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制度跨时代的打工者典型
一一一评长篇小说《夏公富闯开封》
原创作者:吴静
今天,我收到冰清玉洁老师寄来的一套书。书名是《夏公富闯开封》。书封面由全国政协科教文卫委副主任王全书老师题字,国家农业部原副部长刘坚,宋树有分别题词,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长、河南省政协原副主席张广智题诗一首,原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朝阳区武装部政委、大校李同富、原解放军北京卫戍区海淀区武装部政委、大校刘建朝分别题词,中共河北省委组织部原部长一玠(笔名)、开封大学原副校长巴志刚分别题词鼓励。作家李济民执笔,中原烹饪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榜成作序,我在附录写了一篇书评。
《夏公闯开封》讲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及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打工者不甘示弱,与命运抗争,直至光荣退休的故事。故事主人公夏公富是一个跨制度、跨时代的打工者典型。夏公富闯开封为我们读者展现了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打工者的悲伤、理想与辗转难眠之夜,他在幼小心灵里接受的志者不饮盗泉之水的意念和新中国成立后一个打工者见义勇为,视亲情友情为生命,把一个平凡的岗位做实做好成为不平凡的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夏公富的一生做过人力车夫,炒过花生,当过锅炉工。前两个职业是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后一个职业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做过的。之前的,两个职业伴随着兵荒马乱的时代,正如著名作家刘震云写《一九四二》时翻阅的时代背景描述的那样:“1942年,河南干旱闹饥荒,政府无力救济灾民,甚至秘密撤出河南的军队,有意让日本军队占领,把救济灾民的包袱交给日本占领者。日本政客发现了蒋政府的意图,并没有急于占领河南。珍珠港事件爆发后,日本占领者出于军事目的,占领了河南。日本占领者面对河南饥民,采取两条:要么饿死,要么接受日本人的粮食,但要打中国军人。作为一个中国平民,接受任何一个,极其痛苦。”为应对饥饿,河南饥民或远离河南投奔他乡,或逃荒要饭。夏公富选择与命运抗争,饿死也不要饭,更不去接受日本人的粮食。他从长垣来到开封,一路辛酸。人生地不熟,他就地当了一名人力车夫。夏公富能吃苦,不怕累,晴天一身汗,雨天脚蹚泥,夏日留汗碱,冬衣结冰霜。老汴梁(开封市)都知道,老夏是快车王。日寇侵占开封,烧杀抢掠不断。夏公富再外出拉车有危险。他开了个炒锅卖花生。不干这门生意也无需动这方面脑袋筋,一干这炒锅卖花生,夏公富十分注意选材要好,火候要好,炒的花生送到顾客面前达到又酥又脆又香。每天集市出摊被疯抢。
新中国成立后,夏公富当了工人。他在开封一家国营浴池烧锅炉,每天千斤煤炭炉火红旺。那时候,企业员工干好了,干出色了,企业没奖金,企业给员工最好的奖励是精神奖励。夏公富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争当一流,每年被评劳模,获取劳模奖状。说实话,锅炉工是苦活儿,累人活儿,因为这活儿实在累,找不到年轻人接班,夏公富一干就是二十五年,七十多岁才离岗。别人问他累不累,他总是说:习惯了,一天不干心慌。不难看出,夏公富无论是拉人力车,还是炒花生、烧锅炉,他总是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安身立命的艰难过程中,夏公富的劳动者精神风貌由远及近渐渐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的说法,也有“身教重于言教”的观点。前者讲为父之责,后者讲为父之方。夏公富前者后者兼而有之。夏公富告诉子女,咱们家穷,但不能耽误子女上学读书。没有钱,借钱也要供子女上学读书。就这样,夏公富的儿子夏维通听从他的意见,大学毕业走上了从军入伍之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这所大学里,夏维通的思想得到了锤练,懂得了军人的职责和使命,坚定了理想信念,为伟大祖国首都站岗放哨几十年。
有一次夏维通回来探亲。夏公富和他长谈。夏公富说:“我虽没文化,但也听说过一些道理,做人要记住四个字,就是忠孝节义。对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对妻子要尽节,对朋友要尽义。其他三个我都放心,唯有第一个忠字我有些担心,自从你拒收某某的礼品后,我就不担心了。”
夏公富的故事告诉我们,穷与苦虽相联,但穷与苦也可告别。穷者思变。穷人要想闹翻身,只有找准前进方向的领路人。穷者,多是物质生活方面的,大多数是穷其一生,而精神的贫穷,则是几代人的;改变精神贫穷的途径就是读书。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既便是家里没钱,借钱也要让孩子读书。孩子长大了,父母也随之变老了,既便是这样,父母也应有“扶上马,送一程”的心态,时不时提醒孩子,走正道,千万莫走邪道。
順便说一句:由于人物传记之类的作品审查审批很严,层层把关。《夏公富闯开封》里,主人公是真实的,主人公的儿子夏维通是隐去真名的,这里主要考虑夏维通是一名为祖国首都站岗放哨几十年的军人,转业后又是国家高级干部,宣传的对象是跨制度跨时代打工者的典型,他培养了优秀的孩子。另一个考虑,人物传记属于纪实的,改为长篇小说,适当添加一些虚构细节,有利于辅助人们的审美眼光,也有利于该作品尽快尽早审查通过。
(作者系中国未来研究会会员,商城县总工会四级调研员,老干部党支部书记)
2025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