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他们,为祖国北极测“体温”

科技日报记者 付丽丽

1月14日早上7点,黑龙江省漠河市,尽管天还没亮,但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以下简称“北极村气象站”)站长冯显华已经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他习惯性地看了一眼手机,室外温度显示为-40℃。

作为值班人员,冯显华要在8点前测出雪深,检查设备、数据情况,填报值班日志与记录,做好交接准备。“一星期没下雪了,现在雪深是33厘米,今冬最深时达到38厘米。”冯显华介绍。

漠河是“极寒之都”,年平均气温-3.6℃,北极村气象站是我国最北的一座气象站,原为漠河县气象站。1956年,为监测高寒地带气候,漠河县气象站成立。自此,一代又一代气象人常年坚守在这极寒之地,观云望天,留下珍贵的气象数据。

1997年,漠河气象站迁至县城。冯显华、郭大勇、王长春和曲波,4个土生土长的北极村人留在了这里,自1991年进站,他们一待就是34年。谈起环境的艰苦,他们淡然一笑,最多的一句话是“习惯了”。

其中的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方能体会。“给观测设备换自记纸或做标记时不能戴手套,气温达到-40℃,手指碰到金属件,一下子就冻得发白。我们这些当过观测员的人,手都被冻坏过。”郭大勇回忆说,一次观测回来,头上、脸上都是霜,瞬间变成了“白胡子老头”。

比寒冷更难耐的,是寂寞。以前,气象站周围500米之内都没有人,离站不远有一个墓地,胆小的晚上都不敢出来,去观测场时只能靠大吼两声壮胆。“北极村2008年才正常通电,冬天下午4点左右天就黑了,漫漫长夜,只有一个人,能怎么办,忍着呗。”郭大勇说。

“最艰苦的时候是住土房子、用炉筒子,要自己生火,后半夜冻得头皮发麻,一般人吃不了这份苦,可干这份活就是要吃苦耐劳、守得住寂寞才行,老一辈的精神不能丢!”冯显华说。

提及突破高寒禁区、无私奉献的老一辈精神,不得不提的就是电视剧《北极光》中主人公的原型——“最北”气象站的第一任站长周儒锵。如今这位到边疆支援建设的广东“小伙”已经去世,但以他为代表的中国“最北”气象人的精神仍在传承。

漠河市气象局局长陈永山说,北极村气象站在大兴安岭地区建站较早,可谓气象业务培训中心,目前70年代的气象人多是从那里走出去的。

大兴安岭气象局二级调研员周学军是周儒锵的儿子,上学时成绩很好,因为缺人,硬是被父亲留在气象站工作。从1987年开始,当过观测员、预报员,工作中两次受伤,一次造成踝骨切除,一次导致左上臂骨折,至今胳膊不能完全抬起。

原来发报需要用发电机,老观测员韩凤岐发现发电机工作异常,担心耽误发报时间,下意识地用手去拨弄发电机,被风扇叶无情地卷掉了右手食指。

很多人走了,也有很多人选择加入。漠河市气象局有个工作人员编号,目前编到100号,留下的仅有18人。1992年出生的王振是93号,他也是北极村人,大学毕业后毅然回到家乡,成为漠河市气象局一名综合业务员,主要工作是维护设备。漠河市内有13个区域气象站,哪个站里设备出问题,他都会第一时间出现。

“天气最冷的时候,往往也是设备最容易出问题的时候。”王振回忆,2023年1月的一天,气温达到-40℃,他要去北红村气象站维护气象数据。那个站比较偏僻,需要蹚着近半米深的雪过去,由于温度太低,10分钟不到,电脑被冻住“罢工”,只能重新回到车上用暖风吹电脑,待其缓过来再去操作。

给设备更换电池也非易事。蓄电池重达70多斤,去年12月到今年1月,王振更换了十多次。有些地方连信号都没有,去之前他都会跟同事交代,如果超过半个小时没有消息,就准备救援。

森林防火、应对汛期“大考”、助力旅游产业……陈永山介绍,尽管环境恶劣,但开展的气象服务却不少。这两年,来漠河“追光”的人越来越多,2024年5月9日,漠河市气象局制作首份极光预报,经实地监测,时间、地点准确,与预报完全吻合。数据显示,5月漠河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4.12%。

2023年1月22日,漠河市阿木尔镇劲涛站气温降至-53℃,刷新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气温。“这为漠河‘双寒’产业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当前,来漠河开展寒地试车以及相关设备测试的单位越来越多,我们都会提供相关数据,提前预报,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准备。”陈永山说。

看着自己观测的数据能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冯显华心里甭提有多高兴了。正因如此,虽然条件艰苦,他们愈发认识到坚守的意义,更坚定了观云望天的初心。

来源:科技日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