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月20日讯2025年1月18日,由山东艺术学院承办的“以文艺精品创作回应时代需求暨纪录片《昆嵛》研讨会”在文东校区顺利举行。研讨会由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山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项目联合主办,邀请《昆嵛》主创团队和专家学者围绕“以文艺精品创作回应时代需求”进行充分交流和理论研讨。研讨会由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宋法刚主持。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范玉刚,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王之明,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胡春景,以及来自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艺术学院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研讨会同时邀请《昆嵛》纪录片主创人员进行交流、互动。山东广播电视台电视卫星频道副总监、《昆嵛》总导演、总撰稿耿军,山东广播电视台杨成龙纪录片工作室主任、《昆嵛》执行总导演杨成龙,《昆嵛》分集导演万海鹏、陈明泽、王丽雯、叶小阳、路美娟参加了研讨会。
山东省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范玉刚在致辞中指出,对于山东的文艺评论家、创作者、工作者及研究者而言,需以独特方式把握新时代山东的文艺发展,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如今,高质量发展与文艺精品成为时代的迫切需求,文艺发展呈现出两大新特点。一方面,文艺发展愈发回归自身,审美日常生活化、艺术生活化与生活艺术化相互交融,文艺经典与美好生活、时代价值追求紧密相连。另一方面,当代文艺创作呈现经典化趋势,众多文艺精品朝着成为经典的方向迈进。
范玉刚认为《昆嵛》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镜头叙述的节奏从容节制,不煽情不做作,展现出世界与人生活的本质。其真诚日常的背后蕴含着价值追求,回归“平常心是道”的中华文化特点,自然呈现大众的生活与精神风貌,达到了审美真实,为文艺创作提供了优秀范例。
山东艺术学院科研处处长胡春景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专家、主创的到来表示欢迎。他指出,纪录片作为“国家相册”,是国家形象建构和民族记忆构筑的重要载体。《大河之洲》《大泰山》《昆嵛》等一大批精品力作的推出,塑造了更具有辨识度和传播力的“鲁派纪录片”的品牌形象。
山东艺术学院在纪录片领域的理论研究、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探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学术骨干,产出了一大批高质量学术成果,创作作品更是在全国不同比赛中屡次刷新成绩。2024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加强建设单位,也为戏剧与影视学科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机遇。胡春景表示,借此研讨会的召开,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长期以来对山东艺术学院,特别是对传媒学院建设与发展的支持与帮助。最后,他预祝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期待主创团队带来更多新时代佳作,以文艺精品创作回应时代需求。
创作交流环节中,《昆嵛》总导演、总撰稿耿军结合《昆嵛》创作经历提炼了自己纪录片创作的创作四点体会:
一找准视角:经深入调研,团队发现昆嵛山四季分明,冬雪景观独特,便调整思路,采用四季分集结构,把最具视觉冲击力的《冬》作为开篇,打造出如动态4K超高清“四扇屏”般的独特呈现方式。
二讲好故事:讲故事面临内外诸多挑战,但团队凭借强烈的故事思维积极应对。讲好故事需过三关:选好人物,从100多个候选中筛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角色;找准典型性,确保故事新颖且内涵契合主题;记录真情感,通过让人物忙碌投入或导演长期陪伴,捕捉真实情绪。
三拍好画面:为拍出极致画面,摄制组在昆嵛山驻扎超330天,秉持“近”和“多”原则。“近”是冒着风险靠近现场,抢拍震撼瞬间,如拍摄罕见雪景;“多”则是在近200个点位精心布局,海量拍摄,不错过任何季节美景。
四做好传播:《昆嵛》的传播贯穿近一年,通过签约、开播仪式预热,制作并发布上百条短视频,借助央媒和各级广电新媒体矩阵扩散,在跨年晚会热潮中依然热度高涨。
耿军将汇报概括成“泥中寻玉、沙里淘金,讲好故事、见真情感。”并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多提意见,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中,促进作品质量与审美的持续增长。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超以劳动美学与生命叙事为两个关键词,去分析《昆嵛》这部纪录片的文化意蕴与审美价值。
