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张堆满荣誉证书与资料的桌旁,一位老人静静伫立。他,便是祁志荣,已在新疆塔城这片土地深深扎根65年。此刻,他双手微颤,轻轻抚过一页页纸张,往昔的岁月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
祁志荣1936年11月出生于新疆吉木萨尔县,1959年7月,从乌鲁木齐卫生学校检验专业毕业后,他踏上了塔城的土地。此后20年,他在塔城地区卫生防疫站默默耕耘,后来又任职于塔城地委防治地方病办公室,担任科长一职。
在塔城的漫长岁月里,祁志荣全身心投入到卫生防疫工作中。
他积极参与肉毒中毒、“两管五改”等课题的研究,其成果荣获塔城地区科学技术三等奖。
由于长期在少数民族地区从事卫生防疫科技工作,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劳动人事部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授予他荣誉证书,以表彰他为这片土地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1991年5月,他编写的《地方病学讲义管理集》,更是力拔头筹,荣获塔城地区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名列第一名)。
悠悠塔城岁月,见证了祁志荣的奉献与坚守。他的故事,如同一首深情的赞歌,在塔城的大地上久久回荡。
在长达40余载的职业生涯中,祁志荣老先生始终坚守在塔城地区,全身心投入预防医学工作,为地方病防治事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铺就了一条坚实的科研之路。
祁志荣所获得的三部委荣誉证书
“党和人民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哪里。”
1959年,从乌鲁木齐卫生学校毕业后,祁志荣被分配至自治区鼠疫防治所。入职未满一月,便接到上级紧急任务:需两名工作人员陪同苏联专家在塔城开展地方病防治研究工作。
彼时,多数工作人员已在当地成家,而年轻的祁志荣,刚刚毕业,还没有来得及实习,听闻工作召唤,与同学曹洪煮一同踏上征程。可两人刚抵达塔城,还未与苏联专家见面,苏联专家却突然回国,将他们留在了当地。
面对回省会城市与留在塔城的抉择,祁志荣没有丝毫迟疑,毅然选择了后者。这一留,便是一生。那时的塔城交通极为不便,尚无公交车通行,他们往返工作地点只能依靠骑马或乘坐六根棍马车。一同工作的少数民族同事精通马性,总会挑出较为调皮的马自己骑,把温顺老实的马留给祁志荣等人。
即便如此,路途依旧充满艰难险阻。有一次,在骑马途经靠近和布克赛尔蒙古县的山区时,祁志荣的马鞍子肚带突然松开,而身旁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
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少数民族同事大声呼喊:“别抓马鞍,抓马鬃,让马安静下来!” 祁志荣依言而行,才小心翼翼地走过了那段险象环生的悬崖路。
多年后回忆起此事,祁志荣仍心有余悸:“当时心里确实有点害怕。”但即便历经诸多艰难,祁志荣却从未有过一丝抱怨。
他常说:“老一辈为我们打天下,如今我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唯有把工作做好,才对得起他们。” 这份质朴的信念,支撑着他在塔城这片土地上坚守了四十余载,用一生书写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担当 。
年轻时的祁志荣
“没有犹豫,手就举起来了”
老风口,乌鲁木齐至塔城地区公路干线的咽喉要道,地处塔城盆地腹部。这里常年狂风肆虐,平均风速可达每秒九米,最大风速更是飙升至每秒40米,每年八级以上的大风多达50余次。
在暴风雪的笼罩下,人不仅要承受极度的寒冷,还会被难以言喻的窒息感紧紧裹挟,短短时间内,便能将一个人的意志彻底击垮。正因如此,每年这个地段都有不少人因冻灾伤亡。1965年1月,祁志荣结束出差,乘坐一辆从乌鲁木齐开往塔城的大轿子车返程。车内没有暖气,38名乘客被冻得脸色绛红。
车窗外,风雪交加,视线被完全遮蔽,天地间白茫茫一片。风雪无情地扑打在车窗上,发出“啪啪”的刺耳声响。班车在这恶劣的天气里艰难前行,如同在狂风巨浪中挣扎的孤舟。
突然,“咔嚓”一声巨响,车戛然而止。在如此恶劣的大风天气下,车竟然坏在了距离塔城还有50多公里的半道上。司机心里清楚,情况已经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刻,他心急如焚,连忙提议派人给倒班房送信索要维修零件。
紧接着,他大声问道:“谁是共产党员?”
