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往年一样,即将到来的这个除夕夜,朱秀芹仍会在小小孩此起彼伏的哭闹声中度过。这些不到3岁的“乳儿班”小小孩,是她经营的农村托育机构——平度康贝托育中心的孩子,因为父母有事托付给她照料的,亦如一年365天的每个日日夜夜。

45岁的朱秀芹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创办康贝托育中心,至今已有5年多。这个中心是青岛市第一家通过国家备案的农村托育机构,也是青岛市唯一一家24小时的托育机构,崔家集镇3岁以下婴幼儿在康贝3家托育机构入托率达到90%。

坚持全年无休、实行“弹性接送”是朱秀芹开“乳儿班”最大的特点,也是身为两个孩子妈妈的她给出的承诺。而这背后的付出,或许只有这个看上去大大咧咧的女人最清楚。


出生46天的娃就交给她照料

1月9日下午5时许,朱秀芹刚在新项目上打扫完卫生,又开着车风风火火地赶到位于崔家集镇陶家屯村的“乳儿班”,处理繁杂的日常工作。

“我平时车开得比这还快。主要是事情太多了,着急!”车如其人,朱秀芹开的是越野车。从她开的车就能看出颇有胶东女人的干练劲儿。

而在农村开“乳儿班”的这5年多时间里,她在崔家集镇上的几个托育点之间、在这些勉强能错车的小路上,开出了14万多公里的总里程。

朱秀芹的车后座上还常年备着一个宝宝椅。雨雪天,她会开着车绕着镇上开一圈接孩子。“现在接送孩子的很多都是爷爷奶奶,下雨下雪的路滑,怕他们骑电动车不安全,我就主动上门去接。”朱秀芹说。

崔家集镇盛产西红柿,送孩子来他们“乳儿班”的家长,很多都在这些西红柿大棚上班。比起看孩子,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也愿意去大棚上班,一小时能挣18块钱,比在家看孩子划算多了,干不几天就把孩子一个月400元的托育费给挣出来了。


而朱秀芹的“乳儿班”就开在离他们家15分钟车程内的镇驻地,甚至开到了村里,接送孩子时间也很弹性,因此都争着把孩子送来,每年一发招生通告,很快就报名满额了。

不仅如此,按照现有规定,政府还给予托育补助,很多二孩、三孩家庭相当于不用自己花钱就能让小小孩免费入托,因此家长更乐意将孩子送来。

正说着,村民马焕伟就来托育中心接儿子壮壮回家。马焕伟家所在的营子屯村距离托育中心所在的陶家屯村有10多里路,接送孩子路程用不了几分钟。

话说,今年壮壮6岁多,是托育中心最大的孩子。“不到一岁的时候壮壮就来这了。”马焕伟说,本来4岁时孩子就应该转幼儿园了,但孩子不愿意离开这,就跟朱秀芹商量让孩子留在这直到上小学。

“把孩子放在这我们也放心。家里有急事,放学时间赶不过来,还可以晚一点接。家里也确实没人照看孩子。”马焕伟说,她的丈夫常年在外地工作,她经营一个30亩地的露天猕猴桃果园。平日里,她忙着侍弄果园,忙不过来时还要雇人,也就没有时间照看壮壮;公婆已经七八十岁的年纪,也没有精力照顾壮壮,甚至还需要她来照顾。

“壮壮在托育园的前两年,他都叫园长、老师‘妈妈’。那时候听着心里也酸酸的。但是转念一想,这说明在这里孩子被照顾得很好,咱放心。”马焕伟说着笑了。

旁边的朱秀芹也看着壮壮,笑着说,“你家壮壮来的时候还不到1岁。不过还有更小的,最小的孩子是出生46天就送来的。”

她说,这个孩子的爸爸当时开三轮车出了车祸,又赶上孩子爷爷脑血栓,家里还种了三个大棚。

“孩子爸爸出事那天晚上很晚了,孩子妈妈突然给我打电话,说自己老公出车祸了,家里的孩子没人照顾,她第一个就想到了我,问我能不能接孩子来托育中心住两天。”朱秀芹二话没说,就上门将孩子接到了托育中心来,好让孩子妈妈安心去医院照料。

