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外界的“注视”之下,也挑出了不少Momenta的“毛病”。

近日,第三方研究机构佐思汽研发布2024城市NOA产研报告。

大家都知道,这几年以城市NOA等为代表的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及端到端智驾解决方案极为火热。不过在高阶智能驾驶领域,尤其是城市NOA技术,目前能够实现量产的智能驾驶供应商相对较少。

那这份报告的数据有意思的点在哪里呢?

其实在这个榜单中,也能看到一些常见的智驾供应商,例如华为、Bosch、百度Apollo及元戎启行……

值得一提的是,据数据显示,在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间,Momenta以60.1%的市场份额位居国内城市NOA榜首。



据悉,当前配备Momenta城市NOA技术的量产车型累计销量11.4万辆,从合作车企数量来看,Momenta取得定点的客户涵盖了全球销量前十主机厂中的近7成。

业内普遍认为,2024年是端到端的1.0阶段,初步把手写规则的感知和规控神经网络化,今年就会正式进入端到端2.0阶段,到时就看谁先推出新的模型、谁先量产上车。

目前国内市场仅有4家第三方头部智驾供应商量产了端到端大模型,分别为华为、Momenta、百度Apollo及元戎启行。其中,Momenta属于一段式端到端,并已实现规模化量产。

但问题来了,目前智驾行业的变化和竞争仍在继续,其中最被看好的还是特斯拉,包括其自己造车,自研智驾系统和芯片。那么像Momenta这种第三方供应商还有多少上升空间?

从技术路线来看,当前排名前五家的第三方高阶智驾供应商均采用“无图”方案,其中,华为和Momenta凭借端到端大模型和数据驱动的技术优势,率先实现了“全国都能开,全国都好开”的城市NOA功能,夯实其智驾第一梯队地位。

但正如上文所述,随着城市NOA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竞争格局正经历着剧烈的洗牌。



而相较市场上绝大多数实现端到端大模型的供应商或车企仍采用两段式架构,作为国内首个基于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实现规模化量产的智能驾驶供应商,Momenta也的确具备一定的优势。

据佐思汽研数据表明,相比于两段式端到端,一段式端到端上限更高,能够学习到更优的驾驶策略,显著提升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而一段式的数据利用率较高,整个模型可以直接从数据中学习复杂的时空特征和控制逻辑,更好地利用传感器数据。同时也减少了模块间的信息传递和转换,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运行效率。

在自动驾驶领域,一段式端到端技术被视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但其发展过程充满挑战。实现一段式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需要面对高昂的成本、庞大的算力需求、高质量数据的大量输入以及强大的模型性能支撑等难题。

这些挑战也在不断拉大各家企业之间的技术差距。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车BU智能驾驶产品线成立了约50人规模的技术开发部,与感知、规划控制等技术部门平行,该部门负责包括端到端与大模型的结合,“一段式端到端”方案预计将是华为2025年推出的智能驾驶系统ADS 4参数图片).0版本的重要能力。

此外,包括理想汽车、广汽埃安、元戎启行、黑芝麻智能等在内的公司,均已布局“一段式端到端”。全球供应商巨头博世表示,两三年之内,两段式“端到端”方案是短期内较为理性的量产主流方案。博世则计划在2025年中量产“一段式端到端”无图智驾方案。

但在技术快速迭代且高手如云的智驾江湖,Momenta也并非就可以高枕无忧,特斯拉FSD就几度传出即将入华。

如果像特斯拉这种自研的车企入华,会挤压掉多少供应商的空间?毕竟Momenta的对手从创业公司变成了像华为车BU、大疆车载、商汤绝影……这样的大公司。

所以对于高阶智驾供应商而言,数据、算法与规模化量产成功经验是决定其在高阶智驾市场洗牌时能否继续留在牌桌的核心,同时亦是决定第三方供应商能否守住护城河的关键。



Momenta比较聪明的是,还是愿意选择做自己擅长的东西。

例如与知名车企携手实现量产落地,能够巩固其在市场中的技术领先地位和市场认知度。据媒体统计,截至2023年底,Momenta已经拿到10家量产定点项目,覆盖30种车型。其中,已经量产的车型项目包括智己汽车、路特斯、腾势、仰望、昊铂等。

