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徐驭尧


编者按:1月19日零时起,西藏自治区地震一级应急响应终止,转入安置救助及恢复重建。12天前,定日发生6.8级地震。灾情就是命令,对口支援日喀则的上海闻令而动,迅速组织力量支援抗震救灾。大江东工作室约请人民日报社西藏分社记者徐驭尧,提供了这篇日喀则来稿,讲述抗震救援中的上海力量。

1月7日9时5分,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的天还蒙蒙亮,一场6.8级地震突如其来,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房屋倒塌。西藏自治区应急指挥部根据震情灾情启动地震一级应急响应,全力组织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地动山摇,定日、萨迦、拉孜等县灾情严重。这三个县,都属于上海对口支援的日喀则市。

“返岗!返岗!”灾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已经返回上海休假的援藏干部人才闻令而动,纷纷踏上返回西藏的征程。两天之内,第十批上海援藏干部、医疗人才共计80人全部中断休假,重返日喀则。与此同时,在国家卫健委安排下,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组成的医疗队,也紧急出发奔向日喀则。

“上海与日喀则的人民血浓于水。抗震救灾,上海责无旁贷!”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人才联络组组长、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彭一浩说。

生命至上,紧急救治——“请求立即返回日喀则!”


上海援藏医疗队在地震灾区巡诊。受访者供图

上海援藏医生、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冯键,是第一个返回震区的上海医生。

收到地震消息时,他正在西安转机准备回上海。“请求立即返回日喀则!”经过组织同意,冯键迅速调整行程,当天夜里10点就抵达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此时,第一批从震中转运来的病人刚抵达不久。

巴桑,一名70多岁的藏族老人。从地震废墟中被救出的他,入院时神志清醒,只是深深喘着粗气,感觉胸部疼痛难忍。

经过检查,巴桑因外伤造成了严重的血气胸。冯键等医务人员立即施救:剖胸探查、胸腔内止血、肋骨骨折固定……经过一系列紧急处置,老人转危为安。

这一夜,冯键一直忙到了8日凌晨三四点钟。简单休息后,他在大清早又回到病房,继续参与救治。“本次地震中,日喀则市人民医院胸外科收治了20多个伤员和病人。我们和当地医生通力合作,保障了所有病患的生命安全。”冯键说。


最小患者明珠在上海援藏医生治疗下顺利出院。徐驭尧摄

5个月大的明珠,是这次地震中年龄最小的住院患者。“孩子身体恢复良好,我们判断可以出院。”经过会诊,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孙成君和普外科主任狄扬,共同为明珠做出了出院诊断。这两名医生均来自上海,在震后第一时间返回岗位,投入紧张的救治工作。

“这个婴儿在地震中被掉落的石头砸中,不住地哭闹。县医院认为存在内出血风险,就赶紧送到了我们这里。”孙成君告诉记者,“宝宝在我们儿科住了几天,经过协和援藏医生、上海援藏医生的多轮检查,排除了出血问题。经过我们处置,已经恢复健康。”

在日喀则市人民医院的ICU病房,来自华山医院重症医学科的李先涛带领团队成员——神经外科主治医师刘飞利、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杨磊、肾病科主治医师鲁琳、急诊护师秦伟成,忙得一刻也不敢停歇。

“病人还是明显呼吸窘迫,呼吸驱动太强,需要加强镇静,呼吸机参数也需要调整。”“来,深吸一口气,慢慢呼出来,现在还有疼痛么?”在ICU病房,李先涛不断地同医护人员、病人交流,不放过每个细节。

藏族老人卓嘎在地震中受伤严重,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尽管做了肋骨固定手术,但呼吸功能还是一度濒临衰竭。经过团队积极救治,老人的肺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离脱机、拔管还是差一点点距离,可如果再等几天,又面临继发性肺部感染加重的问题。

治疗团队一方面积极施行全身管理、营养支持,加强感染预防和呼吸康复,一方面反复进行呼吸、咳嗽和吞咽功能的评估,以便尽早进行脱机、拔管,避免气管切开。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到术后第七天,“经过团队研讨,我们决定给他进行拔管。”李先涛说。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一旦拔管后,患者无法维持氧合,或者痰液不能咳出,将不得不再次气管插管,这对医生是个较大的压力;而在这种临界状态下,气管切开也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但这可能增加病人的损伤,也会延长恢复时间。