朱秀芹真将这些孩子当成自己家的孩子照料,家长也更信任她。

虽然托育中心配有照顾孩子生活各个方面的老师,但每天朱秀芹都会亲自上阵照顾孩子,给他们缝被子、做饭,陪他们做游戏,给他们换尿不湿,晚上也会值班陪那些24小时托育的孩子睡觉。

“一般托育的孩子早上最早五点半送来,晚上最晚七点半接走。有时候家长七点半还没来接孩子,我们就把孩子带回24小时托育点或者带回自己家中,家长什么时候干完农活再来接。”朱秀芹说。

在托育园教室里,孩子们不哭不闹,由老师带着做游戏。朱秀芹说,孩子来到托育园后,会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但在创办托育园初期,每逢开学季,朱秀芹都会为孩子们的哭闹感到崩溃。“那时候,全班都在哭。现在好了,生源比较稳定,不太收新生了,这些孩子都不哭。隔一段时间来一两个新生,三两天就不哭了。”

“我们现在三个园区有126个孩子,其中11个家庭困难或有特殊情况的还免费。”

小乐就是免费入托的孩子。孩子的父母都残疾,是爷爷接送。现在小乐从托育园毕业了,孩子爷爷还经常给朱秀芹送好吃的。几个玉米、地瓜,都是老人的一片心意。


为干农村托育,她卖了套房

“累吗?”“累。”

“后悔吗?”“后悔……”

这是朱秀芹经营的抖音账号的一个文案。她回应,干这一行真的挺累,不知道自己靠什么坚持下来。但她还是坚持了5年多,将自己的农村“乳儿班”办得规模越来越大,收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之前,朱秀芹在崔家集镇经营着一家装修公司,业绩还很不错,当地一个小区80%的房子的装修都出自她的手。那时的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干上托育行业,不会想到自己会整天跟这些小小孩打交道。

2018年,小女儿出生。当时她的装修事业要兼顾,母亲又生病需要人照顾,蜡烛两头烧,小女儿更没人带了。

这时候她的那股劲儿再次显威——她决定在镇上开一家托育机构,这样自己的孩子就有人照顾了。

说干就干!她的第一家托育中心在当年年底就建了起来,并招收了最开始的8个孩子,请了3个老师照顾。

到2021年,朱秀芹决定再开自己的第二家“乳儿班”。并且这次她放弃了装修公司,全职进入托育行业。

“当时的托育园都控制在早上8点送、晚上4点接孩子。我就觉得不行,跟自己的工作时间磨合不上,需要有一个弹性接送的托育园。”朱秀芹说,她觉得自己有这个需求,肯定有很多宝妈也有这个需求,目的就是给这些大人腾出足够的时间来安心工作。


新的托育园在2021年4月份开始动工,当年7月份建成、9月份开园,同年12月份就被评为青岛市示范机构。

跟开始在镇上开托育园不同,这次将托育园开到了村里,村民的接受度还不是很高。“刚开始收了20多个孩子,到2022年9月份就收满了。你得给家长一个认知的过程,刚开始他们觉得孩子那么小不舍得,现在都舍得了。”

干了托育之后,她还发现送孩子来的不少是单亲妈妈,他们太不容易了。有一位济南的白领单亲妈妈,没有时间和精力照顾孩子。她多方考察,最终选择将孩子送到青岛来,在朱秀芹这里上起托育,自己则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趟孩子。

“太不容易了。孩子妈妈每回都是哭着走的,但凡有办法也不会跟孩子分开。”朱秀芹说起她来,更能感同身受。

他们甚至建了一个群,有事互相搭把手,互相鼓励。“比如说有的妈妈当天因为有事回不来,她就在群里喊一声,我就把她的孩子留下来照顾。还有的孩子头疼脑热去医院打针,第一个也会想到找我帮忙。我就开车拉着去医院,我没时间也会让别的老师去。我们现在都处成了朋友。”朱秀芹说,干了这份工作后,对这些单亲妈妈更能体谅她们的不容易,也更愿意把现在的事业坚持下去。

