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是否仍是一条值得追寻的道路?

也许你曾亲身经历,也许只是在旁观望,或者从未产生过任何兴趣。随着社会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尤其是在当前复杂的就业市场中,考研是否仍是提升个人价值、实现突破的有效途径?

在“老周聊教育”的首场直播中,周成刚老师与多位嘉宾围绕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与思考。不妨一同跟随他们的视角,全面观察这一话题,思考考研对个人发展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直播合影截图

主持

新东方CEO 周成刚

嘉宾

新东方20周年功勋教师 王江涛

新东方大学事业部考研趋势及

发展研究院总监 张天野

新东方在线国内事业部总经理 洪喆

新东方新媒体总监 吴月

普通人“改天换命”的机会

周成刚:近年来,考研的特点都有哪些?面对复杂的现实情况,学生们到底还要不要考研?

张天野:近几年,考研报考人数下降,我们觉得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正常的发展阶段,对于接下来打算考研的同学,竞争的激烈程度会放缓一点

至于要不要考研,这还是要看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和发展。如果觉得自己很适合去进行学术上的提升,那么就要尽早下决定,这样可以做更加全面的一个规划。

其实我真的觉得在考研之前,大家可以去尝试一下不同的发展方向,探索自我的兴趣和喜好。很多人是随大流去考研的,最后成绩也不理想,反而浪费了一年时间。有些同学本科所学专业也许并不是自己感兴趣和喜欢的,或者所学和自己预期有所出入,那么考研将是改变专业的一个机会

周成刚:说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认为,面对未来不太确定的世界,读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

王江涛:我教过的一位学生,通过考研从一所二本院校进入到北京大学,之后继续在学校读博,现在成为了一所高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我觉得考研可能和高考一样,都是我们国内普通人改变命运的一个好机会。

周成刚:所其实无论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国内读还是海外读,最终的决定还是来自于内心的一种动力,如果没有这个动力,给你再好的条件,即便去读收获也会不大。但如果你有极强的这种驱动力在背后支撑,连续多年努力学习下去,回过头来看的话,你一定是胜人一筹、出类拔萃的。

人工智能时代,更需高端智识

周成刚:那么既然说到了专业,我也特别荣幸自己和吴月老师主编的《赢在报考》图书能在这场直播上首发,这本书基本囊括了中国100所宝藏大学的全解,其实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和家长在选专业选学校的时候有所参考。


同时这也引出了我的另外一个问题,无论高考也好,考研也好,专业选择是不是真的那么重要?

洪喆:我觉得还是非常重要的,我在研究生时就换了一个专业。我本科学的是广播电视编导,大二去某电视台实习的时候就感觉自己跟岗位格格不入。所以在大三的时候就决定说,还是要挑一个自己比较喜欢的,后来在研究生阶段就换成了英语教育这样一个专业,我个人也比较喜欢跟小朋友互动,这就全契合了。

周成刚:既然选专业这么重要,现在又是人工智能时代,你们觉得还有哪些专业是最近几年特别流行的,或者大家特别喜欢去报考的吗?

张天野:现在“大工科”这个概念是非常火的。因为工科本身就占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半壁江山,专业非常多,比如新能源、算法、编程等相关专业都是AI背景下所需的,未来我认为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国家也会重点依赖。


回到民生角度,我们会看到像医疗、养老,还有现在短视频的编剧,有很多AI的加持和影子,它会让整个行业出现欣欣向荣、门槛极度降低的情况。


整体来看,AI基本可以赋能到所有专业,细分到报考,我觉得像新能源、新工科这些代表性的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和想象空间会更大一些

周成刚:是否可以理解为,正是因为现在人工智能在改变世界的格局,所以我们更要去读研甚至读博?我们要去了解行业的每一个末端发生了什么,搞懂人工智能和世界背后的逻辑关系,才能知道自己卡在哪一个点上,同时更能借助人工智能来推动和改变世界。


张天野:周老师总结得特别好。当前就业面临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毕业生找不到想要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拿着大把的offer,却找不到合适的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不断深耕,掌握最新的技术潮流。

文科引领世界,理科建设世界

周成刚:那么在考研的专业选择上,文科和理科,孰轻孰重?

王江涛:我们现在整个招生政策其实侧重在理科、工科、农科、医科、经济管理相关专业的,它们大概占了考研招生人数的60%以上。但是这并不证明文科不重要,我认可吴月老师的一个观点,“文科是引领世界,理科是建设世界”。我也是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本科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读的英语专业,硕士在北京大学读的道教专业。我经常和同学说的一句话是“无用之用,是为大用”,你觉得没用的东西可能会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助你。

吴月:现在很多自媒体都在唱衰文科。因为我学过理工科,所以对理工科的实用性有非常强烈的体会,比如生物科技能够在医学上治疗疾病,我学的城市规划能够让城市变得更美好。

但我为什么会说文科是在引领世界,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一直提到的实用主义,它其实是四百多年前培根说出来的。正是因为四百多年前他用大脑思考并写出了这句话,才影响了后来英国偏实用主义的风潮,进而有了后来的工业革命,才有了我们后面的经济发展。工业革命它有第一次、第二次,不断被迭代刷新,包括现在的AI,很有可能再过个几十年也会再次被颠覆。但像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么一句话,它其实能够横跨几百年,甚至可能到了一百年之后,这句话仍然会引领这个世界。

周成刚:真正优秀的文科生和理科生,其实一个是思想家,一个是实业家。说到这个地方,我想起海外大学尤其在学生读本科的时候,特别强调一二年级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里面文史哲的内容和社会科学的还是比较多的,其实就是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特别优秀的“人”,步入研究生阶段以后进入专业教育,让你成为一个更优秀的“才”。相信只有先学会了如何做人,才能成为最好的人才,最后才能真正地为这个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研究生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去进行了一场专业的选择,同时进入了一种思考,并在竞争力和实力上有一种真切的获得。以上就是本场直播关于考研等话题的精华内容,今天下午三点,还将进行关于留学申请的直播探讨,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