祁志荣听到这话,心猛地加速跳动。尽管那时他还不是党员,可身为共青团员的他,没有丝毫犹豫,瞬间举起了手,大声说道:“我是共青团员。”紧接着,一位解放军战士和另一位勇敢的乘客也挺身而出。出发前,司机满脸忧虑,他深知此行危险重重,生死难料,声音不自觉地颤抖着对他们说:“留下些基本信息吧?以防万一。”
祁志荣的心狠狠一揪,脑海中浮现出还未出生的孩子。自己还没来得及看一眼孩子,就要面临如此危险的任务。
但他转眼看向车内的38名乘客,想到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家庭在等待着他们平安归来,身为丈夫且即将成为父亲的他,没有选择退缩。他拿起笔,在纸上写道:“未来的孩子,你好!爸爸可能见不到你了。让妈妈照顾好你。”然而,命运的轨迹在此时悄然交织,奏响了一曲扣人心弦的生命之歌。
此时,距离祁志荣孩子的出生,只剩下不到24个小时。仿佛心有灵犀一般,他的妻子刘庆华在县文化宫是电影工作者,当晚放完第二场电影时,突然感到一阵剧痛,即将临盆。而从县文化宫到地区医院,足足有三公里的路程。
在这风雪交加的夜晚,街上空无一人,刘庆华挺着大肚子,独自一人在风雪中艰难地朝着医院蹒跚前行。
最终,在凌晨时分,她顺利生下了孩子。三天后,她又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独自踏上了回家的路。另一边,祁志荣成功送完信,拿到零件,汽车修好后,才匆匆踏上回家的路。等他终于回到家中时,他的大女儿已经出生整整十天了 。
“吃水不忘祁组长”
回溯到20世纪60年代,塔城县东方红公社四大队的村民们,为了获取日常用水,不得不踏上艰难的取水之路。他们需前往一公里多外的库尔拜沟挑水,全大队160户人家,按每户每天两担水计算,每次往返就得耗费1.5小时。一年下来,累计耗费的劳动日竟超11000个。而水源地的状况更是令人揪心。牲畜肆意践踏,粪便肆意污染,每至春天化雪时节,村民们只能无奈饮用那浑浊不堪、满是杂质的脏水。由于饮水卫生无法保障,夏季传染病频发,村民们深受其苦,健康与生活质量严重受损。 为了让当地百姓喝上干净充足的水,祁志荣加入了“两管五改”工作组。
“两管”即管人、管粪,“五改”涵盖改道路、居民点、厕所、灶具和不良卫生习惯,同时开展水源水质整改工作。
进驻村庄后,祁志荣迅速全身心投入。他不畏辛劳,深入探查当地自然条件,凭借扎实专业知识,确定了引泉入村的方案。在之后的三年里,祁志荣带领团队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他们铺设了两公里多的主干道,建成集水池、分水池、沉淀池、过滤池等关键设施。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完工,祁志荣整整三年坚守当地,每个节日、新年都未曾回家,一心扑在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上,家中大小事务全然顾不上。他的小女儿回忆往昔,满是感慨:“父亲因为改造水质离家三年多。那时我年纪小,根本不理解他为啥要去那么远的地方,为啥要在塔城东方红四队一待就是那么久,心里甚至还埋怨过他。”
尽管当地百姓在井碑上写下“吃水不忘祁组长”,以表达感恩之情,但祁志荣谈及此事,语气中却满是遗憾:“我仍觉得好多事没做到位。心里愧疚啊,愧疚。工程虽说成功了一半,可我们没能想出更完美的解决办法。”
此后,他始终默默关注项目后续进展。当听闻同事季光达用柳条编罐子的方法完善了工程时,他才终于放下心来。在祁志荣心中,这项工程承载着对村民的庄重承诺,是他对这片土地沉甸甸的责任,任何一点不完美,都让他难以释怀。
“只要群众满意就行”
工作期间,祁志荣老先生多次获得表彰的机会,可他总是毫不犹豫地选择放弃,将荣誉慷慨地让给他人。
他的大女儿祁燕曾感慨:“好多课题都是父亲主持的,可他就爱默默退居幕后。” 这份淡泊名利的品质,贯穿了他的职业生涯。1989年,听闻厦门大学有高材生前来考察,祁志荣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塔城解决医学难题的契机,便立刻前去打听,顺利找到了当时正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的关家震。
得知关家震此行主要研究包虫病,祁志荣内心满是惊喜。
要知道,塔城作为包虫病的高流行区,自解放后虽采取了一系列防治手段,但这一病症依旧是横亘在百姓健康面前的巨大难题。倘若能在专家的引领下取得突破,那无疑将为当地群众带来难以估量的福祉。一番深入交谈后,关家震被祁志荣的热忱与执着打动,为他提供了大量与包虫病相关的资料。
祁志荣拿到资料后,第一时间呈递给领导。上级部门高度重视此事,迅速安排人员参与到这次考察当中。关家震也积极行动,联系了自己的教授林宇光,并成功邀请到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寄生虫系主任罗斯教授及其夫人前来考察。1989年5月6日至5月19日,罗斯教授夫妇在厦门大学林宇光教授以及宁夏牧局局长李维新的陪同下,深入新疆塔城地区,针对包虫病的现况展开了全面且严谨的实地科学考察。
这次考察,承载着祁志荣对塔城百姓健康的殷切期望,也开启了塔城地区攻克包虫病难题的新篇章 。
祁志荣(右一)和罗斯夫妇合影
罗斯教授结束考察后,紧接着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学术讲座。讲座现场,来自本区各县的原地方病办公室主任,以及包虫病防治研究等各业务部门的140余名人员齐聚一堂,认真聆听罗斯教授关于包虫病防治工作的专业讲解。
在塔城地方病防治的漫长征程中,除了此次与罗斯教授的国际协作、技术交流外,1983年,塔城地区积极协助调查土壤中肉毒梭菌的分布状况。
同年,在军区的牵头下,联合工作组针对塔城地区的“土拉伦菌”展开深入考察。祁志荣全程亲自参与其中,与团队成员齐心协力,在5617只边缘革蜱中成功首次分离出四株土拉伦菌。
