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刘秋凤

行政检查频次多,数字化转型“有想法,没办法”,竞争“门槛”太高了,拖欠账款不断……这些都是困扰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2025年1月9日,四川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开幕。民营企业界的政协委员们关心什么?他们带来哪些提案?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商会副会长、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红燕提到了诸多热点话题。这也是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家非常关注的事。

目前,四川拥有民营经营主体881.93万户,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值得关注的是,作为中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将填补中国民营经济领域专门立法的空白。


四川省政协委员、四川省商会副会长、四川新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李红燕

关键词:涉企检查

进行清单化管理 实现“无事不扰”

2021年,某天然气输送公司迎接检查326次,2022年迎接检查156次,2024年6月,某企业反映一年内接受各种检查60多次……这并不是夸大其词的数据,而是司法部公布的来自全国的行政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如果以“涉企检查”为关键词进行网络搜索,不乏重复检查的案例。诸多检查乱象让企业疲于应付。

“有企业反映,平均每个月要迎接3至4次检查,个别月份甚至多达10余次。”李红燕告诉记者,当前,许多中小微企业面临着巨大市场压力和发展挑战。检查本身是对企业的一种监管手段,有助于确保企业依法依规经营,维护市场秩序。然而,当检查频次过高,特别是涉及多部门、多层级的重复检查,不仅会扰乱企业的正常运营节奏,也会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

对此,李红燕建议,建立涉企行政检查清单制度。各级行政执法主体全面梳理涉企行政检查事项和特殊情形,实行清单化管理。原则上,清单之外都是“企业安静期”,不得安排行政检查。同时,对于信用良好、守法经营的企业,降低检查频次,实现“无事不扰”。推动行政执法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

此外,相关问题也得到了权威部门的高度重视。2025年1月,在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规范涉企执法,改善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市场准入

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四川实有民营经营主体881.93万户、同比增长6.5%,占全部经营主体的比重为97.2%。今年以来,全省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四川促进民营经济发展“1+2”政策举措,全省民营经济延续恢复向好发展态势。

作为经济增长“生力军”,民营经济的作用日趋凸显。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李红燕期望社会给予更多机会。

“现在依然存在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问题。”她建议,向大型骨干企业定向推荐“专精特新”企业及其技术产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对中小企业开放资源要素,支持本土中小企业融入行业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的供应链创新链,给中小企业更多的市场机会,培育出更多领军企业。在重点项目和大型项目的市场竞争中,降低中小企业参与门槛。

关键词:智改数转

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并及时兑现

对于我国工业占比90%的中小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也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李红燕认为,目前中小企业主面对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有想法没办法,自身知识积淀认知有限,首先应该加强对中小企业家迎接数字化浪潮的专项培训,从认知上认识到“智改数转”的必要性。可以在不同行业中遴选优秀企业,围绕重点产业链加快打造一批投入产出效益好、周期短、能复制的中小企业标杆示范。

同时,李红燕建议设立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专项扶持资金,并及时兑现,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工艺改进、技术改造等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奖补政策,按照“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转型投入思路,缓解企业资金压力,让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不敢转”到“想转”,“想转”能“转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