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不仅有高耸的雪山、绵延的草原、呼啸的风声,还有一群来自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的师生。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一批批科研工作者争赴雪域高原,探索自然、潜心科研、惠泽牧民,深耕青藏高原十多载。如今,“把论文写在青藏高原上,成果留在各族群众家”已成为每一位师生的共识,“牦牛精神”在一代代西南民大人身上接续传承、赓续发扬。
不久前,草地资源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教师在国家若尔盖野外台站收集实验数据。
以科技为支撑,服务“三牧”国家重大战略
青藏高原被誉为“地球第三极”和“亚洲水塔”,肩负着畜牧业生产和生态安全的双重使命。这里氧气含量极为稀薄,仅为平原地区的60%,而冬季的温度更是低至零下20摄氏度。将科研基地建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红原县,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草地资源学院专业特色和地域优势,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及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平日里,草地资源学院师生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红原基地坚守着,努力在一棵棵草、一块块土、一头头牦牛里探寻青藏高原生态环境保护和草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模式。
“靠天吃饭”无法保障牧民的生产生活。在青藏高原从事多年饲草研究的教师陈有军表示,冷季缺草是制约高原畜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牧民们夏天放牧,仍需贮存充足的饲草料,以保证牛羊在冬春季节有草吃,由此高寒地区养殖业才能有保障,牧民才能离脱贫致富更近一步。”
▲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教师在阿坝州壤塘县给牧民开展牦牛养殖培训。
为此,草地资源学院的老师们走遍了四川阿坝、甘孜,以及青海、甘肃等地的高寒草地,从野外挖掘优良的牧草种质资源,带回红原基地牧草种质资源圃进行种植培育。
“这些草种能有效防风固沙、提高植被盖度、改良土壤,已成为青藏高原退化草地治理的首选草种。”学院师生介绍说。
但是,解决牧民冬春“草荒”的草种,在最初推广时却遭遇了困难。世代游牧的牧民对种草养畜的做法表示怀疑。面对质疑,草地资源学院先后参加组建了农业农村部“三区三州”科技专家服务团、四川省“科技扶贫万里行”专家团,在牧草选育和技术推广,牦牛资源利用和养殖,民族药资源采集和利用等方面积极开展牧民和基层科技人员技术培训,足迹遍布青藏高原地区的68个县(区、市),为实现青藏高原传统畜牧业向高质量的草牧业转变、服务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作出积极贡献。
学院教师田莉华承担了“三区”科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服务工作。在青藏高原示范种植饲草面积达500亩以上,人工饲草地产量达到天然草地的10倍以上。当牧民看到了成效,种植的人慢慢多起来。“‘老师,能帮我看看我种的草长得好不好吗?’从开始的质疑到主动请教学习,当地牧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工草地生产的优势。”田莉华说。
如今,青藏高原种植的牧草不仅让草原孕育出无限生机,也让牧民的腰包越来越鼓。越来越旺盛的牧草长势,成功地将师生们的研究成果留在了青藏高原牧民家中。就这样,学院聚焦服务牧区、牧业、牧民,依托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实践创新基地等平台,积极助力青藏高原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现代化。
以党建为引领,从地理高地走向精神高地
牧草产量提高了20%以上,牦牛、藏羊的生产性能提高15%以上,牧民人均增收1万余元……为解决青藏高原生态系统修复和治理中的草种匮乏、示范推广技术单一等“卡脖子”问题,草地资源学院的师生们积极研发新技术达38套,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在退化、沙化草地修复方面的成效也极为显著,有效解决了生态草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为推动当地草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近年来,草地资源学院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
▲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教师在青藏高原开展甘松种植实验。
长期在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的红原基地工作,忙碌、疲惫以及高原反应困扰着师生们。“为开展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昨晚入住阿坝州壤塘县城,居然每小时醒一次,输氧也无法缓解胸痛症状,始终难以入睡……”草地资源学院院长刘圆曾在朋友圈记录自己当时的状态。
深入高原的每一个人,都会有睡不好觉的经历,枯坐到天明是常有的事。但高原上的植物生长期很短,即使身体不适,也必须抓紧时间完成服务牧区牧民的科研工作。长期在红原基地工作的教师张伟,几乎每年都会遇到同事、学生“高反”的情况,有的人甚至会出现严重的高原肺水肿。“还好我们发现及时,把同事、同学送到医院,进了高原氧舱,他们才有所缓解。”张伟回忆说。
面对这些困难,草地资源学院高度重视党建引领与业务工作的同频共振。师生们深知科研工作必须服务于党和人民的需要。“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境界更高”的“牦牛精神”成为他们引以为豪的理想信念,“把论文写在高原上、成果留在各族群众家”已成为他们孜孜以求的人生价值,使他们克服自然条件的艰苦,紧紧围绕青藏高原开展科学研究、大力推进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全力做好人才培养工作。
青藏高原科学家的故事不仅在牧民中流传,也激励着越来越多有志于科学研究的青少年、科研工作者。西南民族大学依托红原基地和校史馆、博物馆等馆藏,组建了“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该基地自开馆以来,接待参观人数32万余人次,开展青藏高原科学家精神传承活动300余场,面向青藏高原地区和成都市的青少年、农牧民开展了一系列宣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反响。2023年,该基地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名单。
党建引领显成效。这些年,草地资源学院先后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单位、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党组织、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集体、首届新时代四川高校十大基层党组织实践案例、四川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创新育人模式,突破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瓶颈
当青春遇上亿万年的青藏高原,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毕业生杨创明因在雪豹保护工作中表现突出,荣获甘孜州“百千万康巴英才工程”优秀人才称号;祁腾带领四川省疾控中心团队驰援湖北抗击疫情,荣获“四川省先进工作者”称号;陈敏长期扎根基层一线,荣获 “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 称号……
草地资源学院聚焦高原牧区的人才需求,积极引导教师躬耕讲台、扎根青藏高原,致力于培养服务民族地区基层的优秀人才、服务民族地区“生产一线”的技术人才。学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融入教学科研的全过程、各环节,不断优化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引领师生党员立德垂范、甘于奉献;创新实施“党建引领+人才培养”“名师团队+人才培养”“服务社会+人才培养”“平台项目+人才培养”等模式,成功为民族地区培养出了一大批“靠得住、下得去、干得好”、以实干履行使命的涉农复合型基层技术人才。
▲ 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教师在三江源国家公园进行人工草地调研。
近年来,草地资源学院教师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能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涌现出一大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表现突出个人”“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四川省科技系统先进个人”“四川省首届‘四有’好老师”“四川省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
一批批草地资源学院师生接过“接力棒”,传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牦牛精神”,让这片高原不断焕发时代的荣光。
“我们将坚定不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守‘国家急需、创新引领,服务高原、造福青藏’的院训,扎根雪域高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刘圆说,下一步,学院将以荣誉为起点,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赓续“牦牛精神”,用科研造福青藏高原各族百姓。
(作者左芹、王怡帆、加依克·加那提,图片由西南民族大学草地资源学院提供)
监制 |肖静芳
统筹 |安宁宁
编辑|王珍 周宛霖
制作 |封煜靖
来源 |中国民族报
“分享”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