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家长发现,身边患有自闭症的孩子似乎越来越多。
这些被人们称为“星星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和普通孩子无异,但他们在社交、语言以及行为上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
这些差异让家长们忧心忡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自闭症儿童的数量不断上升呢?
对此澳大利亚专家此前的研究表明,可能是母亲吃“塑料”吃多了!
一、母亲的塑料饮食是祸根?
澳大利亚科学家通过长达十年的研究,最终于2024年8月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论文。
在论文的相关阐述中,研究团队发现,母亲在怀孕期间接触塑料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是自闭症高发的一个重要诱因。
如果母亲在怀孕过程中摄入过多的BPA(双酚A),可能显著增加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而这种物质在我们的塑料制品里十分常见。
我们日常所见的饭盒、水杯,甚至饮料瓶都会存在大量的BPA。
专家们对超过600名婴儿的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那些尿液中检测出高水平BPA的妈妈,他们的孩子在2到11岁之间被确诊为自闭症的可能性是其他孩子的六倍。
为什么BPA和自闭症扯上了关系呢?原因还是胎儿大脑的发育密切相关。
BPA能够妨碍某些关键酶的作用,而这些酶在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一旦这些酶因为BPA的干扰而无法正常工作,自闭症等一系列神经发育问题就有可能随之发生了。
虽然这项研究结论现在还是一个初级阶段,没有经过更加严格的科学论证,但这已经让我们知道塑料制品的危害性,看来人们对塑料的认知要提高到全新的层次了。
环境污染只不过是塑料危害的一小个分支而已,它还直接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问题。
科学家们还发现塑料中的危害可能不仅限于BPA,塑料是由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集合而成的。
这些化学物质颗粒有大有小,只要人体摄入,都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对胎儿的发育造成影响。
早些年科学家已经在马里亚纳海沟中发现了塑料微粒,甚至有些研究已经在人类的粪便中检测到了微塑料。
看来塑料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影响着整个地球的生态环境,人类作为地球的一分子,自然不可能独善其身。
二、为何自闭症儿童数量激增?
自闭症可不光是澳大利亚存在的问题,我国自闭症儿童数量也明显增多。
目前国内大约有1300万自闭症患者,其中儿童人数高达250万,而且数字还在持续上升。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呢?
国内儿科领域的专家们提出了几个核心因素:
1. 诊断标准的改变
过去判断一个孩子是否患有自闭症的标准比较简单,不少孩子的症状不明显或者表现得不像典型病例,医生也就不愿意将其纳入自闭症的类别。
这些孩子可能在社交或行为上有一些细微的异常,但家长也没有重视。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自闭症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我们更倾向于将自闭症视为一种“谱系障碍”,涵盖的范围更广。
对于疾病的确诊,也不再只局限于传统的社交障碍或刻板行为。
如果孩子存在语言发育迟缓、智力发育不足或是表现出不爱与人交往、重复某些固定动作等行为,都可能会被考虑到自闭症的诊断范围内。
这样的变化让更多以前可能被忽视的孩子得到了确诊,所以自闭症儿童的数量也一定会呈现增加的趋势。
虽然看起来患者变多了,但实际上是诊断变得更加准确和全面。
这种修订是有利的,它可以帮助家长和医生更早地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2. 公众意识的提升
过去不少人对自闭症缺乏了解,常常简单地把自闭症孩子的表现当作是内向或者害羞。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自闭症知识被传播,医学界和媒体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自闭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当他们发现孩子有疑似自闭症的症状时,都会主动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整个医疗系统也在不断改进,越来越多的医院开设了专门针对自闭症的筛查和诊断科室,让家长可以更方便地为孩子进行检查。
不少公益组织也在定期举办与自闭症相关的活动和讲座,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推动了公众对自闭症群体的关注和支持。
3. 环境因素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在带来经济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空气污染和大量化学品的使用以及随处可见的电子设备辐射,都成了隐藏在我们生活中的负面因素。
而这些因素都在悄悄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研究能明确指出某一种环境因素直接导致自闭症,但不少专家认为,这些外界刺激对神经发育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孕妇和幼小的孩子如果长时间接触到这些污染物或有害化学物质,孩子将来患自闭症的风险自然也就升高了。
因此许多专家建议,有孕妇和婴儿的家庭应尽量减少接触有害物质,采取更严格的防护措施,确保孩子的健康发育。
三、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提高社交能力?
