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设计,是一种语言,一种表达的方式;经典,是经得起岁月磨砺的恒久之物。经典的设计,可能是复杂的图层堆叠,也可以简单到只有一个点、一根线,但无论形式如何,它一定能够穿越时间的洪流,经得住岁月的考验。
进入新能源时代,由于电动车无需前方进气散热的布局,各大车企在格栅设计上逐渐趋于简化,大量品牌选择封闭式设计让以往作为品牌标志性的灵魂符号不复存在,导致车型在外观上缺乏个性,辨识度大幅降低,显得乏味无趣。对于热爱汽车文化的人来说,这种变化不免令人怀念那些诞生于内燃机时代的经典格栅设计。
宝马双肾格栅
要说汽车中具备代表性的经典设计,宝马双肾格栅的知名度绝对名列前茅,这个设计首次出现在1933年推出的宝马303上。宝马303是宝马首次采用直列六缸发动机的车型,直列六缸发动机的体积和散热需求,让宝马303需要有一个更大的进气格栅。与当时大多数车型常见的单一矩形或椭圆状格栅不同,宝马303采用了两块分开的独立格栅——双肾格栅。
宝马303,第一款采用双肾形进气格栅的车型
双肾格栅的轮廓整体呈竖向长方形,不放四个角又向内微微弯曲,形成一种柔和的弧线。两个“单肾”格栅中间,有一条宝马Logo向下延伸的镀铬条将“双肾”分开,形成对称设计。格栅的表面由无数条横竖交织的金属条形拼接而成,形成了一种精致的网状结构,在当时格栅造型同质化严重的时代,双肾格栅为宝马汽车赋予了一种独特的视觉层次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宝马对双肾格栅的设计不断演变和创新,尺寸或大或小,但标志性的对称造型始终保持不变。
Jeep七孔格栅
Jeep的七孔格栅也是汽车历史上超过半个世纪的家族式设计。越野车的鼻祖来源于二战时期的威利斯MB,而Jeep更是它的直系后代。因此,七孔格栅也是威利斯MB遗传的一部分。二战期间,美国陆军需要生产军用越野车,参与竞标的公司众多,其中就包括威利斯和福特。威利斯生产的第一批威利斯MB车型,采用由十根细长铁条组成的纵向格栅,这种设计由于需要人工安装螺丝,制作起来相对繁琐。而福特GPW采用九孔冲压钢格栅,不仅更加坚固,也便于大规模生产和安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威利斯MB也开始采用九孔冲压钢格栅设计。
Jeep首款进入中国的车型——Jeep切诺基
随着二战进入后期,军用越野车的需求逐渐减少,威利斯开始考虑转型民用市场。为了避免与福特的设计专利冲突,威利斯将原本的9孔格栅设计改为7孔。在1945年,威利斯的Jeep品牌推出了采用7孔格栅的首款民用四轮驱动越野车——Jeep CJ。从这时起,七孔格栅便成为Jeep的家族式设计,历经几十年,已经成为品牌的标志性元素。
阿尔法·罗密欧三叶草格栅
阿尔法·罗密欧的格栅设计同样极具特色,而且拥有多种叫法,例如“三角格栅”、“盾形格栅”和“爱心格栅”。其实,这一设计正式定义为“三叶草格栅”。从1910年的推出的首款车型阿尔法24 HP到1937年,阿尔法·罗密欧在这一时期的车型上采用普遍的大面积格栅设计,有的修长,有的方正,这种设计正是当时的主流审美。到1937年,随着汽车已经发展一段时间,各大车企开始注重品牌个性化。这一年,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8C,格栅的设计开始显现出变化。1939年,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搭载6缸发动机的6C 2500,这款车型的盾形格栅初现雏形。到1940年,这种盾形格栅被正式纳入阿尔法·罗密欧的设计语言。1948年,随着Freccia d'Oro的推出,盾形格栅进一步演化为三角形,并搭配两侧的横向长条格栅。
1948年,阿尔法·罗密欧Freccia d'Oro推出,盾形格栅进一步演化为三角形
