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系列以非遗技艺为主题的迎春市集活动,不仅让人们在欢乐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让传统技艺以崭新的姿态走进了年轻人的世界。传统纹饰冰箱贴、大漆技艺车挂、立体萌宠珐琅彩摆件……许多手作文创成为年轻人的“新宠”。其中,掐丝珐琅技艺代表性工匠马超与“燕京八绝”辑珠技艺代表性工匠孙红打造出的经典文创,用传统技艺表现当下的都市生活,令人耳目一新。

1月2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走进位于钟楼湾的“京城匠师非遗技艺联盟”工作室,听马超和孙红两位非遗技艺代表性工匠讲述守护传统手艺的故事。生在胡同、长在京城,他们形容对北京、对老手艺的情感,是一种从外面回来看见鼓楼,就“到家了”的温暖与踏实。


传统技艺被年轻人认可

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好多年没见过辑珠的手艺了,这是以前穿斜襟外衣的经典配搭!”“这个珐琅彩的香薰真美呀,目之所及的手作文创都有古今创意的火花!”直到现在,顾客的夸赞声依然萦绕在马超、孙红的耳畔。回忆起去年底连续参加燕京八绝西山华彩非遗市集,以及地坛书市市集的体验,他俩都对当时的火爆场面和顾客购买力印象深刻。

马超感慨地说他以前更多的是在工作室里创作,“去了几次市集,我发现比想象中好多了!”他尤其难忘去年十一在承恩寺前出摊的一幕,“我早上刚摆出来,就看见一对老两口走过来,手里还拎着刚买的炸糕和蔬菜,他们看见我刚拿出来的如意摆件,问多少钱。我先跟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珐琅彩工艺的历史和我的设计思路,看他们听得很认真,我说,大妈我这刚开张,不挣您钱,您觉得喜欢就带回去。刚说完,大妈直接掏出手机要付款,我现把收款码拿出来让她扫的码。”

马超还笑容满面地补充说,“我发现年轻人很喜欢传统纹饰的冰箱贴,传统技艺还得贴近人们的生活,而且我的技艺、审美被年轻人认可,真是满满的成就感。”


孙红

在市集上被“惊着”的幸福感,孙红也特别认同,不过她接触市集比较早,而且还成功组织过市集,因此在惊喜之外,更多了几分笃定,“我能真切感受到,有很多上岁数的女性对辑珠有感情,比如她们对长链、对毛衣链的认可,还有老人告诉我们手工辑珠的传统款式以前是穿斜襟外衣专门佩戴的,她们特别喜欢。我们把传统的辑珠款式设计成车挂、耳钉等,年轻人也愿意购买。”

让孙红记忆犹新的是,去年10月参加燕京八绝西山华彩非遗市集,她带去的辑珠系列产品、大漆系列产品,上市当天就售卖一空。后来去地坛书市,带去的所有高端手作系列产品还没等市集结束,“也都卖空了”。

市场畅销的反馈让大家干劲十足,负责市场运营的魏龙生有切身体会,“我本人是非遗艺术品鉴定师,孙红、马超是非遗技艺匠师,都是国家认证的非遗文化讲师,我们还有一些合作的非遗匠师。这些人进入非遗文博行业近20年了,始终没离开过市场,能感受到大家现在对真正手作的艺术品是有接受度的,尤其是年轻人,他们追求产品的独特,他们需要好的品质,但有时候可能没有渠道去买到真正的原创产品。我们一起做工作室,一致的心愿就是希望联盟协作,愿天下技艺坚守者一起前行,持续点亮中国的传统文化之光。”

当匠人

最大的体会是坚持和积累

走进工作室,整个空间被各式用料、工具占领,墙上挂着、桌上摆着,连沙发上也堆放着作品。马超、孙红各自坐在工作台一角,正一丝不苟地掐丝作画、引线串珠。


马超

提及掐丝珐琅,马超介绍说,它又称“铜胎掐丝珐琅”,是一项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工艺。他从事这项技艺源于小时候经常在家里看母亲做掐丝珐琅,当时虽年少贪玩坐不住,但那场景也潜移默化地在心里也埋下了一粒种子。十多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他重新翻出母亲当年的作品,一下激发了他做掐丝珐琅的灵感,开始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和制作当中。“我记得那时候早上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回家就开始动手琢磨,再一抬头,孩子都下课回来了。”

