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严寒的沈阳正是滴水成冰的季节,而远在2400公里外陇南的甘肃省文县,油菜花已经次第开满山野。伴着陇南的油菜花香,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的30名团员踏上了通往他们心驰神往的另一个“家”——沈阳的旅途。
走!回沈阳!
1月4日晚上10点,从北京飞来的CA1601次航班降落沈阳桃仙机场。迫不及待地冲出机场的文县孩子们,与早就在这里迎候他们的沈阳晚报执行总编辑、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团长浴辉——他们日思夜想的浴妈妈洒泪相拥。由于文县的“大红袍花椒”闻名全国,浴辉特地为这个合唱团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这是他们的第二次沈阳之旅了。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们应邀参加“感动沈阳”庆典,在盛京大剧院星光灿烂的舞台上唱出了为他们量身打造的歌《大山里的孩子》。热情的沈阳人亲切地把文县的孩子称作“小花椒”。而此次,他们是应沈阳广播电视台的邀请前来录制春节联欢晚会。而问及这两次来沈的感受有何不同,合唱团里曾经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和新加坡国际合唱节获得过两次金奖的班琴说:“上一次是来沈阳,这一次是回沈阳!”
的确,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远在2400公里外的沈阳,早已是他们的第二个故乡了!
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是一支蜚声中外的国家A级合唱团,曾多次在国际和国内大型赛事中荣获金奖。他们和文县的渊源,还要追溯到2021年。文县是中国记协的定点帮扶单位,这一年,中国记协、辽宁记协和沈阳日报来到文县东坝中学捐赠文体用品,浴辉就在捐赠的队伍中。在这里,她意外地发现了一群唱歌的孩子。
这是一所以留守儿童为主体的学校,90%以上的孩子每年只能见到爸妈一次。多年来一直热心于社会公益事业的浴辉,被孩子们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天籁般的歌声深深地震撼了,在请示有关领导后她当即决定:为这群留守儿童组建一支童声合唱团,用合唱改变孩子们的命运,带领他们走出大山!
2022年,合唱团组建成立。从此,平均每个月一次,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和沈阳音乐学院派出专业的合唱教师,跨越2400公里来到文县为合唱团排练。2023年1月,文县东坝童声合唱团45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大山,走进省城兰州的甘肃广播电视总台,唱响了《大山里的孩子》。同年7月和10月,他们两次登上央视舞台,参加了《童心里的中国》和记者节特别节目的录制。直到今天,央视《童心里的中国》片头曲用的仍然是文县孩子们的歌声。这一年的7月,班琴作为文县的代表参加了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在维也纳的比赛,在第十二届国际和平合唱节上荣获金奖。2024年7月,文县的3个孩子班琴、王春阳和曹美雪,参加新加坡第十五届国际合唱节,再次斩获金奖。
就在这一次次的排练、演出过程中,文县的孩子们对沈阳这座远在千里之外的城市,产生了越来越强烈的认同感。他们对浴辉的称谓从“浴团长”到“浴老师”,最后变成了“浴妈妈”。去年1月在沈阳的10天,他们走遍大街小巷,品美食、赏风景、戏冰雪,瞻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切身地感受到了来自全沈阳城的火热的爱心。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和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你听!班琴他们几个的口音里,是不是已经有点沈阳味儿了?”“浴妈妈”不无骄傲地向记者炫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5日,沈阳人为“小花椒”们安排的第一课,就是来到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参观。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少年周恩来曾经在此就读,并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以上为“小花椒”们在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
在周恩来少年读书的复原教室里,孩子们沉浸式地体验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重温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小花椒”们分角色朗读课文,仿佛又穿越回到了114年前的这间教室。6年级的杜斌说:“我一定以周总理为榜样,好好学习,长大了报效祖国,建设家乡!”