在劳动美学的关键词下,李超认为该部纪录片体现了劳动与自然的融合美与塑造美、劳动者的形象美、劳动过程的技艺美、劳动成果的价值美以及劳动精神的崇高美。在生命叙事的关键词下,李超认为在主体叙事上,被摄者呈现为他者化的自我,既拍摄对象的故事与经历、精神等被屏幕前的观众自我化了,使之呈现的效果是观众普遍的认同与生命细微处的打动。同时,创作者也成为了自我化的他者,昆俞山在该片中始终以一个“人”的身份向观众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在文本叙事上,《昆嵛》总体呈现为从个体经验到社会意义的汇流。从山、海、人、城四个叙事空间,对社会做结构化处理,从而完成反身性认知经验的建构。
最后,李超认为,当下我们整个文化形态陷入了一种倦怠的表达。唯有生命深处的意义,我们难以抵达,而《昆嵛》却突破了这种倦怠,使生命与生命彼此触动。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张新英认为《昆嵛》是一部呈现天地大美与人文意蕴的优秀纪录片,并以三重论点阐述了自己的感受。
一、宏观与微观并重的叙事脉络。宏观上,该影片以季节更替为主线,展现胶东半岛四季景观。微观上,以个体人物视角切入,融入各季节篇章。双重叙事策略,不仅丰富了作品叙事层次,而且展现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多元联系。
二、人景互观。《昆嵛》作为一部自然人文纪录片,在描绘昆嵛自然景致的同时,也不忘记洞察昆嵛人民通过自然形成的精神特质。这既是对昆嵛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昆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内在精神化与外在景观化的体现。
三、目观与心观合一的审美体验。影片视觉风格多元,如展现婉约与壮丽并存的夏日景象。大量采用固定镜头和延时摄影,营造静观美学,还通过横移镜头实现移步换景,引导观众从目观进入心观,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提升了纪录片的品质与境界。
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周根红指出《昆嵛》纪录片的美来源于三个方面。
主题的结构之美上,作品融合了自然生态、昆嵛探索、地方特色文化、新农人奋斗、红色文化等多元主题,它们过渡自然、交叉融合,构成丰富而有机的整体。叙事的结构之美上,巧妙运用地域、传统、红色文化元素,如借转播台引出《智取威虎山》,以“水”为线索串联起海、鸟、蛹虫草等,通过“上善若水”等哲学思考回归昆嵛精神与文化,展现高超叙事技巧。精神的结构之美上,作品从人的现实生活出发,延伸出奋斗精神、人与海洋共生关系以及心灵治愈等内涵,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追求,具有深刻思想性和感染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文娱副刊中心副主任倪自放指出,《昆嵛》作为自然人文纪录片,在展示自然风物与人文故事时,尽力保持距离、忠实记录,克制地展现奇观,坚守纪录片的记录品性。比如,它细腻捕捉西伯利亚西北风形成降雪的神奇过程,以及银装素裹下高耸的电视转播塔,但对于转播工作人员在齐腰积雪中爬上裹满冰雪的转播塔作业,没有过多渲染惊险,而是突出工作内容。同样,在表现樱桃大棚受损等场景时,也保持距离与克制。
从不同片段来看,广播塔片段采用纯纪录片表达方式,不刻意渲染;虫草片段则有类似《舌尖上的中国》的煽情表达,团队在这两种表现手法间寻求平衡。
倪自放认为,中国纪录片表达方式多样,《昆嵛》进行了诸多探索尝试,展现了鲁派纪录片的技术与美学选择,期望能坚持这种平衡,未来有更好表现。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邢祥虎指出,在众多以高山为题材的纪录片中,《昆嵛》能脱颖而出,吸引观众以常速观看,原因在于其形塑了新时代的人民美学观。
其一,结构上采用冬春夏秋四个篇章,以四季为经纬谋篇布局。这种线性时间构型,遵循普通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节律,将生活节奏艺术化,体现了中国人顺四时、与万物并育的生存智慧和宇宙观,主创团队将其视听化、具象化。
其二,采用散点叙事手法,以群像塑造为主。纪实拍摄众多小人物,包括气象预报员、赶海渔民等。即便对老将军张玉华,也着重凸显其民本底色。通过这些小人物的故事建构起大写的历史,体现唯物主义的人民史观,诠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其三,采用冷静克制的画外解说,少用煽情。以故事化策略讲述,营造娓娓道来的在场感,增强观众具身体验。弱化强制性解说,给观众思考空间,产生“看进”效应。
最后,邢祥虎化用荷尔德林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昆嵛》的喜爱,他认为“昆嵛山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观众则诗意地栖居在《昆嵛》影像中,观影的瞬时视听快感已然升格为永恒的艺术美感。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教授李国聪认为《昆嵛》纪录片以季节更迭为主线的同时,实现了不同视角的融合,以科学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呈现山与海、山与城、山与人的共生关联。关注到了自然与人的审美共性。在“物—人”同构维度上的情感融合方面,《昆嵛》更为关注日常生活物感美学的真切表达,从种樱桃、花饽饽创业、寻找银莲花等情节中,挖掘基于个体情感经验的共鸣。从人与动植物的奇妙关系里审视品格的力量,这种借人物情感串联起四季故事的构思颇为扎实。在生态叙事与人文情怀融合方面,《昆嵛》以山为审美本体,从容不迫地关注凡人微光与人间烟火的和谐交响,自然景观中流露的诗意,与生活奔波里的流淌诗意,在不经意间达成了内在的契合,作品没有执着地眷恋于惊险场景或戏剧段落的营造,而是在生态与人文的相互浸润中捕捉到带有灵韵的细节。同时,她还提到《昆嵛》既有当代生活热度,也有回望历史的厚度,展现现实与过往的交织。特别是在地域文化与国际视野结合的方面也有突破和超越,不仅彰显山东地域文化的特色,更在努力挖掘和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部作品以温度与力度融合的创新实践,也必将达成与更多观众更深层次的互动。