当然,对于车企而言,通过与领先的智驾供应商合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整合先进的智能驾驶技术,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化车辆的需求。同时,这种合作关系使车企能够专注于核心业务,如整车设计和市场推广,而将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与优化外包给专业供应商。

这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更有助于智驾供应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进一步扩大其市场份额。

不过在外界的“注视”之下,也挑出了不少Momenta的“毛病”。



例如在城市NOA的装机数据中,虽然Momenta占比高达60%,但累计总量仅有11.12万辆。11.12 万辆中占据大头的是上汽智己,仰望、路特斯、广汽昊铂等的高阶智驾车型,目前销量上升空间其实有限。

2024年鸿蒙智行助推华为车BU实现扭亏为盈,其中2款关键车型扛鼎销量,一款是全年销量达19.7万辆的问界新M7,另一款是年销超过12万辆的问界M9

可见一两款爆款车的破冰效率有多高,所以这也是很多人只知华为智驾不知Momenta的重要原因。

而在外界看来,头部主机厂过去在高阶智驾上都处于试水阶段,并没有将主力产品线接入城市NOA是主要原因之一。但在2025年,技术领先的城市NOA与爆款车型的组合,将成为市场的关键变量。



另一个变量则来自于钱。

就在去年,Momenta已经通过境外上市备案程序,确定拟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并发行不超过6335.29万股普通股。早在2020年,就有外媒报道称,Momenta计划赴美或赴港IPO。

Momenta成立于2016年,在成立后仅2个月,Momenta便完成了500万美元的A轮融资,资方为真格基金、创新工场及蓝湖资本。据统计,Moment5年时间完成7轮融资,狂揽超87亿元。

其中有两个关键时间节点,2018年10月,Momenta完成超过2亿美元的融资,估值首次超过了10亿美元,一跃成为“独角兽”企业。同一年,Momenta正式迁入苏州。

2021年,Momenta完成的超10亿美元的C轮系列融资,创下了当年中国自动驾驶领域最大规模的融资纪录。这一轮融资不仅吸引了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等传统车企的战略投资,也标志着Momenta与传统车企合作、技术落地进入了新的阶段。

虽然从目前来看,Momenta并不缺钱,但从过去两年来看,由于市场所处的高技术投入与回报难题,智能驾驶被汽车行业在智能化转型道路上公认最难赚钱的领域之一。从头部企业发布的营收状况来看,智能驾驶企业也的确需要更为庞大的资金支持。



在融资方面,据《证券日报》统计,2021年国内自动驾驶行业共发生144起投融资事件,融资规模为932亿元。到了2022年,自动驾驶行业投融资事件约为128起(不包括IPO),融资规模仅为240亿元,规模仅为2021全年的四分之一。

从Momenta的融资历程也可以看出,在2021年11月宣布完成C+轮超5亿美元融资后,Momenta再未对外披露过融资信息。

随着去年人工智能的爆火以及大模型逐步上车,加之特斯拉发布Robotaxi等利好消息不断释放,自动驾驶行业才开始逐渐回暖。

除此之外,消费者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理性。

《2024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中提到,在价格战的波及之下,虽然中国消费者对智能驾驶的接受程度在上升,但对智能驾驶的支付意愿出现了下滑。麦肯锡的调研结果显示,在受访者中,愿意对智能驾驶支付的用户占比,从2022年的42%下降到了28%。



目前对于高阶智驾市场来说,城区NOA的真实体验其实尚未达到用户眼中“可用”的标准,离“爱用”更有距离。正如业内人士判断的那样,“整个市场的竞争其实才刚刚开始,到2025年,城区NOA才能进入真正跨越鸿沟的竞争窗口期。”

根据IDC预测,2025年我国智能汽车出货量将达约2500万辆,复合增长率达16.1%。据中国信通院预计,到2025年中国智能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接近万亿。

所以随着城市NOA市场的进一步发展,2025年Momenta又会给出怎样的市场表现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