为了病人更好康复,医生们权衡再三,最终成功拔除了插管。如今,卓嘎呼吸顺畅,病情得到进一步缓解,顺利转入了普通病房。

走进日喀则市人民医院骨科病房,每位医生都忙个不停。“这些天来一直在医院打地铺,吃饭都是外卖送来,一点都不敢离开。”纪丕庭在医院工作了7年,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忙碌。

7日那天上午,他如往常一般在医院值班。突然,手机接到通知——“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

第一反应是震惊,随后就是做好救治准备,前往急诊待命。中午12点多,第一批伤员抵达,纪丕庭和同事们忙而不乱地投入救治。“我们医院接受上海援藏已经10年。在上海医生的帮助下,我们自己的治疗能力持续提升,面对常见的伤病,已经能独立处理。”他说。

如今,李先涛等12名医护人员结束救治回到上海,24名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队依旧留守日喀则市人民医院,开展后续的治疗工作。

深入一线,抗震救灾——“只要群众满意,多辛苦都值得”


上海援藏医生为地震受灾群众巡诊、治疗。受访者供图

在定日,在拉孜,在萨迦……县里的上海援藏干部们纷纷返岗,奋战在抗震救灾一线。

前些天,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定日县卫健委副主任、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徐先锋,一直带着上海援藏医疗队的医生们奔波在定日县的各个乡镇之间。

“如今,多数地震伤者都已经被转运至县人民医院和日喀则市人民医院,我们主要为留在灾区的病人提供健康保障。”徐先锋说。

10日一早,在完成住院患者查房后,医疗队员们便深入受灾最严重的长所乡开展巡诊。当车辆驶入长所乡,余震仍在发生。在安置点,受灾村民看到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纷纷围上来诉说各自的伤情病情。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医疗队员们分成两组,按着帐篷顺序逐个入户开展巡诊,有的测血压听心率,有的询问身体状况,有的开展健康指导。

随后几天,徐先锋走遍了受地震影响的乡镇。他记得,在一个帐篷里,一名藏族阿妈拉着他急切地询问自己的健康状况。原来,阿妈之前患有心脏病,在地震中虽然没有受伤,但出现了手脚浮肿等情况。阿妈一直不放心,想请医生给自己看看。

经过几名医生的联合诊断,大家认为阿妈的问题和心脏病有关。他们给她开具了简单的药物,并留下联系方式,请她晚些时候去县人民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还有一次,徐先锋在巡诊时遇到一名高血压病人,听说平时吃的药被埋在倒塌的屋子里,徐先锋和医疗队员马上将随身携带的药物给了他。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只要受灾群众满意,我们无论多辛苦都值得。作为援藏医生,我们一定要做好灾区群众健康的守门人,不让这些受灾群众因为疾病遭受更多痛苦。”徐先锋说。


上海援藏医生为灾区群众检查治疗。受访者供图

如今,拉孜县吉角村的避难广场上搭建起了一座座救灾帐篷。上海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拉孜县委常务副书记、常务副县长宫爱如穿梭其间,向当地群众了解情况、嘘寒问暖。

一名群众拉起他的手,不停地表达感谢:“感谢上海建设的新房子,可真是救了我们啊!”

上海援藏重点项目拉孜县吉角村智慧社区,位于拉孜县中心的杨浦路上。这些两层藏式小楼,兼具民族风情与现代化,是拉孜县最新式的居民区。“在我们的努力下,村民们去年搬进了新家。新修建的房屋质量好,有效降低了地震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宫爱如说。

上海市援藏干部,萨迦县教育局副局长、县中学校长郑旭忠,焦急地走在校园里,仔细检查每个角落。

“看,这里有一些开裂,要做好标记。我们的检查,一定要仔细、到位。”他和几名老师将教学楼、宿舍楼走了个遍。事关学生安全,一点也不敢放松。确认校园建筑整体安全后,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地震发生后,郑旭忠不时收到从上海打来的电话,许多人都想为抗震救灾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对接物资、协调物流,在郑旭忠的协调下,一批批物资正陆续抵达萨迦县并送至受灾群众手中。