山东艺术学院《齐鲁艺苑》副主编牛光夏在研讨会上以《风景与记忆》一书切入纪录片《昆嵛》的主要意义内核,提出“人民美学、融合之美”的观点。她认为该片不仅展现了壮美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生动的人文故事,实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故事、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精神生态的有机融合。通过精致的视听语言,纪录片生动呈现了昆嵛山四季的诗意画卷,传递了地方性知识和区域文化传统。
牛光夏还强调了纪录片中所传递的生态环保思想和红色文化,认为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影片内涵,还激发了观众的环保意识和家国情怀。此外,通过展示年轻一代的精神状态,纪录片表现了时代风貌。《昆嵛》不仅为观众带来审美愉悦,还激发和唤醒了关于昆嵛山的记忆。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使得片子思想性、故事性和知识性兼具,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创作团队身入、心入、情入,用时14个月的创作历程和贴近现场的拍摄,以及以普通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关注他们的生活和情感,也是对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民性的良好践行。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李磊指出《昆嵛》具有类型融合的作品特性。一座昆嵛山,半部胶东志。这部看似聚焦自然风光的纪录片,实则将胶东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元素都囊括其中,打破了传统纪录片在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红色记忆等方面的清晰分类,在鲁派纪录片类型融合上做到了极致。工农商学兵不同行业人物在片中的呈现,便是有力证明。
同时,《昆嵛》传递出山东人平凡却昂扬的精神特质。护林人三十多年如一日坚守深山;转播站老工程师奉献半生的职业生涯,创作者通过这些人物,展现出山东人的执着与强大生命力。
最后,李磊表示,多年来,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的学生一直活跃在山东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涌现出了大批出色的人才,杨成龙便是优秀代表之一。同时,在理论研究方面,近年来,传媒师生还针对山东卫视多部作品在《当代电视》《中国文化报》发表了十余篇高质量评论文章。李磊期望未来双方能紧密合作,共同推动山东文化与文艺评论事业的发展。
山东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宋法刚认为,首先,《昆嵛》在时空架构上别具匠心。该纪录片在空间上择取地标,以特定地点承载地域特色;时间上紧扣春夏秋冬的自然时序,且通过选择节气来营造时间的真实性。借由季节的周而复始与空间的恒定不变,唤起观众对历史记忆的探寻,让观众在时空交织中感受岁月的流转与沉淀。其次,片中明喻与暗喻手法的运用也十分精妙。“水”这一元素,或许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呈现,更可能象征着生命的灵动与延续。而“虫蛹繁殖和人生命诞生”的并置,暗喻着生命的奇妙与共通,引发观众对生命的思考。第三,关于影片中“文化”与“人化”的关系。“巨人化”与“小人化”表述。“巨人化”指向对宏大文化叙事的构建,而“小人化”则侧重于个体在文化中的体现。此外,对于自然人文类纪录片,“去人化”表述或许更契合,它能让观众更纯粹地关注自然本身,思考自然伦理问题,使纪录片在呈现自然之美的同时,传达出对自然更深层次的尊重与理解。
会议最后,范玉刚做研讨会总结。他指出,在以文艺精品创作回应时代需求的背景下,鲁派风格作品为创作精品文本提供范例。整个会议精彩纷呈,大家聚焦人民美学,通过小人物创作大作品,看似平凡却具高难度。作品与评论家相互成全,其审美与人文哲思的融汇,正是时代精品要义。鲁派纪录片对艺术卓越性与人文思想的追求,彰显山东文化价值,支撑文化强省建设。
范玉刚强调,评论与创作应双轮驱动、相互匹配。文艺回归自身,与生活和世界直接交往,带来艺术与思想的解放。他期望纪录片和艺术片展现时代精神,让齐鲁大地重焕生机,为民族复兴助力。此次研讨会对影视、舞台创作及评论工作皆具启示意义,评论应具独立性、思想性与精神性,与创作相互契合、成全。
最后,范玉刚感谢创作团队、山东艺术学院相关部门及人员的努力,称赞研讨会高效高质量。并且预告2025年省评协将开展多门类艺术作品研讨,期待艺术家参与,展示山东文艺评论气势与发展气象。
通讯员 李新宇 齐瑞嵩 李潇微 石可心 黑悦怡 宋法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