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FT中文网,此处发表略有修改与增补。
原标题 《再见爱人4》:流量的热度与伦理的温度
自《再见爱人》系列“制造”了张婉婷、麦琳两位“疯女人”之后,最近上线的女综+旅综真人秀《一路繁花》,也将节目嘉宾李小冉推到了羞辱与网暴的漩涡之中,今天“李小冉微博评论区沦陷”“李小冉气到发抖”轮番上热搜。我不禁疑惑:国产真人秀如今为了流量,正流行批量制造“疯女人”吗?而谁又在参与“制造疯女人”?
今天发的这篇文是我给英国《金融时报》FT中文网写的一篇关于《再见爱人4》的专栏。不止犀利批评了这档刚刚收官的节目,也批评了一些知名心理学者仅凭一档真人秀综艺就轻率给嘉宾贴标签、做心理分析、下人格“诊断书”。
《一路繁花》回头我会单写一篇。
文丨FT中文网专栏作家 非非马
2024年度的现象级综艺《再见爱人4》,近日正式收官。而三对嘉宾在节目中的“大结局”,则在更早的时候便已播出。最受瞩目的麦琳和李行亮这一对夫妇果然没有选择分手。而黄圣依和葛夕这两位女嘉宾,则在节目的终局里选择了“离婚”。
但大结局的真正“炸弹”并不是三对伴侣最终如何选择婚姻走向,而是嘉宾麦琳的身世“被揭晓”——她在节目开播后不久,便因为节目效果中呈现的某些言行问题引发了巨大争议,遭遇到《再见爱人》节目史上最大规模的网暴——但尽管如此,节目组还是未作任何干预,直到所谓“大结局”才向观众揭晓其身世“谜底”:
麦琳在出生后即遭遇亲生父母抛弃,是“捡来的孩子”,并且在青春期时被养父母告知了“真相”。所以,她长期以来一直是“带伤”前行的,会有很深的不安全感,也很怕被再度抛弃。
很多善良的观众在看到这个谜底后纷纷调转口风,表示终于能理解麦琳一些言行背后的深层动因。而针对节目组的批评声量,也大了起来,很多观众觉得自己的情感,被节目组“玩弄”与“剥削”了。但是,社交媒体账户上,也依然有不小的声浪在继续声讨麦琳。认为“被生父母抛弃”也不是她各种自私行为的“借口”,可见前期节目“效果”影响之深。
从我的角度,这个节目大概看到一半时,我便已认为:《再见爱人4》是一个“毒综艺”,它违背了一档婚姻情感综艺应有的节目伦理。为了流量,它通过流程设计、视听剪辑手段,刻意制造并放大了嘉宾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客观上煽动并且放任了观众对个别嘉宾的极大恶意与网暴。而其刻意设计的“反转”结局,非但未能挽回其口碑,更坐实了它的失控与失范。
在上周的大结局播出后,当事人麦琳终于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表了一篇长文,详述了自己的心路历程。虽然她在文末感谢了这个节目,但她也如实讲述了自己在节目播出过程中遭遇网暴时的状态。读后令人心痛:
“我是一个很普通的人,在人群里可能没有人会留意到我。突然有一天,我打开社交媒体,发现大家都在讨论我。那一刻,其实我手足无措、顿感天塌。有一个阶段,我好像没有办法起床了,每天躺在床上刷评论,有时候到了早上5点,我还是毫无困意,不知道如何才能让飞速运转的大脑停下来。醒来之后,眼泪也跟着醒来。好像时间从我这里消失了。我好像没有了所有的力气,没有了任何想干的事情。我记得有一次,突然想哭,我就马上跑到孩子看不到的地方,躲起来,我害怕他们看到我掉眼泪,那个时候其实已经泪流满面,脑海里在想,有没有一个衣柜可以给我,我想跑进那个衣柜,放声大哭。我想躲起来。实际上,我也是这样做的。”
然而遗憾的是,对嘉宾在网络上遭遇的疯狂网暴,节目组却没有任何作为和干预,客观上“坐享”了用暴力、戾气、愤怒等等负面情绪所构建出的所谓“泼天流量”。
在我看来,《再见爱人》走到第四季,早已远离节目初衷,它不再是为了解决爱的困惑、婚姻问题而做的节目,而是沦落成一个为了流量不惜刻意制造冲突、放大冲突的“有毒”综艺。它甚至能逼得嘉宾李行亮在节目里放声痛哭,多次喊出“我有病”。
