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世界人口的飞速增长,粮食安全早已成为所有国家政府所要处理的第一要务。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没有充足的粮食作为保障,任何的发展和建设都难以保持稳定。
中国和印度,作为世界的两个人口超级大国,其所要面临的粮食压力自然是与日俱增。
然而,一个有趣的问题随着两国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政策的不断改善而浮现出来:为什么同样拥有十几亿的人口,中国在全球市场大举购粮,而印度却反倒成了粮食出口大国了呢?
中印两国的农业资源差异
中国和印度,位列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中,其农业的起源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
两国的先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属于自己的领土范围内辛勤耕种,积累了大量农业种植经验,为农业文明的发展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不过,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两国在农产品资源的获取上有着天壤之别。
首先,中国的耕地面积虽然广阔,达到了1.7亿公顷。但奈何人口基数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09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四十。
除此之外,中国部分地区丘陵纵横,复杂的地形使得机械技术难以进一步进行开垦,更加缩小了人均耕地面积。
相比之下,印度的耕地面积虽然不足中国,只有1.6亿公顷,但其人口密度相对降低。有的地区人烟稀少但可开垦的土地较多,因此印度的人均耕地面积达到0.12公顷,比中国高出百分之三十。
其次,水资源丰富与否同样是制约一个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随着历史的演进,乱砍滥伐导致的水土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部分地区严重缺水,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2100立方米,不足世界水平的三分之一,严重影响了当地农作物的种植以及推广。
并且,中国的降水分配极不均匀,北方的干旱与南方的洪涝同时并存。有的地方因为极端干旱的天气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而有的地方却因为降水过多使得农作物受潮发霉。
反观之下,印度虽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也并不高,只有1600立方米,但其雨季的降水量极充沛。这就弥补了当地水资源占有量不足的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最后,气候条件的差异也在两国的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幅员辽阔,纬度跨越大导致南北温差巨大,这一情形使得人们需要种植与之相适应的农作物。因此,中国的农作物种类多样,小麦、玉米、水稻三足鼎立。
但复杂的气候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了诸多困难,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山地气候等多种类型的气候导致干旱、洪涝以及病虫害的频发,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而印度整个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降水充沛且雨热同期,非常适合水稻等喜湿作物的生长。同时,印度河流域肥沃的冲积平原以及便利的灌溉条件也使得当地小麦产量十分庞大。
上述原因使得中印两国的农业发展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同的情形之中,中国粮食生产的客观条件远远差于印度。随着时代的发展,两国的农作物产量出现了不同的变化。
农作物产量的龟兔赛跑
二十世纪以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全球多个国家蓬勃发展,大批先进的科学发明不断涌现,农业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得到改进和提高。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的粮食产量只有7500万吨,远低于印度的8200万吨,刚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对于粮食生产供不应求的情况十分重视,在经过一系列农业政策的调整后,中国的粮食产量迎来了跨越式发展。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勤劳的百姓们利用自己的生产经验,发明了众多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耕作技术的器物,农业的发展取得辉煌的成就。
到了近代,由于国内战争不断,农业的发展由于缺少物质条件的支撑而停滞不前。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的发展,都拥有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平的环境。
1953年,中国通过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集中农村劳动力发展农业,取得了很大进展。
随后,人民在不断尝试中积累经验和教训,为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农业的发展也在这一时期取得前所未有的进步。199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了5.12亿的峰值,遥遥领先于印度。
然而近年来,印度的粮食产量大大提高。截至2021年,印度粮食产量超过3亿吨,与中国的差距正逐渐缩小。
造成两国粮食产量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单产水平的高低。中印两国耕地面积相差不大,人口也大致持平,那么通过改变耕作技术便是提高单位产量的最有效方式。
中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成功抓住机遇,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不断促进国内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
在农业方面,通过农业科技的应用和现代农业的发展,小麦和稻谷的单产水平均超过了每公顷6吨的产值,玉米的单产也逐渐接近这一数额。
相比之下,印度由于历史原因,导致国家一直处于分裂和压迫状态,帝国主义的不断入侵使得国内缺乏稳定的发展环境,科学技术发展起点较晚。
这也使得印度在农业方面的改进仍处于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小麦和稻谷的单产水平分别只有每公顷3.5吨和4吨。
不过随着印度在科技方面的不断进步,通过推行高产量种植技术以及农业机械化,其在农业生产领域的产值也逐渐和中国缩小了差距。