这一成果,凝聚着解放军与地方合作集体的智慧与汗水,为塔城地方病防治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1年,祁志荣凭借多年积累的丰富工作经验,精心编写了《地方病学讲义管理集》。这本凝聚着他心血的著作,成为塔城地区防疫研究所人员宝贵的学习资料。不仅如此,他还开设专门课程,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
祁志荣常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革命事业就是要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毛主席讲过,年轻人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你们碰上了好时代,一定要好好学习,扎实掌握知识。我盼着年轻人能青出于蓝,未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军功章有我家人的一半”
投身科研,意味着要毫无保留地倾注大量时间与心血。常年在外奔波的祁志荣,自然无暇顾及家庭琐事。
所幸,家中有深明大义、操持家务的母亲,还有一位勤劳能干、默默支持他的妻子。妻子堪称他在外拼搏的坚实后盾,在单位多年来也一直是先进工作者。
每每谈及此事,祁志荣总是满怀感激:“我得好好谢谢我的老伴,没有她,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为了预防医学事业,他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奉献了出去,然而,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妻儿的疏忽。
几十年来,母亲和妻子刘庆华含辛茹苦,独自挑起养育四个孩子的重担。白天,她们操持家中大小事务,按时接送孩子;夜晚,刘庆华还得在市文化宫放电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极为辛苦。
好在四个孩子都乖巧懂事,在母亲和妻子的悉心照料下,茁壮成长,如今皆已长大成人,在新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深深扎根,默默为建设新疆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对娃娃们,我满心亏欠。可自古忠孝难两全呐。”提及因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孩子们成长,祁志荣的话语中满是无奈与愧疚 。
祁志荣(左)和刘庆华在家中摄
“退休不褪色,家国情怀永传承”
2009 年,祁志荣从忙碌的工作岗位上退休,回归到家庭的怀抱。但他对子女的关怀与期望,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那份热忱,从未有过丝毫减退。
退休后的日子里,他踏上了探望子女的旅程,去往孩子们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像天底下无数牵挂孩子的父母一样,他反复叮嘱孩子们要踏实做好本职工作,与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唠唠家常,言语间满是对孩子们生活状况的牵挂。
为了让子女能更好地为党奉献,他想到了好朋友的战友——魏德友的事迹。魏德友用一生诠释了如何坚守初心,做好一件事。2019 年 8 月,祁志荣精心策划了一场特殊的教育活动——《把课堂搬到魏德友家》。他特意让在国外孔子学院工作的大女儿祁燕和大儿子祁宏,利用假期回到国内,一同来到魏德友家。魏德友,这位新疆塔城军分区额敏边防的护边员,也是一位始终不忘初心的共产党员,用他的亲身经历,为祁志荣的子女们上了一堂生动且深刻的教育课。祁志荣的女儿祁燕回忆道,从国外工作地特地回国,来到塔城与父亲一同看望老前辈,实地感受到了无人区的荒凉与孤单。“我来到这里,深深感受到了老兵精神,这堂课让我受益匪浅,值得我用一生去学习。”
祁志荣(右三)、祁燕(右一)、祁宏(左一)与魏德友(左二)合影
即便退居二线,祁志荣那颗心系党和国家的心从未停歇。在他家中,摆放着最新一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每天关注时政新闻,收看《海峡两岸》和国际新闻,已然成为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次家庭聚会,更有温馨的保留环节。开饭之际,他会和老伴刘庆华一同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唱完中文版后,刘庆华还会用哈萨克语再唱一遍。这首歌曲,承载着他们对党的感恩与热爱,成为家庭聚会中老两口必唱的经典曲目 。
如今的祁志荣老人
祁志荣将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塔城,服务塔城、热爱塔城。他在塔城度过的岁月,不仅是时间的积累,更赋予了这段时光深厚的内涵。
荣塔城,早已成为他心中永恒热爱的第二故乡,这份情感,在岁月的长河中愈发深沉、浓烈 。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记者毛卫华| 赵格瑶 王雪强 周丽)
(本文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以文化人、以文铸魂——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