一切都只是为了“娱乐”。记得在某一期,一位主持人面对嘉宾的矛盾、婚姻的悲剧,讲出的主持词居然是:“节目越来越精彩。”人之痛、爱之痛、亲密关系之痛,在《再见爱人4》里被彻底工具化、娱乐化,它却丧失了最起码的温度与关怀。
一档婚姻纪实观察真人秀应该具备怎样的伦理?这远非什么欠缺标准和共识的“难题”。它是一个容易到连CHATGPT都可以给出优秀回答的“常识”问题:
“离婚综艺作为一种娱乐形式,其制作和播出涉及到多方面的伦理问题,尤其是对参与者的尊重和社会责任感。为了确保节目在吸引观众的同时不对个人或社会产生负面影响,以下是一些应当遵守的伦理原则:
1. 尊重个人隐私:参与者的离婚过程通常涉及私人情感、家庭纠纷等敏感内容,节目应当确保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不强迫透露过多个人细节,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和过度探讨私人生活。
2. 保障参与者心理健康:离婚往往是一个情感剧烈的过程,综艺节目应当避免过度刺激和恶搞,尽量避免对参与者造成二次伤害。需要有专业心理辅导和支持团队,确保参与者能够在节目中得到适当的心理保障。
3. 避免过度戏剧化和炒作:为了吸引眼球,节目组可能会通过剪辑或安排过度戏剧化的情节,这可能会加剧社会对离婚的份面刻板印象。应避免将离婚问题简化为娱乐和炒作的素材,要关注背后的额社会现实和情感困境。
4. 尊重家庭和子女权益:离婚涉及到的不仅是当事人的情感,还可能包括子女的抚养和家庭关系。在制作节目时,应该特别小心处理这些敏感话题,避免造成孩子或其他家庭成员的不必要困扰。
5. 避免误导观众:节目内容应当真实、客观地呈现离婚的复杂性,而不是单纯地将其呈现为娱乐化、戏剧化的情节。避免对离婚过程中的各方做出简单的标签化、道德评判,避免误导观众对婚姻、离婚及家庭关系的认知。
6. 倡导健康的婚姻观念:节目可以通过适度的教育性内容,探讨婚姻和家庭关系中的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方式,而不仅仅是通过展现矛盾冲突来吸引观众,积极传递健康、理性的婚姻观念。
7. 确保公平公正:制作团队应确保所有参与者在节目中得到平等的对待,不偏袒任何一方,避免过度操控节目内容或情节发展,保持内容的公正性和多元性。
总之,离婚综艺节目应当在追求娱乐性的同时,承担起社会责任,遵守伦理原则,确保参与者的尊严和心理健康,避免引发负面影响,传播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其实,作为一个看重原创观点的写作者,我此前从不使用CHATGPT作为写作助手,因为我认为它给不了真正原创的观点。但是,一个婚恋综艺该有怎样的节目伦理,它并不需要原创观点,它需要的也仅仅只是“常识”啊!我认为CHATGPT优秀地回答了这个“常识问题”。可是,《再见爱人4》却连这些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对照以上7点“常识”问题,作为观众会发现《再见爱人4》哪一点都没做到。
或许,它真的只是自我定位为一个“真人秀游戏”。在播出过程中同样遭遇了严重网暴的麦琳丈夫李行亮,在节目尾声的“36问”环节中,就曾亲口用“一个真人秀游戏”去形容《再见爱人4》,他不理解和自己过了15年的太太麦琳,居然真要因为“一个真人秀游戏”来和自己离婚。
然而,这个“真人秀游戏”不止让节目嘉宾“上了头”,也让很多观众“很上头”。大部分观众似乎都意识不到,自己看到的所谓“事实”,不过是节目组依照他们想要达到的“戏剧效果”、“戏剧张力”所刻意挑选出来的“片段集锦”,刻意配上了各种会直接影响人观感的辅助手段,比如配乐、音效、字幕引导、观察室嘉宾点评等等。