二战之后,阿尔法·罗密欧推出了第一款全新车型1900,在这款车型上格栅设计再次优化,中间的三角形格栅得以保留,而两侧的横向长条辅助格栅也逐渐变成三角状,进一步强化了三叶草的视觉效果,此时也被正式定义为“三叶草格栅”。在随后的车型中,三叶草格栅间或出现。例如,1962年的阿尔法·罗密欧Giulia配备了中间经典的三角形格栅,和一条横向长条辅助格栅。而在1955年的Giulietta Spider上,三叶草格栅又再次出现。然而,直到2010年之后,三叶草格栅才真正成为阿尔法·罗密欧所有新车型的标配,确立为品牌家族式设计。
起亚虎鼻格栅
虎鼻,是起亚汽车格栅的叫法,由德国设计师Peter Schreyer所设计。由于Peter Schreyer深受德系品牌百年设计传统的影响,在加入起亚后,他希望为品牌带来一款具有辨识度的独特设计。在寻找灵感时,他发现老虎的面部非常立体,特别是它的鼻子、嘴巴和眼睛都充满了警觉感,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受此启发,他将老虎鼻子吸入新鲜空气联想到汽车的进气格栅的功能。
2007年巴黎车展的起亚KEE概念车.avif
于是,虎鼻格栅的设计便应运而生。这个设计首次出现在2007年巴黎车展的起亚KEE概念车上。随后的量产车型中,起亚秀尔和起亚K7成为第一批虎鼻格栅车型。真正让虎鼻格栅获得市场认可的是2010年发布的第一代起亚K5。这款车不仅在发布当年夺得了中型车市场销量第一,还在次年赢得了红点设计大奖。随着K5的成功,起亚的其他车型,如狮跑、索兰托、K3等也开始采用这一设计,销量逐渐攀升。虎鼻格栅从此成为了起亚品牌的家族式设计。
雷克萨斯纺锤式格栅
雷克萨斯的纺锤式格栅已经成为当今汽车设计中最具辨识度的标志之一。雷克萨斯作为丰田旗下的豪华品牌,自1989年创立以来,在外观设计上常被诟病缺乏个性,盖住Logo就与丰田车型难以区分。为了更加凸显豪华品牌的形象,雷克萨斯决定将格栅重塑像奥迪单框和宝马双肾一样更具辨识度的设计。于是纺锤式格栅在2011年的纽约国际车展上雷克萨斯LF-Gh车型上首次亮相。并于2012年,出现在量产车型第四代GS车型。其实在纺锤式格栅正式诞生之前,在2010年亮相的雷克萨斯LFA和雷克萨斯CT 200h上就出现了纺锤设计的雏形,例如底边的轮廓和角度几乎一致,只是还没有占据整个前脸。
2013年,雷克萨斯第三代IS采用大面积纺锤式格栅
纺锤式格栅在第四代GS出现时也不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全面积“大嘴”造型,当时在格栅中间的位置有一个横向镀铬饰条,牌照就挂在饰条上。雷克萨斯首次使用全面积纺锤式格栅是在2013年发布的第三代IS车型上,从这一代开始,纺锤式格栅取消了中间的镀铬饰条,整个格栅区域采用统一的网状结构,并且开始同步到其他车型。在其他车型上,整体的纺锤造型不变,但不同车型在细节上会有个性化设计。例如,雷克萨斯LX采用纺锤形轮廓加横向镀铬饰条,突显力量感;而雷克萨斯LS则选用更精致的镂空网格设计,彰显优雅和豪华感。雷克萨斯通过这样多样化的呈现,为每一款车型注入独特的灵魂。
结语:人类似乎天生拥有一种能力,可以为没有生命的物品赋予情感与灵魂。就像在一个老物件中感受岁月,在一段旋律中听到故事。也正因如此,才有了电影《赛车总动员》中那些活灵活现的汽车形象,而其中不同的格栅设计,也为不同的赛车赋予了不同的个性。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传统进气格栅逐渐转向封闭式设计,虽然降低了风阻,却也少了一些灵性。或许未来的汽车会新的设计方式,不仅能满足功能效率,也可以继续让每辆车保留独特的生命力。
欢迎线上购买《汽车之友》杂志
北京时尚
成都杂志铺
扫码进店,线上购买,快递到家
获取更多图文资讯,欢迎关注《汽车之友》微信公众号
获取更多视频资讯,敬请关注《汽车之友》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