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里纹绣着一段历史,揣着一个群体具体的生活,折叠着复杂的故事,兜住每个演员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在舞台上,它像让风显形的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都影响着全局,阳东霖的笨功夫正来源于他对服装的深刻认识,他要身体力行去感受,用自己去缝纫,走得越近,下针就越准。
对他来说,华为Mate X6是记录色彩的拾色器,是高效工作的智能助手,也是拓宽人生体验的好伙伴。
很多年后,阳东霖还是会想起那个场景:鹅绒一样的大雪纷纷扬扬,落在北京料峭的初春,他站在面料市场外面的街道上,抱着一大堆衣服和布料,怎么也打不到车。雪落在衣服上,手臂好像越来越沉,他看着大雪,不知如何是好。
作为一个戏剧服装设计师,阳东霖参与设计服饰的舞剧《只此青绿》《锦鲤》上过央视春晚,舞剧《孔子》登上过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的舞台。演出结束,台下掌声雷动,演员的衣着服饰,是传递中国文化的戏剧和故事里最显眼、也最容易被外国观众理解的书封。
▲ 阳东霖参与设计服饰的舞剧《只此青绿》
在外界的想象中,阳东霖的生活应该遍布着鲜花与掌声,高雅的艺术和学术,但实际上,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服装设计民工”,每天打交道的是布料市场的老板,工厂的工人,剧院后台的灯光师,置景的木工师傅,博物馆的讲解员,偏远地带的历史遗迹……时常灰头土脸又筋疲力尽地回到家。
疲惫、窘迫,是阳东霖自找的。很多已经成名的设计师采用更轻快简单的工作方式——把需要东奔西跑的工作分配给团队,自己吸收二手资料,或是干脆不出门,只是在家里看看网上的资料,凭空想出设计图。大多数时候,他们也能完成需要,达到标准,但阳东霖不想这样。
在广西见到阳东霖时,他正在用华为Mate X6捕捉演员的动态轨迹。演员身上的衣服包裹着她的四肢,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阳东霖迅速按下快门,看着手机自动形成的舞蹈过程身形轨迹,他一直在思索,怎样用服装的布料和色彩,去辅助动作的表达。
▲ 阳东霖迅速按下快门,拍摄演员舞蹈过程的身形轨迹。图 / 访谈者提供
像是用钝刀砍树,阳东霖喜欢下笨功夫。为《天下大足》创作服装的前期,阳东霖去了一趟重庆大足区,也就是大足石刻的故乡。在那里,他亲手抚摸着400年前的工匠雕刻的作品,灰黄色的墙体上,每一个刀痕都有不同的角度和力道。他情不自禁地想,那些工匠每天吃怎样的饭、睡在怎样的房子里,休息的时候喜欢做什么,日常又穿着什么样的衣服?后来,他把墙体的颜色带回了戏剧的舞台上,演员们穿着有些灰暗的土黄色、棉麻质感的衣裳,在舞台的中央舞蹈,模拟着工匠们的生活瞬间。
为了搞清楚古代人的生活状态,他曾经走进故宫博物院,找到里面的一位专家,问了一大堆细枝末节的问题,专家被问得一脸懵,怎么问得这么细?你是要考古还是要干什么?想知道宋代人穿着袖子宽大的衣裳要怎么干活,他翻阅了许多文献资料,知道他们也会用襻膊把袖子扎起来,才在创作里使用。
服装里纹绣着一段历史,揣着一个群体具体的生活,折叠着复杂的故事,兜住每个演员身体语言和情感表达。在舞台上,它像让风显形的烟,不同的材料、质感、纹理、色彩,都影响着全局,阳东霖的笨功夫正来源于他对服装的深刻认识,他要身体力行去感受,用自己去缝纫,走得越近,下针就越准。
2013年创作舞剧《沙湾往事》时,有一个广式婚礼的情景。阳东霖给“新人”设计喜服,没有使用正红色,而是在红色中加入大量的黑色,“当这场婚礼它不是一场皆大欢喜的婚礼的时候,它具有悲剧感的时候,我融入了大量的黑色到红里面,我也没有用任何的金色,包括他们的挂在胸前的那一朵红花,都是黑到红的一种渐变,你会发现它具有故事感和宿命感,你会觉得这场婚礼笼罩在一层黑色的物质下”——对故事本身,阳东霖也有自己的理解。
对创作,阳东霖近乎苛刻。他喜欢用过渡色,夹在黑色和白色中间五彩斑斓的中间色,《只此青绿》中有7种不同的青色;他痛恨色差,华为手机用了10多年,就是因为不偏色,不为了讨好眼睛拉高饱和度,而是还原肉眼看到的色彩,华为Mate X6红枫原色影像,可以捕捉到最难拍的丰富的、不同的色彩;他是工作狂,近期因为有了Mate X6,经常打开全景多窗,同时在大屏上开着三个应用界面——一个文档,一个图片,一个聊天,同时看着,记录然后决策。
▲ 阳东霖经常使用全景多窗,同时打开三个应用界面。图 / 访谈者提供
▲ 华为Mate X6红枫原色影像,可以捕捉到最难拍的丰富的、不同的色彩。
创作几乎就是他的生活。在那部华为Mate X6的相册里,有一个文件夹叫“配色很不错”,里面可能是他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拍下的不错的配色。有一次在欧洲,他遇到一位导演,穿了一身西装,是青红配色,他冲上去抓着人家的衣服拍了张照片,要不是知道他的创作习惯,对方准会被吓一大跳。
▲ 阳东霖的相册“配色很不错”。图 / 访谈者提供
带着华为手机,他随时睁开眼睛,张开耳朵,打开毛孔,感受缤纷的世界和人生。在冰岛,他凌晨起床,顶着零下的温度去追极光,一群人簇拥在一起,天上却什么都没有,打开手机相机,纱布一样的极光垂在空中,这才知道,有时肉眼看不见极光,但手机镜头可以还原真实自然界存在的色彩。
对他来说,手机是记录色彩的拾色器,是高效工作的智能助手,也是拓宽人生体验的好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