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易水砚制作技艺传承人邹洪利、邹天然:
石间墨韵砚生辉(传承)
本报记者 史自强
邹天然(右)与父亲邹洪利在易水砚艺术馆内交谈。
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摄
给大学生讲授砚雕课程、为游客开启研学之旅、手把手为青年学徒传授技艺……回看邹洪利的2024年,行程满满当当,他总是很努力地想让更多人与易水砚发生“联结”。58岁的邹洪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易水砚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从事这门技艺的创作传承已有30多年。
很难想象,30多年前,邹洪利还只是易县防疫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制作砚台仅仅是他的一个业余爱好。但随着越燃越旺的热情和内心的不断召唤,他最终下定决心辞去工作,全身心投入艺术创作。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千古绝唱,让易水河走入人们视野。易水河所流经的易县,文化底蕴深厚,其制砚技艺已有上千年历史,形成了独特的易砚文化,而易水砚就是易砚的杰出代表。
看着眼前埋头苦学的艺术青年,邹洪利时常想起年轻时的自己:一个十足的“砚痴”,为了学习制砚,不断考察名砚、拜访名师。创作时,日复一日地冥思苦想,“呆呆地”坐在石头前,看看这,摸摸那,与石头“对话”,然后绘图、雕刻、毁掉、重来……就这样,他的技艺愈发深厚,作品开始“发光”。
然而,无奈的是,邹洪利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易砚文化产业正在衰退:用毛笔的人越来越少,与之相伴的砚台用得自然就少;而仍在使用毛笔的人也更倾向于使用现成的墨汁,很少有人再去用砚磨墨了。
如何才能让其重焕生机?邹洪利大胆革新,对创作思路和手法进行了“系统性重塑”:淡化砚台的实用价值,提升其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作品题材由较单一的龙凤花草,拓展为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古今人物、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创造出上百个品种、数千款造型;开发制作出砚雕的延伸产品——石版画、鱼缸、茶台等;针对易县盛产巨型砚料的特点,成功引领了巨砚制作的潮流,作品《中华巨龙砚》重30多吨,作品《归缘》则重上百吨,均被国家重要机构收藏、陈列。
一系列的全新尝试,让易砚产业迎来新机,也让易水砚技艺名声大振。
生于1989年的邹天然,如今在父亲的指引下,努力将易水砚“推”向人们的日常生活:设计新颖独特的、被赋予易水砚文化内涵的冰箱贴、手机壳、笔记本、书签、笔架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销量不错;在易水砚艺术馆和各地校园内开展的易水砚研学活动,人气不减,每年参与人数已连续两年超过5万人。
与父亲当年面临的境遇相比,邹天然认为,当下的情况已有所改变,似乎出现了“拐点”:当时用砚的人正在减少,而如今,随着国潮的兴起和越来越多年轻人对于“古风”潮流的追寻,砚台又有回归之势。
“过去,研墨只单纯是写字的一个‘程序’,而如今,它正演化为一种生活方式。年轻人通过亲手研墨、习字临帖,静静地感受生活的慢节奏,赶走焦虑,实现一种心灵的治愈。这在社交媒体正变得流行。”邹天然说,这对于易水砚的发展是一种契机,而她,应该抓住它。
除了继续生产观赏性强的艺术砚台之外,邹天然与工作室成员深入挖掘易水砚的技艺特点和用户需求,设计出一些新的“小而美”的砚台,既可观赏,又很实用。她还创新探索“计算机+数控机床+砚雕师”的创作生产模式,通过“人机结合”的方式,满足新的市场需求。
邹洪利一直在探索如何点亮易水砚的传承之光。他常常提醒弟子和女儿,艺术传承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创新要不断积累智慧,还要紧扣时代特点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而如今,众多年轻艺人,正在这条路上破浪前行。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