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视综编(综合自:凤凰WEEKLY国际、新京报传媒研究、每日经济新闻、人民日报评论)
最近几日打开小红书,会发现首页被一拨外来者“攻占”。满屏的英文帖夹杂着塑料中文,IP地址清一色显示“美国”。让网友们顿感凌乱:“我是谁?我在哪儿?”
这些突然涌入的“歪果仁”自称“TikTok难民”,他们用蹩脚的中文表明来意:“你好中国人,我是美国人,我是从TikTok来的。”自拍、手写中文、萌宠照在这些人的首页遍地开花,一时间,“早C晚A(早Chinese晚American)的“国际范儿”成为新梗。
这波突如其来的流量让小红书不仅讨论度飙升,也在国外应用市场爆火。苹果App Store的数据显示,1月13日,小红书攀升至美区免费应用排行榜的第一位,此后几日始终居高不下。
目前,TikTok已于当地时间18日19时30分(北京时间19日11时30分)左右暂时停止对美国用户的服务。不过,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极有可能”在就职后给予TikTok 90天的禁令延缓执行期限。
被动出海的Rednote
在小红书平台,一个名为“tiktokrefugee(tiktok难民)”的话题下,有大量海外用户发布的内容,他们自称“TikTok难民”。
1月13日下午该话题下的笔记数量还只有2000多条,总浏览量约39万,但截至发稿,该话题的总浏览量超过19.1亿,同时还有超2846万的讨论量。此外,在名为“tiktokban”的话题总浏览量超过了4.5亿。
与此同时,小红书在谷歌的搜索数据也出现现象级涨幅。据应用数据研究公司Sensor Tower估计,本周小红书在美国的下载量同比增长超过200%,比一周前增加了194%。
1月11日-13日,小红书的谷歌搜索指数。图源:Google Trends。
一位名为“HelloKristen”的美国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布视频称,“当TikTok被禁时,我们下载了小红书。”她还说,“致中国东道主,感谢你们接纳我们,提前为可能带来的混乱致歉”。
面对海量美国博主,“Welcome”成为中国网友的统一回复。不少人主动用美食和宠物开启跨语言交流,让评论区和聊天室变得格外热闹。 他们分享生活照片,讨论美食,推荐旅游景点。
而po出自家猫咪照片来支付所谓“猫税”,成为一股时兴的风潮,中美网友聊得热火朝天,一下子找到了共同语言——猫咪的可爱在全球通用!
除了这些有趣的互动,中美网友还在文娱活动和生活享受上有了交流。美国网友对中国美食那是赞不绝口,中国网友则化身“美食推荐官”,什么长沙臭豆腐、辣椒炒肉,统统推荐给海外友人。还有不少人直呼想去中国旅游,中国网友又成了“旅游大使”,把各地好玩的地方都介绍了个遍。
这场交流似乎让中美网友都找到了新的乐趣。中国人乐此不疲地纠正老外们的中文发音,甚至请美国网友帮忙解答英语作业。一时间,在中学英语课本上因为总向外国笔友写信而被大家记住的“李华”又火了,大家调侃道,“李华终于收到了回信”“轮到李华的美国朋友帮李华写英语作业了”。
美国网友还带来一股AMA(Ask Me Anything)风潮。这股源自海外论坛的玩法,在小红书上成为中美网友间的破冰利器。从“你怎么找到小红书的?”到“TikTok发生了什么?”再到“国外蓝领收入怎么样?”“small talk到底有啥规矩?”问题五花八门,回答也是妙趣横生。
这一切缘于美国司法部门的一场判决。去年3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多数投票通过了TikTok“不卖就禁”提案。这项全称为《保护美国人免受外国对手控制应用程序侵害法》的提案规定,如果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不在165天内拆分或出售其业务,TikTok将在美国应用商店被下架。
今年1月10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就是否应阻止实施对TikTok进行限制的新法举行口头辩论。多数法官表现出严厉态度,认为最高法院会支持限制的观点增强。这让TikTok及其1.7亿美国用户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
随着1月19日的临近,越来越多美国用户担忧TikTok可能被禁,纷纷开始寻找替代产品。不过有趣的是,许多TikTok用户并没有选择使用Instagram Reels和YouTube Shorts或者是字节跳动旗下的Lemon8,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小红书(Rednote)。
这场“数字大迁徙”的目的地为何是小红书?美国网友们给出了答案。
一些美国TikTok用户称,他们听说小红书与TikTok相似,所以加入小红书是为了表明对美国政府的不满,因为政府以所谓的国家安全威胁为由阻止TikTok。
很多人已经对美国本土科技巨头失去信心。无论是社交平台X(原推特)还是Meta旗下的Instagram、Facebook等,都因为种种原因被用户“拉黑”。他们不希望自己的社交生活被少数几个科技巨头垄断,更不希望因为所谓政治因素而失去表达自由。
同时,出于对TikTok母公司字节跳动政策风险的担忧,不少美国人认为,字节旗下其他应用——被视为“海外版小红书”Lemon8也可能会变得不那么可靠,他们不希望再次经历平台被禁的噩梦,因此宁愿选择一个相对“独立”的平台。
此外,小红书是美国手机应用程序里为数不多的中国社交App之一,注册时不需要中国境内手机号,这为海外用户提供了便利。加上它以生活攻略和美妆起家,本身就拥有不少海外用户。
对于渴望新鲜感和多元文化的美国人来说,不但能在这里分享自己的生活、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还能寻求广大中国网友的建议。眼下这波热潮也不是小红书第一次在海外出圈。
随着“TikTok难民”的涌入,小红书的开屏画面也变得五花八门。满屏的聊天室,大家讲述自己来此冲浪的原因以及感受到的多元文化冲击,还有外国网友表示以后要常驻,国内网友支招希望该软件增加一键翻译功能,省得外国人看不懂界面操作。
小红书能否接住泼天流量?