“作为一名党员,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刻,我们必须拉得起、顶得住。”他说。

积极协调,准备重建——“工作要做得细而又细”


上海援藏干部参与物资保障。受访者供图

日喀则站西侧,一座总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的仓储基地,来自各地和社会各界的物资被安放得井井有条。“震后,我们第一时间腾出这片区域,用于接受公路和铁路运输来的物资。”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政府副秘书长裴康说。

地震发生后,大量救灾与重建物资短时间内涌入日喀则。上海援藏干部和当地干部分析后一致认为,急需建立一套规范高效的仓储、物流办法。

为了更高效地理顺仓储空间流程,上海援藏联络组联系到以物流见长的电商企业,利用企业的专业人员协助解决物资调配问题。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仓库被划分为不同区域,用于处理各种物资。各区域之间分工科学而明确,极大提升了物资流转效率。

与此同时,一套新的系统也投入致用。一开始,志愿者们用纸和笔记录各种信息,上海援藏干部见状,很快组织专业力量设计了一套信息系统——“10日提出系统需求,13日已经投入使用。”裴康介绍,这套系统可以通过电脑、平板、手机多端操作,能详细记录物资名称、数量、保质期、来源单位、图片留痕、操作凭据等出入库信息,以便后续追溯和管理,物资管理效率由此大幅提升。

特别是日期管理功能。在新系统和援藏干部安排下,各类物资的有效日期被着重考虑。物资入库有先后,但都严格按照保质期进行分发,既要避免出现物资过期浪费,又要确保过期的捐赠物资不会发放到群众手上。“我们的工作要做得细而又细,不能辜负各地的关心和爱心。”裴康说。

同时,物资调配也要格外关注群众的需求。在物资流转中,援藏干部们按照运力、物资需求分配调运,让物资工作更细更实。震后,灾区群众日常饮用的茶叶缺乏情况比较突出。裴康等人优先调配运输,将各地运来日喀则的茶叶配发至受灾各县。据他介绍,从收货入库到按需分配再到装车运输,全过程只有6个小时,目的就是让群众尽快收到所需要的物资。

地震发生后,根据上海援藏联络组的统一安排,梁靓和他的队友们第一时间返回日喀则。作为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住建局副局长,他一直奔波于日喀则市区和定日县灾区之间。


上海援藏干部、日喀则市住建局副局长梁靓在灾区检查房屋情况。受访者供图

“这处房屋彻底倒塌,咱们先标红。”“这栋房屋有较为明显的裂痕,需要开展进一步监测,咱们先标黄。”“这栋房屋基本没有损伤,标绿即可。”在灾区现场,梁靓和当地干部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检测工作人员一起忙碌着。

“房屋安全评价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根据房屋情况进行评估,确定最终房屋损失情况。这既是对灾情的进一步盘查,也是为后期规划重建工作提供坚实的依据。”梁靓说。

截至1月19日凌晨,当地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基本完成了对灾区4万多套房屋的初步盘查和检测工作。同时,更加专业的检测队伍也已达到,对部分房屋进行再检测。“初步检测,我们主要依靠肉眼和经验进行判断,无法保证完全准确。专业团队将利用仪器设备对部分房屋的墙体结构、承重梁柱等进行再次检测,弄清房屋是否具有暗伤,让评估结果更加准确、科学。”梁靓告诉记者。

目前,一支由30多人组成、来自同济大学的规划设计队伍已经进入定日灾区,同步开展后续重建规划设计的踏勘调研。定日县27个受灾村(含4个试点村)的灾后重建规划设计工作已经启动。

“根据工作安排,我们将承担定日县灾区范围内的重建规划工作。我们希望能引入更多的上海智慧、上海力量,让灾后重建工作更加顺利,让群众获得感更加充实。”梁靓说。

(编者注:文中伤患者名字“巴桑”“明珠”“卓嘎”均为化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