也正是因为这,朱秀芹坚持全天24小时托育,并且这是她在明知道不挣钱的时候做出的决定。

是的,她最早干“乳儿班”的那几年是不挣钱的。尤其是24小时托育,投入与产出根本不成比例。

她算了一笔账:托育中心现在有17个老师,每个月人工成本就是5万多元。而园内126个孩子中,除去11个因为家庭情况特殊不收费的,每个月每个孩子交400元的托育费,周末休息的交费更低。这样算下来,连人工成本都盖不过来。这还没有算建设投入,林林总总也有一百多万元了。

“好在最近两年政府对托育有补贴。也不要想着靠托育赚大钱,只能说没有点情怀干不了这个事儿。”最难的时候是要建新中心的时候,朱秀芹手里当时只有10万块钱现金,不得已她卖了一套房子筹了41万,也一起投了进去。

很多人说,她把这个事儿干成了慈善事业。

小泽泽也是那11个免收托育费的孩子之一。1岁多的小泽泽奔着她跑过来,她立马敞开衣服把孩子包起来抱到怀里。接下来十来分钟,孩子就像长在她身上一样。看到孩子,朱秀芹的脸上又有无尽的温柔。

“当时孩子来的时候还不到1岁,脚后跟都磨破了。”朱秀芹给记者看小泽泽刚来的时候的照片,现在说起来还忍不住心疼。

这孩子的的爸妈因为身体等原因没法照顾他,当地政府找到朱秀芹。她看孩子可怜,也最上心,平日里都是带在身边照顾,甚至过年都带着回家。“2024年春节带他回去,我老母亲特别高兴,说是来给我们家增福的。”她说现在小泽泽状态特别好,也特别爱笑。这或许也是她坚持下去的原因。


家人的支持成了她的动力

在农村干托育,坚持下来的确太不容易了。

前年10月朱秀芹就查出有心脏早搏的症状,约了好几次去医院治疗,但都一拖再拖,至今还没去成。

朱秀芹还会随身带着一个包,打开全是她的托育中心的公章和各种证件。她要确保随时可以处理各种突发问题。她说,在农村干托育不是只专注于照顾好孩子就行,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很多困难要克服。

而家人或许是她坚持下去最大的动力。“其实我当初开乳儿班的时候,就是想给我的女儿做一个榜样。”朱秀芹说得很坚定。


朱秀芹二女儿替她抱着托育班小小孩。

她的两个孩子也特别懂事,经常是早上5点多她要上班了,刚上小学的小女儿就抱着小泽泽陪她出门。俩娃就在车上睡得昏天黑地。

她的大女儿也特别懂事,“前几天她跟我说,‘妈妈,今年你能不能别带那些小小孩到咱家过年了。他们老哭你都休息不好。’”闺女是心疼她。有时候心疼妈妈,她大女儿都亲自上阵照顾孩子。

2024年,她大女儿考上了平度一中,学习成绩还非常好。她也因为妈妈现在从事的职业而骄傲。“老师都表扬我,说我自己有俩孩子还能帮助那么多孩子,是大家的榜样。”

朱秀芹的姐姐在崔家集镇建了大棚种植圣女果,对朱秀芹的工作支持也很大。“我搞大棚种植不容易,她做托育园也不容易。托育园24小时营业,她还带着两个孩子。她经常出去学习、开会,她的孩子太小了,她顾不过来照看,我就给看着,晚上就送我家去。”朱秀芹的姐姐跟她年龄相差比较大,长姐如母,从小就很照顾她。她说,妹妹做托育是好事,也是给像她一样的大棚种植户提供了方便,她又怎会不懂得、不搭把手呢。


