用"饱和攻击"战术。苏-34战斗轰炸机编队在电子战机的掩护下,在7000米以上高度释放FAB系列滑翔制导炸弹。这种攻击方式规避乌军防空火力,保证打击效果。在48小时的持续作战中,俄军航空兵实施164架次攻击飞行,投放各类制导炸弹267枚,其中235枚命中预定目标。

乌军失去制空权导致地面部队遭受持续打击,装甲部队的机动能力和突击效果大幅下降。乌军地对空导弹系统击落俄军米-28武装直升机2架、苏-34战斗轰炸机1架,但未能改变空中态势。乌军米格-29和苏-27战机虽展现出优秀的机动性能,但在电子对抗和远程制导导弹面前处于劣势。

战斗进入第三天,乌军反击行动陷入困境。通往贝尔丁农场的主要补给线上战场残骸密布,这条战略要道演变为现代版"死亡公路"。

在这条长约35公里的补给线上,乌军损失大量重型装备。仅在公路沿线10公里范围内,发现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残骸28辆、豹2主战坦克残骸32辆,各型步兵战车残骸超过180辆。

此次战斗暴露出现代装甲部队在缺乏有效空中掩护情况下的脆弱性。乌军在战术规划上过分依赖装甲突击,忽视综合防空体系的构建,最终导致重大损失。在整个战斗过程中,乌军伤亡人数达到580人。

这场战斗不仅造成显著的装备损失,更影响乌军的整体作战能力。失去的先进装备短期内难以补充,训练有素的坦克车组和技术人员的损失无法快速弥补。

俄军在此次防御战中的精确打击能力取得质的飞跃。俄军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率较2024年同期提升85%,标志着俄军在常规战争中的作战理念发生根本性转变。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