马超身材清瘦,性格沉稳,对比三国里的大将马超之勇猛,显得有点反差萌。安静的马超干活很细致,面对挑战也毫不退缩。他买了很多书学习,还到网上四处淘宝,七宝烧、罗斯托夫珐琅……将古老的珐琅掐丝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又吸收国外掐丝珐琅的工艺,创作出一系列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作品。“珐琅工艺复杂且精细,单说珐琅原料就很丰富,通常是各种矿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加入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制成珐琅釉料,有时候想表现出一个理想的色彩,光是配比釉料就得用几天的时间。”


制作辑珠纹饰

孙红也以精湛的辑珠技艺赢得了人们的赞叹。辑珠技艺作为“燕京八绝”之一,因为用料稀缺、工艺复杂等原因濒临消失。比如,清代出镜率相当高的珊瑚辑米珠,再没人做,手艺就渐渐失传了。辑珠技艺究竟是什么?孙红介绍说“辑”的字面意思是捕捉、缉拿,在这里指的是用细小的珠子缝缀联结成图案或造型,用在服饰和首饰上。辑珠做法复杂,是选择一大珠为芯胎,另选择大量直径一毫米左右的小珠,筛掉瑕疵品,挑出一批色相一致的料子,再用这些小米粒大小的细珠贴合大的芯珠织一层“外套”,最后收扣,才完成一粒辑珠的制作。“别看一粒圆珠,其中的排排、列列都是对称有数的,珠子大小数目必须一致,而且要想在上面做出图案,更是考验算术功底……”

回头想,一件事,能专注地做了20年,孙红觉得挺幸福的。小时候学过国画,后来又学习珠宝设计,她庆幸自己能在造型能力、色彩搭配上训练出一定的审美。但起初如何串起小米粒一样的珠子,又怎么让它们排列组合,包成一颗独立的圆珠,成了头道难关。孙红一次次到故宫珍宝馆去看、去研究,回到家就动手尝试,失败了重新再来,做了无数“废珠”。当一颗完美的“独珠”收官,真是成就感满满。“当匠人这条路,必须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一种传统技艺,只有认识它、了解它,我们才可能真正地超越自己。”孙红说。

“当匠人,我最大的体会是坚持和积累。”马超感慨地说。有一次,他受邀做一场分享,传播非遗文化,“面对的观众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有2000多位。我说我其实就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手艺人就是通过提升自己的手艺,用美的产品给自己走出一条路,但这真的是一个坚持和积累的过程。我还说这条路不容易复刻,因为多年以后,蓦然回首,有多少人还能重拾那个年少时的梦呢?我只是很幸运地实现了。”


掐丝珐琅《凤舞九天》

复刻清宫朝珠、创新立体掐丝

文化底蕴是手作文创的密码

孙红还有一个爱好是鉴藏珠宝,在她看来,珠宝就是历史,她在整理古董珠宝时经常进入一种“自嗨”的情境,能忘掉一切烦恼。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她受到启发,将一些西洋珠宝工艺融合进辑珠技艺,更加彰显出产品的生命力,“我们的传统技艺为什么受到关注?就是因为它里面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同样,欧洲古董珠宝文化也凝聚着人们对美与爱的追求,怎样融会贯通?需要积淀、需要审美。我手边这顶钻石皇冠是典型维多利亚时期的金银叠打工艺,与玫瑰切工钻石的组合式珠宝,仅仅透过这一件藏品,就让万里之外的我们在不经意间触碰到另一个古老的文化,美美与共,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对他们来说,手作文创艺术品,最难的就是研发,“一个主打产品少说需要尝试半年,如果再加上要恢复传统技艺,那肯定要超过一年了。研发就是经过一次次尝试,去找到适合的材料,融合非遗技艺、宫廷技艺,再平衡当下的审美,拿到市场上去试。”孙红向北青报记者展示一套喜字纹朝珠,讲述说:“这件朝珠原型是故宫第10081号文物,是古代皇帝大婚时候戴的,寓意非常喜庆。我们复刻的时候,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那块翡翠记捻,以前的玉石开口是扁口的,现在找不到扁口的切口,就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而且以前记捻的三小串,都是以辑珠串成喜字串绳,起到装饰效果,非常精致。”

马超和孙红还有个共同的体会,就是在复原传统技艺的过程中,自身文化的提升也在逐步加深,那些积累的经验,甚至失败的瞬间,后来再看都是非常珍贵的时刻。孙红提到,“比如说我看到《清宫后妃首饰图典》中的各式朝珠,就会好奇它的记捻为什么每串是那么多颗?就去查资料、读古书。有一次,我在制作中使用了大漆的主珠结合辑珠技艺,最后做出来发现那个产品包括了六种技艺,好多人都觉得好看。”