“我是各方面支持她做托育。她有时候郁闷了,就找我来谈谈心,她压力太大了。”朱秀芹的姐姐说。

不仅如此,朱秀芹姐姐的女儿刘宇琪也来托育中心帮她。刘宇琪大学学的护理专业,毕业后在医院工作了三四年,此后就一直和朱秀芹一起经营托育园。平日里,刘宇琪带孩子有耐心,热爱托育行业,也是看到小姨经营托育园不容易,两人互相帮助。

工作中,刘宇琪也会遇到很难的时候。“之前,孩子家长把一对一岁四五个月的双胞胎送到托育园,刚到托育园的那一个多周,两个孩子一起哭,两人不找别的老师,就跟我一个人,我就左手抱一个、右手抱一个,就得抱两个小时。两个人哭,怎么也哄不好的时候,心里也很崩溃,后来慢慢就好了。”

现在也基本确定,不久的将来,她姐姐家另一个外甥也会来帮她一起干,还让她更专心地做好24小时农村托育。朱秀芹说,她觉得农村托育事业还有广阔空间。

新闻延伸>>农村托育,社会各界的托举

最近,朱秀芹在自己的抖音账号上分享了一个喜讯,“一个带研学和民宿的托育中心,正在施工中。”

朱秀芹介绍,这是青岛市第一家24小时营业的集研学、托育、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性托育中心,共有17间房,还全部铺上了地暖。中心设有有乳儿班、托小班和托大班,可以容纳80个托位,预计2025年6月开园运营。“新建成的托育中心设备更先进,为婴儿配备了水域,孩子们可以在里面洗澡、游泳。”

新建的这个托育中心也是在村子里,集合了多个当地农村庭院改造而成。民宿就在托育中心周围,朱秀芹说,这是因为这家托育中心面向全国招收0至3岁的孩子,孩子家长从全省乃至全国各地来平度看望孩子着实不方便;有了民宿,家长想孩子了,就到这里住几天。

康贝托育中心运营过程中,崔家集镇党委政府也给予很大的支持。崔家集镇党委书记孙建宁甚至愿意出镜当“代言人”。他在推介语中介绍,康贝托育中心作为青岛市首家农村托育机构,凝聚了各级政府、各相关单位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崔家集镇党委政府会一如既往地支持关注托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实现人才振兴,进一步推进产业振兴,从而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朱秀芹也特别感谢社会各界给予她的支持。有一个批发水果的爱心企业,每月定点给孩子捐水果和点心,还每月给3000块钱;还有爱心企业,一下给孩子订了126套园服;有的家长看她挂着吊瓶还在工作,不忍心,说自己家里种了200亩地可以给她支援……

“还有我们的驻村书记,还有福利院的、财政局的、工会的……他们真的帮了不少忙。”要让她说感谢的人,能说很长时间。而这些好心人的照片都贴在了她小小办公室的墙上。


朱秀芹的成功,也给了业内探索托育工作,尤其是农村托育模式提供了极大的借鉴。每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都会派实习生来这里实践。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研室主任周绮说,从国际上提高生育率的经验来看,发展托育服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2020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作为山东省第一批建设托育专业。周绮介绍,托育专业不同于3至6岁教育类专业,也不同于儿童卫生保健健康类专业,它是一个结合的专业。在周绮看来,如今的育儿,除了“育”,还有“教”,这也给行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周绮认为,农村托育或将成为毕业生就业新风向。早在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提到,“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支持,推广婴幼儿早期发展项目”。2023年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大对农村和脱贫地区托育服务的支持。

青岛的相关工作走在全国前列。2024年1月,青岛市政府印发《关于2024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5件实事的通知》,表示对备案托育机构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500元、三孩600元每人每月进行补助(机构和托育家庭各补助50%)。

周绮说,当前,鉴于部分农村家长在科学育儿方面的认知不足,亟需精准有效地普及托育知识与养育常识。“农村婴幼儿同样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同样享有接受优质托育服务的权利。”(文中儿童均为化名)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张昌威 实习生 史雅如)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