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天,18000公里!这是青岛货运司机栾松祥最近一次“出远门拉货”的行程。返回青岛后的这几天,在孩子的要求下,他干了件“大事”:让俩娃各跟了一天车,一个五年级、一个一年级的两个孩子,体验了一下父亲的“车轮人生”。
栾松祥是土生土长的青岛本地人,一年有300多天不着家,在外面拉货赚钱。本期《听·见》,讲的就是这段温馨的亲子片段故事,一整天的陪伴和沟通,孩子也感受和理解了父亲那份车轮上的不易。
孩子的要求
爸爸拉货跑全国,俩月才能回趟家;俩娃心里挺好奇,爸爸到底在忙啥……我就是那个靠平台接单,穿梭不同城市以车为家的“货拉拉”司机栾松祥,今年39岁,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前几天,我刚结束了长达73天的拉货全国“漂流”,返回青岛家里。
“爸爸,你吃住都在车上吗?”“一个人开车拉货,跑遍全国那么多城市,好玩吗?”在孩子眼里,这是份神秘好玩的工作。为满足这份好奇心,我让孩子跟车体验和感受了一天我的“车轮人生”。
我有两个孩子,老大,男孩,五年级;老二,女孩,一年级。一年365天里,我有300多天在外面跑车,相对于冬天睡在车里被冷醒后的煎熬,晚上想孩子才是最难受的。最近的这躺远门,从青岛接单跑到高密、济南,随后跑到杭州,在浙江陆陆续续干了一个月之后,又跑到湖南长沙……期末考试复习阶段,老大病毒性感冒发烧将近40摄氏度,“爸爸,你能回家陪我吗?”孩子视频时央求我。当时我正在赣州那边跑单,离青岛太远了,如果空车往家返,可能半个多月就白干了。
在赣州,我接了个单程1300多公里跑西安的单子,其后我又专门挑往山东方向的货运单,就这样“边拉货边回家”,终于临近春节,提前回到家。四米二货车的里程表显示,这一趟跑了18000多公里,至于跑了多少个省,早就不记得了。
当我推开家门,俩孩子正在客厅玩,看到突然出现的胡子拉碴的父亲,两人仅稍迟疑片刻,就“呼”地站起来,大声叫着“爸爸”,向我扑过来。怀里揽着俩娃,我开心地笑个不停,尤其是听着孩子一个劲地叫“爸爸”,感觉心都快化了……
回到青岛,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休息。“倒短”是我们货运里的行话,指的是短距离运输,第二天,我就开始了在青岛的“倒短”。
“爸爸,我能跟着你跑一天车吗?”儿子说,他的寒假作业有一项是写周记,想跟车体验爸爸的生活。长期在外跟孩子见少离多,他愿意跟车就跟吧。
于是,才有了这次“工作+亲子”的假期陪伴。
车轮上的体验
早上6点半,简单吃了点早饭,儿子就嚷着要到货车的驾驶室。“抢单成功了。”7点15分,抢到一个建材市场拉木头的活儿:全程20公里,车费61元。10点多又接了个建筑垃圾的活儿,车费50多块钱。干货运的都知道,吃饭根本都不能准点,有时候一天只吃晚上一顿饭,可是带着娃,就不一样了:上午干了俩活,刚过11点,我就关了接单软件。
平时我吃饭,十顿有九顿吃盒饭,十元一份的那种。这次跟孩子沾光了,我俩吃的是肯德基。“这一上午挣的钱,吃中午饭了。”返回车的路上,我和儿子开玩笑。“没事,下午再干吧。”他安慰我。对跑货拉拉的司机而言,车就是家。中午没单子的时候,大都会在驾驶室小眯一会。
将近下午3点的时候,又抢了个拉货物的单子,一直忙到5点。巧合的是,又接了个24公里正好顺路回家的单子。等卸完货后,已经到了晚上8点半,孩子也跟着没吃饭。于是,我又破例在家附近的四方利群给他单独找了点吃的。从早上7点到晚上9点,一天共跑了四单,330块钱。我的车是烧气的,省钱,气钱大概70元。扣除两顿饭钱,一天收入160元。
儿子跟了14个时的车,回家却没忘记和妹妹炫耀“中午吃的肯德基”。于是,又有了“带一年级小学生跑货运”的经历。
万万没想到,在青岛跑货运也能“一单定乾坤”。女儿跟车那天,接的第二单居然是拉共享电动车。中午错过了吃饭点,我也“破费”了一下,带她吃了30块钱一份的海鲜烩饼。老二明显不如老大耐造,下午2点,她就在车里睡着了。
拉共享电动车,单程11公里,一趟99块钱,来来回回要拉五趟,一直干到天黑,咱也不能空车回家。好在靠到晚上7点的时候,接了一单离家近的活。“爸爸,我饿了。”装货的时候,女儿一直在车上喊,她吃完了之前准备的小零食还不饱,开始发着牢骚。
我也心疼,鼓励她,让她坚持坚持,等到卸货地那边,我看有没有卖包子、火烧的。
卸完货又到了晚上8点半,正好有个小馄饨店,我就给她单独买了点先垫了垫。“你先吃一点啊,妈妈给咱留着饭,咱回家再吃”。孩子也知道了,吃饭时间要随着货走,不能什么时候想吃饭就吃饭。
回到家,又到了晚上9点多了。盘算这一天,总收入近600块,燃气钱70元,再扣除80块钱饭钱和30块的零食钱,一天收入420块钱。
努力的人生
“你现在看到的,只是我回青岛之后在家跑货运的样子。”我会利用开车的时间,和孩子交流“车轮人生”真正的不容易。不仅吃饭赶不上饭点,通宵熬夜开车也是常有的事。晚上货运价格相对高些,跑夜路发车前,我都先喝一杯咖啡,如果实在太困了,就嚼槟榔提提神。
为了省钱,跑货运的司机大都以车为家睡在车里,尤其是冬天,真的很难熬。车里车外基本上是两个温度,我钻进挺厚的睡袋,再盖上一层毯子,即使是这样晚上仍会被冻醒好几次:零下五六摄氏度,脸上实在是太冷了,没办法就再找块厚毛巾盖在脸上。我跟孩子讲,早上,车的玻璃会结厚厚的冰。你想想,是不是跟冰箱一样?孩子也会似懂非懂地回应着我。
孩子妈妈全职在家带俩娃,她之前经常也会和孩子讲爸爸跑车不容易,我估计孩子很难有切身体会,而这次跟车虽然没能体会到“凌晨的冷”、“熬夜的累”、“省吃俭用的花销”,但也足以让他俩知道赚钱不易。
现在都很卷,干啥都要坚持。我今年39岁了,其实人到中年工作没有太多选择,只能说是干一行,就把这一行给干好了,如果这份工作不想干,去干其他工作的话,还是离不开辛苦。对我来讲,累了就休息,就睡觉,休息好了还得继续干。以车为家,四处漂泊,没有太多负担,慢慢我也学会了视频拍摄和剪辑,每个月短视频收入也有三四千块钱,再加上跑货运,一个月能有八千到一万块钱的收入,一年能有15万,也足能养起我们这个四口之家。
我父母退休前都在青岛粮食系统工作,父亲曾被评为“杰出青年”,母亲还获得过市级“劳模”称号,我也继承了上一辈子能吃苦的精神,也希望这份精神能传承给我的下一代。
(半岛全媒体记者 谷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