对于患有自闭症的孩子而言,最困扰他们的往往是人际交往的难题,他们并不是不想和别人交流,而是确实不具备基本的社交能力。
有些孩子心里是渴望和别人互动的,但他们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即使有想融入集体生活的念头,也常常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无所适从。
因此帮助自闭症儿童提升社交能力,对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作为长辈,我们该怎么做呢?
1. 建立信任是首要任务
在自闭症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建立信任是他们愿意迈出社交第一步的关键。
这些孩子通常对新环境和新面孔表现出明显的不安与抵触情绪,所以家长和老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与孩子建立起牢固的信任关系。
这种信任感会让孩子感受到安全,从而更愿意参与到社交活动中。
为了帮助孩子走出困境,做长辈的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家长可以每天安排固定的时间,陪伴孩子进行他们感兴趣的活动。
游戏是建立信任的一个极好方式,通过与孩子一起玩游戏,他们能逐渐感受到父母的爱,并减轻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
学校老师也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吸引孩子参与,让他们在与老师的互动中放下戒备。
2. 设定小目标,逐步引导社交能力
自闭症儿童在社交能力上的表现各有不同,因此在帮助他们时,家长和老师需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具体且可实现的小目标。
这些目标可以很简单,让孩子学会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或是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需求。
每当孩子达成一个目标时,家长和老师应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这样能激励他们继续进步。
在这个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往往是比较缓慢的,但每一次小小的进步都值得庆祝。
训练可以从简单的社交场景开始,让孩子先与家人互动,等到他们对熟悉的人建立起基本的社交技能后,再慢慢引导他们与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
3.利用游戏活动,让社交训练变有趣
既然孩子已经得了自闭症,那么他们已经很难对普通的社交引起兴趣,所以要用更加刺激神经的活动来提升孩子对社交能力的吸引力。
家长可以尝试通过一些角色模拟游戏,让孩子在虚拟的情境中练习如何与人打交道。
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表演日常交流场景,告诉孩子见面时怎样打招呼,或者分别时如何说再见。
音乐和绘画也是很好的活动选择,很多自闭症孩子对这些艺术形式表现出特别的喜爱。
这些方式不仅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表达能力。
在活动中孩子也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或是分享自己的作品,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和协作。
4. 创造支持环境,帮助孩子迈出第一步
当自闭症儿童尝试进行社交时,他们往往会感到紧张和害怕,这时长辈需要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支持和理解的环境。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感到最安全的地方,即如此家长和老师更应该明确地告诉孩子,他们是受关爱和被接纳的,任何小小的尝试都会得到鼓励。
在营造这种支持性环境的过程中,家长的作用尤为重要。
家长需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适时给予心理上的支持。
5. 教导基础的社交技能
对于自闭症儿童来说,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交技能可能需要专门去教。
这些技能普通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就掌握了,但对自闭症孩子来说则需要明确的指导和不断地练习。
语言表达也是同样的道理,自闭症儿童需要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
简单的问候、如何提出自己的需求这些看似基本的交流方式,可能都需要在每天的生活中一遍遍地教和练。
家长可以在平时的互动中有意识地加强这一点,鼓励孩子说出自己想要什么,或是主动和人打招呼。
通过这些潜移默化的练习,相信很多孩子都可以尽快逃离自闭症困扰,尽快融入正常的生活。
参考资料:
《社交训练关键期!如何提高自闭症儿童的社交能力?》2024-09-23南京儿童自闭症科普
《自闭症儿童为何越来越多?儿科主任:可能与这三大原因有关》老师吧2024-12-03
《为何自闭症儿童越来越多?澳专家研究表明,母亲塑料“吃”多了!》2024-12-10小菲有点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