社交媒体的江湖里,流量就是王道。
面对泼天流量,小红书也不是没做准备。在“TikTok难民潮”涌来之前,它早就悄悄更新了短视频界面,模仿起抖音的设计风格。
这波操作前几天还在被一些中国网友吐槽,可如今,大家纷纷调侃:“小红书这波操作简直在大气层早就为接收‘TikTok难民’做好了准备!
突如其来的流量既是机遇,也是压力。
想要接住,小红书需要攻克不少难关。首先是迫在眉睫的翻译问题。此前,相比其他海外社交软件,小红书并没有自带的翻译功能,外国用户只能使用英文和通过第三方翻译软件进行交流。
在众多网友的呼吁下,1月19日,小红书官方账号宣布“一键翻译功能”正式上线,用户只需点击笔记或评论旁边的“翻译”按钮,即可查看翻译后的内容,这将使得海外用户能更加顺畅地使用该平台。
国际市场上,小红书还将面临来自美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视。实名认证、内容合规……这些一个都不能少。另外,有海外用户报告说,他们使用外国电话号码创建的账户无法与其他一些账户交互,某些功能也受到限制。这显然是小红书在国际化道路上必须跨越的障碍。
小红书的中国基因同样会获得美方的特别“关照”。尤其在地缘政治形势紧张的背景下,美国议员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影响力以及可能对数据隐私和国家安全构成的风险早就表达过深深的担忧。
而在数据隐私安全、国家安全审查、消费者权益保护、税务合规等方面,小红书也将面临挑战。此外,小红书毕竟以服务国内用户为主,待这股新鲜劲头过去后,如果大家一打开APP满眼都是洋人,算法恐怕就要调整了。
同住一个地球村
TikTok一度被认为是英文社交平台中最有“活人感”的社区,其以用户生成内容为核心的运营逻辑、点赞评论私信等注重交流的互动方式,让用户能获得真切感受,好的算法让用户留下,但真实的“活人感”才能让用户留恋。
这也是为何TikTok的封禁能激起美国网民如此强烈的反叛心理。而今,不可或缺的“活人感”在小红书实现了迁移与生长。一些中国用户发现,这几天自己发布的英文内容流量激增,每个点赞背后都是一个个真实的人。
海外网友的大量涌入,给不少中国网友的主页观感造成冲击,一些外国人专门为此发帖,充满善意地解释原因,边界感十足。
在给“TikTok 难民”接风的过程中,中美之间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碰撞、一次又一次有生活气的交流,才是这波泼天流量中最鲜活的部分。
而小红书的“国际化时刻”究竟只是昙花一现,还是能迎来持续的双向互动?
除了满屏的段子、被追捧的“网感”,要想实现真正的交流,还需提升内在吸引力。这份吸引力不仅仅在于“追求热度”的旅游城市、“内外开花”的美食分享,更在于交流中展现出的自信与从容。
有美国网友说,“在小红书上看到丰富多彩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很多中国网友不仅热情介绍自己的生活,也分享来自大洋彼岸的精彩故事。
有评论将这次中美网友的“相遇”比喻为网络版“乒乓外交”、21世纪的“厨房辩论”时刻,这些诙谐表达的背后,却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开放、交流、互鉴,是人类不变的主题,是各国民众发自内心的渴望。
“TikTok难民”的迁移,是一场多元文化在数字空间里的激情碰撞,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让我们有机会领略不同文化的魅力,拓宽自己的视野,中外文化在这一刻碰撞出奇妙的火花。
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们,以各自独特的视角记录生活、分享创意,让内容的多样性达到了新的高度。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文化交流的边界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打破,不再受限于传统的地理和语言障碍,跨国化、社交化、情感化正在成为传播的新趋势。社交媒体平台越来越趋向成为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主阵地,一场民间文化交流的风暴正扑面而来。
21世纪已走过四分之一,Z世代也已占据全球人口的25%。这波“TikTok难民潮”堪称当代年轻人共同发起的一场“行为艺术”。通过小红书的互动,中美年轻人已然跨越太平洋,凝视与博弈在此刻被削弱,好奇、分享与欣赏被无限放大。
这几天,小红书上涌现出大量文字帖,出生在千禧年代的网友们感叹着这些“只在课本上看过的场景”。年轻人们记录着、表达着,把握每一次真实沟通的机会。对他们来说,“同住一个地球村”头一次变得如此具象化。
综合自:
凤凰WEEKLY国际:中美打工人对账,小红书能否接住泼天流量?(作者:朱若晚)
新京报传媒研究:“TikTok难民”涌入,你准备好了吗?(作者:胡炜)
每日经济新闻:一夜之间,小红书突然爆火,登顶美国下载榜!大量美国网友涌入,自称“TikTok难民”
人民日报评论:“TikTok难民”涌入小红书怎么看 | 人民锐见(作者:苏砥)
编辑: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