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苏军军事工业开发的ISU-152自行火炮,几乎每个军事爱好者都知之甚详,对于这种武器的详细参数、研制过程和战史战例都无需再专门开一篇文章来炒一次冷饭。
虽然在对ISU-152自行火炮的评价上上大家不可能完全一致,但毋庸置疑,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德三坦克装甲车辆大多经受不住ISU-152那重达40+公斤的弹丸正面来一发。
不过ISU-152自行火炮的威力虽然很大,但这种武器倒也不是完美无缺,例如这种武器一分钟一发(战斗环境)的射速和这种武器和德三军队的交战距离通常仅仅只有60-800米的问题都是比较出名的。
但是,既ISU-152有这两种缺点并不是在后来的使用当中出现的,应当说早在这种武器的设计阶段,他的这两个缺点就已经存在了,所以也可以说,ISU-152的这两个缺点是其设计师造成的,那么,ISU-152自行火炮的设计师在设计这种武器的时候究竟是由于什么原因给这种武器留下了这两个缺点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试着讲这两个问题。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ISU-152自行火炮的这两个缺点并不是其设计师的无心之失和有意为之,而可更可能是其设计师在设计这种武器的时候屈从各种现实条件相互妥协的结果。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让我们从IS-152的射速说起,我们知道所谓的ISU-152自行火炮本质上就是KV/B--1C/S坦克和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组合的产物。
其最初的技术灵感应当是早期的KV/B-2坦克。
可以说ISU-152自行火炮的射速不高,我们可以从这种火炮使用的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身上就可以看到端倪,因为后者的射速也就只有2-3发/分钟,而当ML-20被放到ISU-152封闭又狭窄的战斗室的时候,射速显然高不到哪去。
当然,ISU-152的射速不高理论上可以通过对其火炮进行大规模改进的途径解决,只是这种改进的工程非常浩大,根本不是小修小改能够解决的,即使苏联军事工业下定决心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考虑到苏联军事工业研制这种武器仅仅用了大约1个月的时间,如果苏联军事工业再对其使用的火炮进行修改,那么ISU-152的研制进度很可能会被延后,而研制进度延后,在战争时期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所以在经过妥协以后,尽管ISU-152的射速不高,但总算能够凑合着用,所以苏联工程师就把这种一分钟只能发射一发炮弹的武器交到了苏联军队的手里。
另外,ISU-152的射速不高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这种武器的弹药携带量仅有20发,而且限于ISU-152战斗室的面积,其弹药携带量也很难再增加,20发炮弹的数量虽然不多,但在其1发/分钟的射速背景下,也足以支持一场战斗了。
如果苏联军事工业真的能够在ISU-152的射速问题上得到突破,那么,在其弹药携带量问题得不到解决的背景下,这种突破也没有实际意义,所以,由于这些因素,苏联军事工业在ISU-152的射速问题上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也是造成其射速不高的另一个原因。
说了ISU-152的射速问题,下面我说说说这种武器和德三军队的交战距离为何仅有600-800米。
可以说,考虑到ISU-152使用的ML-20型152毫米榴弹炮的射程高达20公里(20000米),那么ISU-152同敌人的交战距离通常仅有600-800米是偏低的。
但是必须要说明,交战距离仅有600-800米并不等于它的实际射程也只有这么远。
实际上ISU-152的直射距离有3.8公里(3800米),最大射程也有6.2公里(6200米)。
可以说,ISU-152的射程不远也和它的射击仰角有关,虽然ISU-152的射击仰角有18度,在苏联同类型武器当中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但要知道ML-20的射击仰角丸超过60度,所以前者的射程近一点也属正常。
而ISU-152的交战距离仅有600-800米的原因其实是受到ISU-152观瞄系统的限制,600-800米是一个瞄准比较有把握的距离,其实再远不是打不到,而是打不准,而在战斗当中,打的再远,但又打不准毫无意义,由于当时ISU-152主要用作坦克歼击车射击敌军重型坦克而不是单纯的自行火炮使用,所以ISU-152在当时同德三军队的交战距离仅仅保持在600-800米,这同样也是一种妥协!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