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可以让您下次继续阅读相关文章,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纵观中国古代,先后出现了数十个王朝。

其中有汉唐明清这样的大一统王朝,也有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样的割据乱世。

然而我们会发现,自秦统一六国、中华大地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的国祚超过300年。



哪怕是强盛的唐朝在经历289年后也走向灭亡。

那么,为什么中国古代王朝难以突破300年这一大关,背后有什么深度的原因吗?

一、土地兼并与阶级矛盾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对于国家政权这一上层建筑的存续问题,其根源便是来自所处时代的经济基础。



在战国后期,随着铁器农具的出现和大量荒地的开垦,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私人经济得到发展,原本的奴隶制经济开始向封建制经济转变。

秦国的商鞅变法、魏国的李悝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各国纷纷选择发展农业,扩充军队。

秦统一六国后,将封建制经济完全推向征服的六国故地和南方蛮夷。

随着经济制度的转变,逐渐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地主和农民。

与之前的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不同,地主们掌控的不再是人身,而是“土地”这种私人财产。



地主以土地为媒介,通过生产来剥削农民,积累财富。

不过,封建时期的阶级并非简单的地主与农民这样的二极分化。

根据对土地资源的掌握程度不同,社会阶级可以分为大地主、中小地主、自耕农、依附地主的佃农等。

土地作为封建社会经济的核心,各个阶层都希望能够占据更多的土地资源。

但土地在短期内又无法大量增加,这也就决定了土地资源的流动只能是此消彼长的过程。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中,以自耕农为代表的农民阶级对于天灾人祸的抵抗力差。

当意外发生时,为了存活下去,他们被迫将自己的土地出卖给地主。



自己失去土地后则只能成为耕种地主土地的佃农。

即使在平常年,地主也会靠着自己的资源优势来掠夺农民手中的土地,甚至会发生大地主掠夺小地主的事情。

这就是土地兼并,封建王朝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一个标准的封建王朝从建立到灭亡的过程,就是土地兼并愈发严重直到最后爆发社会危机的过程。

在王朝建立之初,由于前一个王朝被推翻,地主阶级的力量被严重削弱,大量土地资源得以从地主阶级手中释放出来重新分配。

战乱导致的人口减员,让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土地资源更多。



因此在王朝初期,自耕农有足够的土地和充分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经济往往能得到迅速的恢复和提高。

而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和劳役的主要提供者,在王朝初期国家的实力也会迅速提高,大部分封建盛世都出现在王朝中前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进,国家人口增长,同时新的王朝统治者又意味着产生新一批地主阶级的产生。

如前文所述,土地兼并在王朝中期以后开始愈发严重,进而引发严重的连锁反应。

首当其冲的便是自耕农的破产。



破产后的自耕农为了生存,要么依附地主,要么违法犯罪。

即地主阶级依附人口的增加和社会流民的产生。

其中,前者导致国家无法收到足够的赋税、国力下降,大地主掌握更多的资源进而威胁国家。

后者则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加剧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

当社会矛盾积攒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实力超越国家的大地主成为新的国家统治者,完成统治阶级内部的改朝换代。



更多情况下则会发生自下而上的农民起义,进而推翻王朝,进入下一个周期循环。

而土地兼并的循环周期大约在二百多年,这也就是封建王朝国祚难以超过300年的原因。

二、其他影响因素

当然,上述的周期仅仅是一种模式化的推断,现实的历史情况则要复杂得多。

除了土地兼并之外,还有不少其他因素影响封建王朝的国祚。

如果要找最符合土地兼并循环周期的王朝,其实也只有历时210年的西汉和276年的明朝。



这两个王朝从建国方式到王朝崩溃的过程惊人的相似,而他们的灭亡(王莽代汉和李自成起义)也刚好印证了由土地兼并而灭亡的王朝的两种结局。

在这两种结局之中,大地主在统治阶级内部改朝换代的情况,非常容易造成王朝短命。

原有的土地兼并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仅仅是新瓶装旧酒,造成上一个王朝灭亡的土地兼并问题还会继续在新的王朝爆发。

如王莽代汉建立的新朝、取代曹魏建立的西晋都是著名的短命王朝。

当然,西晋的灭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外族入侵导致的战乱,这也是导致两宋灭亡的直接原因。

大一统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主旋律,但战乱割据依然占了很大的篇幅。



在乱世中,受战争影响,自耕农经济更加脆弱,土地兼并更严重。

魏晋南北乱世中,除了北魏历148年之外,其余的朝代甚至几乎没有一个超过50年。

吊诡的是,结束魏晋南北朝的隋也是个短命鬼,不过它的情况还是要“归功于”隋炀帝本人的“发挥”,很难用规律去解释。

唐朝和东汉的情况比较复杂。

一方面,两个王朝都是建立在前一个短命反动王朝的废墟之上,某种意义上革除了土地兼并带来的消极影响。

另一方面,两个王朝又都有各自的“不彻底”。

李渊本身出自关陇门阀,这一团体之前还诞生了北周和隋朝的统治者。

而刘秀虽然只是个失去官爵的汉室宗亲,但在打天下的过程中和地方豪强达成了“战略合作”,是豪强公推的代言人。



唐朝的“不彻底”仅限于皇族、贵族和高级官员,其中大部分关陇贵族均在唐高宗和武周时期被剪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基层矛盾。

而东汉的“不彻底”则体现在中央将大量权力下放给地方豪族,加剧了土地兼并和社会矛盾。

去掉董卓、曹操的先后乱政,东汉实际上也只存续了165年而已。

三、如何解决

在封建历史上,很多统治者也意识到土地兼并带来的恶果,因此采取了许多改革措施来抑制土地兼并,从而保障自耕农利益,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明朝张居正推行的“一条鞭”法,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唐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其本质都是为了抑制土地兼并。

但这些封建王朝的改革无一例外没有改变王朝灭亡的命运。



归根结底,土地兼并是封建时代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只要经济形态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土地兼并就是不可避免的。

更何况,在这一过程中,皇帝和官僚集团本身也是地主阶级的一部分,其改革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脸”。



封建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保护农民,而是希望通过维持自耕农阶层的稳定来保障国家的正常运行,从而维护自身的统治,从一开始就注定不会有理想的结果。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

《明史》

《清史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