沈阳市妇联为这次孩子们的沈阳之行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了精心的安排。用沈阳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巍的话说,这是一次“升级安排的彩色之旅”和“儿童友好研学之旅”——
——红色的文化之旅。11日,孩子们走进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切身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那段屈辱历史的开端。
——绿色的工业之旅。5日,研学的第二站,“小花椒”们来到位于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作为2024年央视春晚分会场之一的中国工业博物馆,是迄今为止全国工业类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在这里,他们看到了曾经作为人民币的背景图案的沈阳第一机床厂制C620-1普通车床,站在曾经高悬于天安门城楼的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复制品前合影留念。
以上为“小花椒”们在沈阳冰雪世界跟企鹅嘻戏。
——白色的冰雪之旅。9日,孩子们来到位于沈北盗梦空间的冰雪大世界,玩雪圈,打冰滑梯,抽冰尜……还在沈河区的冰雪世界里看到了沈阳今年为小朋友们请来的特殊客人——南极企鹅。
——蓝色的海洋之旅。10日,“小花椒”们走进了海蓝星的海洋世界,与那些知道和不知道名字的海洋动物擦肩而过。这些来自土黄色的大山里的孩子,在同样是内陆城市的沈阳,第一次近距离地看到、触摸到了蔚蓝色的大海。
吃鸡架、粘糖葫芦、包饺子……以好客、“听劝”为名的大沈阳,用一城的爱,“宠”着这群远道而来的、可爱的“小花椒”。
11个民族跨越大半个中国版图的相聚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漫卷的万里山河,初心换回这百年承诺……”
6日下午,东北育才学校礼堂的舞台上响起了清脆的童声。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的30个孩子,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和这个学校的新疆部孩子正在举行一个“手拉手共成长”活动。合唱团的孩子大多数为白马藏族,而在这里,他们与来自10个民族的孩子心手相牵。来自东北大学艺术学院的著名指挥家石光老师,教他们共同学习一首合唱名曲《灯火里的中国》。
以上为“小花椒”们在东北育才学校和新疆部的同学们一起活动。
这真是一次奇妙的相聚!这个舞台上的新疆学生来自10个民族,分别是:汉族、维吾尔族、东乡族、哈萨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仡佬族、塔吉克族、锡伯族。今天又迎来了白马藏族的孩子。总共11个民族,占了全国56个民族的五分之一,分别来自祖国的大西北和大西南,在祖国的大东北欢聚一堂,同唱一首歌,共圆中国梦。
东北育才学校的葛丽萍副校长说,能够促成这次跨越大半个中国版图的民族大聚会的是党的民族政策和东西部协作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一直是东北育才学校新疆部的办学宗旨。而有了东西部协作的政策,文县才能成为中国记协的定点帮扶地区,辽宁记协和沈阳日报才能把目光投向这群身在大西南的白马藏族孩子,最终把他们领上了这个舞台。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童稚的声音传递出的是坚定的信念。孩子们正在用自己的歌声,为灯火里的中国增添着一抹新鲜的亮色。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
8日下午,沈阳广播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把乐带回家》录制现场迎来了这台节目路途最远的一批小演员。文县小花椒童声合唱团的30个孩子,在跨越2400公里之后,登上了五彩斑斓的沈视春晚舞台,立刻成为节目现场最耀眼、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前奏响起,一首诚挚的歌,从这些文县孩子的心中飞出,飘荡在晚会现场,飘进了每个人的心灵:
“沈阳啊沈阳,我的故乡。马路上灯火辉煌。大街小巷人来人往,披上了节日的盛装……”
以上为“小花椒”们在沈阳广播电视台录制春晚“把乐带回家”。
这首歌对于沈阳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但当这熟悉的旋律和歌词,伴着稚嫩的童声,第一次从千里之外的文县孩子口中唱出时,在场的无数沈阳观众湿了眼眶。
浴辉落泪了。她说,孩子们真把沈阳当成家了,他们是用心在歌唱。多年来,一次又一次地双向奔赴,她知道这群留守儿童最缺少的是陪伴。她和她的同事,就是用几年无数次的陪伴,逐步融化了孩子们怯生生的目光。从躲闪到直视,再到交流、友善,她从孩子们的眼睛中看到了渴盼、依恋的光,更看到了自信、坚毅的光。她说,她会坚定地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辽宁站副站长刘华栋落泪了。孩子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既是浴辉和沈阳日报童声合唱团努力的结果,更是全体新闻人汗水的结晶。中国记协的帮扶故事已经在全国新闻界产生了示范效应。
中国记协派驻文县副县长张乐落泪了。他说,我为孩子们有今天的高光时刻而兴奋,同时更觉得中国记协在这项公益事业中的责无旁贷。
13日晚上,在和浴妈妈以及沈阳市妇联的执委妈妈们一起吃完了送行的饺子后,“小花椒”们依依不舍地踏上了归途。沈阳的10日研学生活,让他们知道了祖国处处有亲人在关爱着他们的成长。目前,河南、福建、湖南、海南等地纷纷发出邀请或表达意愿,请“小花椒”们去当地演唱、录制晚会。他们身上凝聚了太多的地方、太多人慈爱的目光。他们相约:明年还来!因为沈阳就是家,这里不仅有浴妈妈和无数的爱心妈妈,更有他们心中的诗和远方。
晚上9点,带着“小花椒”们回文县的CA1636次航班从沈阳桃仙机场腾空而起。望着机翼下沈阳城的万家灯火,孩子们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不知是谁起的头,他们轻轻地吟唱起了刚刚在沈阳的东北育才学校学的那首《灯火里的中国》:
“灯火里的中国青春婀娜,灯火里的中国胸怀辽阔。灯火灿烂的中国梦,灯火荡漾着心中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