婚姻本是座庞大的冰山,观众们能在节目里所看到的,连冰山一角都谈不上。讽刺的是,观众们却要基于这些片段集锦,形成对他人、他人婚姻情况的“裁断”,并被激发出各种强烈情绪,尤其是愤怒——然后转脸就到网络上去喷射心中的怒火。麦琳固然有她的问题,但当我看到那一屏屏对麦琳李行亮的恶毒咒骂时,我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人性中的恶意,也严重低估了一个节目所能调动激发的恶意。
为什么一档综艺节目需要持续制造强冲突?传播学先驱李普曼在100年前的《舆论》里就写过了:“若缺少了冲突性氛围的润色,与事件没什么直接关联的人便很难对其产生持续的兴趣。”
强冲突导向的必然是强情绪。《再见爱人》自第二季开始,就曾在被网暴的嘉宾张婉婷身上获得巨大“流量”。以至于当事人张婉婷在节目播出中就公开指责了节目的观察室嘉宾“挑拨离间”,“几乎毫无同理心和善意可言。”
她还发微博称:“谁都不该掀起任何一场网络暴力的风波”。
今年《再见爱人4》热播期间,张婉婷更出来接受媒体专访,讲述了她当年遭遇网暴时的艰难历程,她也对麦琳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截图来自张婉婷接受的《新周刊》专访
而本季中被网暴的麦琳,也正是“升级版的张婉婷”。很遗憾,即便节目组有前车之鉴,也依旧不顾嘉宾的心理承受与健康问题,放任了观众的网暴。戾气、恶意,在一个失控失范的节目与公众间形成了“双向奔赴”。
值得一批的,还有节目设计的“飞行嘉宾”环节。飞行嘉宾们,看似是来帮助三对伴侣发现和解决婚姻问题,但问题在于:这些飞行嘉宾没有一个是专业婚姻咨询顾问。他们具有知名度,并不代表他们具备婚姻咨询的专业素质、更别说专业资质。这是非常不专业的设计与安排。观察室嘉宾的构成也存在同样问题。
而舆论场上,比普通网友网暴麦琳更值得警惕的,则是一些知名心理学者以专家之名,仅凭一档节目,就轻率给麦琳贴标签、下人格“诊断书”,诸如麦琳NPD自恋型人格障碍、HPD表演型人格障碍云云。
在节目播出期间,我和做心理学研究与科普的朋友(公号ID:MindfulnessTherapy)做了交流,他指出的一点我非常赞同。按照《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提出的要求,人格障碍诊断需要长期观察、深入访谈和严格评估,不能仅凭短暂的行为表现或他人描述得出结论。心理学分析也必须明确区分“推测”与“诊断”。
可如今呢,一些颇具社会知名度的心理学者,却在“面诊”都没做的情况下,就根据一个综艺所“精心”剪辑呈现的“片段集锦”进行“专业分析”了,不止给嘉宾贴各种心理学专业术语标签,还做看似深入的心理分析。节目上的麦琳又真能直接等于现实生活中的麦琳吗?但这些专家们却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户公开发表了各种分析观点,也跟着节目的热度一起收获了广泛关注和传播。
我认为,普通网友、自媒体可以这么做各种分析评价(网暴除外),但专业的心理学者应该认识到,这样的行为有违职业伦理。而他们作为“学术权威”的身份,对嘉宾给出的分析、评价乃至“人格诊断”,都将参与塑造公众对嘉宾的认知与社会评价,也将直接影响当事人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
我的这位从事心理科普的朋友说:“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其使命在于帮助人们理解自我与他人,而非对个体进行道德裁决或病理化标签。”甚是赞同。
如今,喧嚣一时的《再见爱人4》终于收官,但作为一部现象级综艺,它所暴露的问题也更多,需要更多的反思与探讨。
谢谢阅读,也欢迎你留言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