当时为什么想到复刻朝珠?孙红直言,佩戴朝珠是清代服饰所独有的特色,而且里面包含了很多传统文化。她说,朝珠正式作为冠服的一种佩饰确定下来,并且被纳入乾隆二十八年(1763)编撰的《钦定大清会典》之中,以示郑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有四颗,称为“结珠”。四颗结珠将朝珠分成四部分,用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朝珠也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它可以象征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等等。朝珠有多种质料:东珠、翡翠、玛瑙、红蓝宝石、青金石、珊瑚、松石、琥珀、蜜蜡等等。所有质料中,以东珠串结而成的朝珠最为珍贵。也正是因为朝珠材质的珍稀、制作工艺的繁杂,才让小小的朝珠被赋予了无限的身份象征。清代,帝、后、大臣佩戴什么样的朝珠,也各有严格的区分……孙红表示,每当讲到这些历史,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知道原来佩戴的首饰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寓意,也会更加珍惜它。

马超喜欢收藏世界各国的珐琅器,反复鉴赏、研究。他感慨源于中国的七宝烧,当时由鉴真和尚传入日本,当地工匠们制造出具有自己民族风格的珐琅器。这也让他在娴熟掌握技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将文化精髓以新的方式呈现,为技艺注入新的活力。

最近,因为天天伺候家里的“猫主子”,马超创作出了“立体掐丝”珐琅摆件。他先选取了萌宠题材,做出造型,再利用无数尺寸一致的微短金丝,一点一点打胶、掐丝,一只活灵活现的“立体掐丝珐琅猫”就诞生了,“这个作品最费劲的就是掐丝,因为丝太短,立不住,要等胶干到合适时候粘,还要扶一段时间……这只猫我搞了一个月,但做完之后,真是心满意足。”

马超主张物尽其用,他独出新裁自制“掐圆神器”,把糖葫芦的棍洗干净,折成段,用丝绕在上面,一套一推,就脱出无数小圆圈,收集在小盒子里,“凭空肯定握不了这么圆对吧,而且做图案的时候,这些小圆拿过来就能用,组成花瓣、花心等,特别方便。”马超有特别多这样的小发明,“工具我基本都自己动手做,我只有一把高级的掐丝镊子,是过生日时,老婆花300元送我的礼物,一直没舍得用。我看那些老一辈大师,点了一辈子蓝,有的点蓝笔就是用一个自行车条自己轧的,但什么好东西都能给你做出来。”


掐丝珐琅汉代龙纹瓦当

进校园、进社区

希望更多年轻人体验非遗技艺

孙红坦言,掐丝珐琅、辑珠技艺、大漆技艺……都属于“燕京八绝”系列,它们吸收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间工艺精华,在清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们服务于皇家,既是传统技艺又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宫廷艺术。到了现代,“燕京八绝”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与收藏家,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

作为非遗讲师,马超和孙红通过进社区、进学校,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体验活动,让人们近距离了解非遗,感受非遗。“我们都是因地适宜,因人施教,有的技艺特别适合现场体验,比如制作漂漆扇,容易上手,自由发挥,做出来特别有成就感;有的技艺比较复杂就不太适合现场体验,比如辑珠,教一个小白做一颗独珠,起码得两天才能理解里头的排列阵法。体验不仅让人们领略到传统技艺的精湛美妙,也得激发人们对手作技艺的热情。”孙红说道。

当非遗讲师,马超觉得特别锻炼人。“我小时候是一个挺内向的人,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当老师。小学、中学、大学,我全都讲过课了,发现大家都特别喜欢听景泰蓝历史,听文化故事。现在我们去的社区越来越多,我觉得做这些事挺好,提高社会的美育水平,有了一种使命感。”

在他看来,教与学的互动,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我记得有一次上课差点‘翻了车’,15分钟胶都没干,当时我也有点懵了,因为我在家试了课,不可能是胶的问题。后来想明白了,是季节的问题,当时冬天,再加上那个写字楼里湿度太大了。”此外,跟年轻人接触,思路会被打开,尤其是大学生们的创意挺多的,还特别好玩。马超补充:“我觉得还得多出去,多走多看。原来我愿意一直在家里闷着创作,但是做文创就得去博物馆、去文创店,包括去旅游景点,那些‘断货王’为什么受人追捧?‘俘获’一众集章爱好者的产品都有啥特色?现在很多店里又是文创又是盖章,很是热闹。我觉得行走和实践对研发产品非常重要。”

事实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体验活动,也对传统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马超、孙红表示,这更加坚定了他们传承和发展传统技艺的决心和信心,希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匠心匠造”的精神内涵,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李喆

供图/孙红 马超

编辑/张嘉

排版/王静


微信号|bqttfk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