那么,为何在农作物单位产量较高的中国会出现全球购粮的情形呢?印度为何会有多余的粮食出口全球呢?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农业资源是影响国家农产品进出口的“硬件”,那么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就是左右粮食安全的“软件”。
粮食生产和消费结构的迥异
无论何地,中国人的餐桌上,白米饭和面食总是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对于稻谷和小麦的消费需求就远远大于其他粮食作物。
据统计,在每年的粮食消费中,稻谷和小麦一共就占了总量的百分之七十五。
不过在印度,所有农作物的消费较为均衡,稻谷和小麦的消费比重各占百分之四十左右。这种消费结构的差异,深刻影响着两国的粮食生产布局。
除此之外,中国在满足十四亿人口粮食需求的同时,还要保障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供应。
以啤酒为例,众所周知,中国已经连续二十年蝉联世界第一啤酒生产国,在2021年的产量高达3410万千升。
生产如此多啤酒所需的原料仅仅靠中国国内的资源是远远不够的,百分之九十的大麦几乎全部依赖于国外进口,以此来满足平民大众的消费需求。
在大豆这一农作物方面,中国每年也同样要进口超过一亿吨以此来保证食用油和饲料蛋白的充分,其进口量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百分之六十。
而其他农作物的消费占比就相对较低,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报告:中国的玉米产量虽然高达2.6亿吨,但大部分用于饲料和工业加工,食用消费远不如大麦和大豆。
与中国截然相反的是,印度的粮食消费结构更加多元化。除了稻谷和小麦,玉米、高粱、小米等粗粮也是印度人每天的重要口粮。
在玉米生产方面,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玉米生产国,年产量约三千万吨。印度的粮食消费结构和其当地的饮食文化具有重要联系。
印度作为佛教的发源地,素食主义在当地盛行,素食主义者更是不计其数。据当地政府报告显示:印度的人群之中,百分之二十八的国民纯吃素食,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国民每天主要以素食为主。
这意味着印度人的蛋白质摄入更多的来源于豆类而非肉类,而印度国内的农作物种植中,豆类作物的产量居高不下。
在2021年,印度的大豆出口量达到300万吨,成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豆类出口国。
而反观中国,其肉类消费量高达7600万吨,人均消费量是印度的5倍,而肉类消费的增加又进一步刺激以豆类为主的饲料需求。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豆类作物用于饲料生产,而印度却能实现豆类净出口了。
两国农业政策的差异及影响
除了先天的自然条件以及饮食习惯的影响,两国围绕具体国情所制定的农业政策也在调节农业投入、农业科技和农产品贸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维护者彼此之间的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中国历来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将解决好吃饭问题作为首要大事。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不断加大对于农业的生产投入,与农业方面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一大批农业科技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出来,为中国粮食产量的提高了立下了汗马功劳。
2021年,中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百分之六十一,远超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科技的现代化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使得农业生产更加强健茁壮。
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令中国的农产品在全球市场中不断弥补短板,推陈出新,提高了市场竞争的实力。
与中国重视农业科技创新不同,印度的农业政策更加侧重于“输血”而非“造血”。
虽然印度政府也利用科技造福农业,但更多时候,仍实施最低支持价格政策,即由政府发挥主导作用,为农产品设定保护价格。
当市场价格低于保护价格时,政府将以保护价格收购农民的余量。这一政策虽然为印度农民提供了基本的收入保障,但同时也导致了农民对政府收购的过度依赖,抑制了农业科技进步的内生动力。
在农产品的贸易政策上,中国和印度可谓“南辕北辙”。改革开放后,为了保障国内的供给,中国采取了较为开放的农产品进口政策。
2001年加入WTO后,中国取消了绝大多数农产品进口配额和许可证制度,关税额也大幅度下降,更加便利了和其他国家的出口产品互惠互利。
截至目前,中国农产品的关税率只有百分之十五,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印度为了首先保证自己国家出口的农作物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对于外来货物设置了诸多壁垒,小麦、稻谷等农作物的进口关税高达百分之八十,大豆、食用植物油的进口关税也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这种“闭关锁国”式的贸易政策,严重影响了印度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也使得印度错失了从国家市场获取资源的机会。
农业政策的差异,最终反映在粮食进出口数据上。
2021年,中国粮食进口量达到了1.64亿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印度的粮食进口量只有230万吨,仅为中国的七十分之一。
同年,印度的粮食出口量达到1780万吨,是中国出口量的四倍。
从长远来看,通过参与国际农产品贸易,中国的粮食进口政策使其获得了更多优质农产品资源,推动了国内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而印度的贸易保护主义虽然在短期内保护了本国农民,但从长期而言,却极大影响了农业部门的发展潜力。
结语
中国和印度,两个人口超级大国,由于受自然环境以及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农产品的进出口上采取截然不同的办法。
同时在面对粮食安全的挑战上,中国和印度正探索着符合本国国情的农业发展道路。对中国而言,“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是保证十四亿人口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而对印度而言,长久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不可取的。如何做到在发展本国农业进步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和世界市场的联系,是国家首先要解决的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