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美贸易战科技战激战正酣的时候,中国有一个学者提出了在消费水平上面2000人民币大于3000美元的观点,就是说中国人在中国每个月收入2000人民币要比美国人在美国3000美元的生活过得好。



这个观点抛出之后,在中国社交媒体上饱受攻击,但是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这句话的含金量依旧在上升。

更为重要的是,这几年关税大战不仅没有阻挡住中国经济的发展,反而变相提高了美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支出,通胀让底层的美国人民生活越过越难,而特朗普上任之后,还想要继续对中国加征关税,这对未来中国的经济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人民币和A股会在接下来的4年走出什么样的趋势?

美国财政触及新的债务上限

根据1月17日最新的报道,美国即将上任的财政部部长贝森特参加了参议院财政委员的听证会,并且发表了世界瞩目的证词讲话。



这个新的美国财政部部长给美国经济定下了到2028年美国GDP要增长3%的目标,同时将美国的预算赤字削减至GDP3%的,并且每天要额外生产300万桶石油来压制美国的通胀。

至于这项任务在未来的4年里如何完成,从总体的方针看下来,还是加征关税,对内减税的日常操作。

截止到目前为止,在经济学界没有人认为这位新的财政部部长能够完成定下的增长目标。



除此之外,他上任之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美国国债已经触及新的债务上限,这将会是2025年特朗普团队面对的最大难题

根据上一任美国财政部部长耶伦所说,2023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法案暂时终止了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上限的暂停生效期截止于2025年1月1日。

财政部现在预计在1月14日至1月23日美国的债务规模就会触及新的债务上限,如果不采取超常规措施,就会产生新的债务威胁。

更为重要的是,美国财政部还启动了“暂停发债期”,从2025年1月21日下午,到3月14日美国财政部将会暂停发债。

也就是说特朗普上任之后,接手的是一个没钱可以用的美国财政部。这势必会增加他的执政难度。

虽然在特朗普看来,对中国加征关税可以增加财政部的收入,但是这点钱无异于饮鸩止渴杯水车薪。



从2018年第一次的关税战的结果来看,关税不仅没有让美国摆脱对中国商品的依赖,反而提高了美国民众生活支出,让美国的民众生活更加的困难。

在金融市场上,面对关税的提高和特朗普的执政,美国国债率先被华尔街的金融机构所抛售,美债价格持续下跌势必会造成新的美国金融危机。

特朗普的执政团队和美联储面对即将爆发的危机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呢?

中国版的“广场协议”?

特朗普想要压制美国通胀,还要强化制造业回流到母国,又要确保美元的收割循环机制不出现问题,都是十分难以办到的。



现在整个金融市场流传最多的说法是,美国政府想要搞一个新的“广场协议”,被称之为“海湖庄园协议”是广场协议的2.0版本。

美国想要通过当年打击日本制造业一样,继续打击中国的制造业,一方面通过汇率的方式降低美国的商品的进口成本,能够有效的降低美国的通胀。

同时通过关税逼迫中国的制造业进行转移,转移到更有利于美元收割的国家,最好的地方美国认为放在东南亚更为合适。



但是我们要明白,当年美国之所以美国能够和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是因为,日本作为二战之后的战败国,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国家的主权上,都必须听从美国的安排。

所以当年美国当年能够和日本以及德国签署广场协议,这两个当年在工业上无比强盛的国家,因为这个协议经济走向下坡路,日本直接陷入了失去的30年,而德国尚能支撑。

主要的原因是德国充分利用了整个欧洲市场减少了美国对德国的压力,减少了对美国的出口。



其次是因为德国没有单一押注美国市场,反而是重视和培养中国以及欧洲市场,使得德国的制造业在被美国压制之后损失不大。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升级。

这一次美国针对中国想要如法炮制广场协议也不会成功。

首先中国是一个有主权的国家,尤其是这几年中国在军事上的发展并不落后。想要通过军事胁迫中国签署广场协议这个目的根本不会达成。

其次,在出口的分布上,中国一直是多元化的,也没有单一押注美国市场,相反是美国市场对中国形成了依赖。



其次,在人民币汇率方面,美联储虽然一直通过加息的方式压制人民币,但是无论是中国央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还是离岸汇率市场,人民币的表现都十分的稳定。

2023年即使美联储将美元利率加至5%以上,但是人民币离岸汇率依旧维持在7.3左右,央行公布的人民币中间价维持在7.2以下。

总之,无论是关税战,金融战,中国都有能力守住自己的底线,在这些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之外,中国也有军事实力保证自己的成果不会武力打压和压制。

这就是为什么说未来中国必胜的底气。

我们可以预见的是,在贸易战和金融战结束之后,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必然会成为国际热钱争抢的对象,有很大的升值空间。

信息来源:耶伦又亮债务上限“红灯”:特朗普就职次日,美财政部要启动超常规措施避免违约---华尔街见闻
美国新财长的“3-3-3”方略:最多也就能做到“2-6-0”?--财联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