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微山湖西岸的济宁鱼台县旧城海子水域冬捕开始了。空中俯瞰旧城海子800亩水域,碧波粼粼,渔船穿梭,鱼儿飞跃,一派繁忙的景象。在这里,自然的和谐与丰收的喜悦正在描绘出一辐独具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文明精髓的振兴蓝图。
鱼台县,这片行政区域654平方公里,曾经命运多蹇的中原沃土,穿境而过的京杭大运河,纵横交错的17条河流,星罗棋布的4万亩坑塘,五里三贤的文化遗存,奋起抗战的英雄血泪史,敢叫日月换新颜的“稻改行动”,这些自然、历史、红色、遗迹等本土资源正在串联成珠,助力鱼台县产业融合发展,转型升级。
鱼台县丰谷米业有限公司的经理刘彪,对于鱼台大米有着特殊的情怀。鱼台大米的种植历史,“稻改行动”的感人故事,鱼台大米成为“好客山东·待客有稻”山东省金字招牌的见证,他都能款款道来。刘彪说,据史料记载,鱼台县西汉时期就开始种植大米了。但是鱼台大米第一次重要转折点,是“稻改行动”开始的。60年代,老一辈鱼台人对全县大面积荒湖涝洼地,提出“治水改稻 变害为利”,鱼台县开始大面积水稻种植。
以尺寸之功积累千秋之利,鱼台县赢得了“北国江南 鱼米之乡”的美誉。鱼台大米最近一次重要转折点,是实施绿色稻米发展战略,推动水稻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发展后,水稻种植面积达30万亩,鱼台大米盘活了一条全域发展的产业链。如今,鱼台小龙虾也成为了鱼台县的第二个金字招牌。
鱼台龙虾协会副会长金凯说:“目前鱼台县发展生态小龙虾养殖面积13.5万亩,年产量3万余吨,远销北京、广州、南京等城市”。金凯已养殖小龙虾七年多,见证了鱼台小龙虾产业发展壮大的历程。如今,跟鱼台大米一样,鱼台小龙虾也迎来了第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反季养殖。“以前都是外塘养殖,今年盖了四亩大棚,现在尝试冬季反季节养殖,没想到小龙虾长势良好,现在有的已经长到五钱左右,年底就能集中出一部分货了”,金凯说。
以自然之道,养万物之生。鱼台县适时探索推行稻虾共作、藕虾共作、藕虾轮作、反季养殖等种养模式,实现鱼台大米和鱼台小龙虾比翼齐飞,助力鱼台县全域发展产业链崛起。稻(藕)虾生态种养新实践案例入选山东省渔业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鱼台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赵千里说:“鱼台县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育良种,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创模式,提升要素生产率,形成标准化种养技术。丰业态,提升产业融合度,提升全产业链附加值”。
如今,位于鱼台王鲁镇,占地面积213亩的龙虾育繁推一体化中心即将开工建设。同时,集“智能、仓储、流通、加工、商贸”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粮食体系也逐渐成型。“下一步,我们大力推动商文旅融合,引燃消费热力,提升县域经济增长和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商业和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有力推动商文旅融合市场的发展”,鱼台县商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宁说。
2017年开始,鱼台县全力创办龙虾节后,又陆续推出了体育、休闲、非遗、研学等一系列文化活动,产生巨大的节会效应、宣传效应、品牌效应、集聚效应。2024年,鱼台县龙虾产业链经济总产值达25亿元,稻米产业链经济总产值达40亿元。
鱼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东旭说:“鱼台县将以稻改精神、孝贤文化、运河文化等特色文化为核心,发挥农业资源富集、绿色生态宜居优势,持续放大龙虾节等节会效应,支持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文化活动,加快发展医疗康养产业,推动‘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
人与自然气息融通,物物相谐。鱼台县立足本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全新定位“土特产”含金量,加快深度整合资源,融合“农文旅体康”战略链接,推动“农文旅体康”五大领域融合发展,串联起一串打开振兴之门的“金钥匙”。“鱼台县将做好‘土特产’文章,强化顶层设计,一体化统筹推进‘农文旅体康’产业链发展,培育形成融合一 二 三产业,融通“农文旅体康”的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提高‘农文旅体康’融合发展的综合竞争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鱼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高东旭说。
今天,在这里依稀可以看到历史的旧迹,这是积淀已久的厚重的地域文化在时代文明的助推下,向前奔放流淌的印记。鱼台县,这座总人口48万的千年古县正在展现出朝气蓬勃、活力四射的崭新一面。
了解更多精彩资讯
收看更多文旅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