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这个风靡全球的短视频应用,在美国市场经历了近5年的生死考验后,还是在2025年1月19日被迫按下了暂停键。这一刻,1.7亿美国用户打开App时看到的是一条冰冷的系统提示:“美国已颁布禁止TikTok的法律,这意味着您暂时无法使用TikTok。”



纵观这场持续近5年的TikTok争议,美国政府打着“国家安全”的旗号,不断升级对TikTok的打压。从特朗普时期的强制出售令,到拜登政府的“不卖就禁”法案,再到如今的两届政府互相推责,这场博弈的本质早已超出了单纯的商业范畴。

在这场拉锯战中,最令人深思的是美国政府的前后矛盾态度。特朗普在2020年强硬要求TikTok出售,如今却转而支持其继续运营;拜登政府去年强推“不卖就禁”法案,然而临到执行时,又把责任推给即将上任的特朗普。这种态度的戏剧性转变,不禁让人怀疑这场禁令背后的真实动机。



回顾这场持续数年的争议,关键时间节点一目了然:2020年8月,特朗普政府首次对TikTok下手,短短8天内连发两道行政令;2021年2月,拜登上任后一度搁置禁令;2024年4月,拜登签署“不卖就禁”法案,给予字节跳动9个月的出售期限;2025年1月,在法案即将生效之际,拜登政府选择甩锅给特朗普。

从事件的发展来看,有三个焦点值得关注:

第一,这场禁令背后折射出的是美国政府对中国科技企业的系统性打压。从华为到TikTok,美国政府一直在寻找各种理由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

第二,TikTok在美国积累的1.7亿用户群体,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影响力。这些用户的声音和选择,正在影响着美国政府的决策。

第三,两届政府的态度转变背后,是一场复杂的政治博弈。特朗普从强硬反对到表态支持,拜登从强推法案到推卸责任,都显示出这个问题的政治化倾向。



目前的状况是,TikTok已经在美国暂停服务,但这并非故事的终点。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在就职后给予90天宽限期,这给了各方重新谈判的空间。但无论如何,这场风波已经给全球互联网产业敲响了警钟。

TikTok在当地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影响力很大,大家对此持不同的看法。埃米莉·塞恩是一名拥有34.7万TikTok粉丝的歌手。她在视频中含泪说:“我再也不会相信你们(美国政府)了,因为你们就这样夺走了数百万人的收入和生计,谁会这么做?”截至17日晚,这段视频的点击量已达数十万次。

塞恩表达了许多创作者的心声:他们的事业建立在TikTok上,如今却对未来感到焦虑。

歌手维多利亚·帕里斯的TikTok粉丝数即将突破200万,却碰上了平台关闭这一糟心事儿。她17日晚发帖呼吁粉丝去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关注她。与帕里斯类似,歌手“Doechii”发布视频向粉丝推荐小红书,“所有因TikTok感到压力的孩子,放松点。我们会挺过来”。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我们不难看出,所谓的国家安全担忧更像是一个幌子。美国政府在处理TikTok问题上的摇摆不定,暴露出其在面对中国科技企业崛起时的焦虑与矛盾。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命运,更涉及到全球科技竞争的未来走向。



或许,这场风波的结局并不在于TikTok最终是被出售还是被禁用,而在于它为全球科技企业敲响的警钟:在数字经济时代,如何在保护国家安全和促进创新之间取得平衡,需要各国政府以更理性和开放的态度来面对。

素材来源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