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剧照

作者|段洪禹 英国约克大学

题记:这是一篇自己给自己留了30年的作业

国古代家国不分,政治权力和家长权力是合体状态,是一体两面,两个权力既能统治下位者,也能教育下位者。皇帝是社会的家长,可以对社会上每个人进行私德上的教育,同时也是统治者,也有维护安全和秩序的职责;家长是家族中的皇帝,不仅能在私德上对晚辈进行教育,同时也能对晚辈的身体和财产进行惩罚,甚至可以生杀予夺。这两个权力都彼此在渗透原本应该属于对方管辖的领域。

现代国家和现代社会一个最基本的及格条件,就是国和家相互分离,公私相互分离,以及政府的公共权力要保护私人领域;政府的公权力不能对人的私德进行教育,同时家长的权力应该主要局限于教育之内,不能对子女的生命权、人身权和财产权进行强行剥夺;同时,如果家长掌握政府的公权力的话,也不能为子女谋利。

而之前很多文章都说过了,这种家国不分会造成公私不分,天下是皇帝的私产,而非需要大家一起维护的公共领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进而无法给私人领域划定一个确定的、不能侵犯的边界,也就无法保护个人及其私人领域——这也就能在文化观念和制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古代在强势的皇帝统治下,个人的基本权利(比如财产权)和人身自由都统统得不到保障,和公共管理差,甚至很容易崩溃的原因。比如汉武帝的“算缗”、“告缗”和盐铁国营(盐铁本来是私人商业组织运营,汉武帝通过暴力和收买强行收归国有),结果是灾难性的,自己也差点玩崩了;秦始皇和隋炀帝大规模征发民众做苦力,满足自己的功业需要,最后也把自己折腾崩了。

这两种权力合体的话,结果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会对专制型-顺从型的政治文化进行强有力的塑造(比如汉武帝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汉章帝的“白虎观会议”),所以会走向一种非常稳固的政治和家庭双专制。到这里,各位读者应该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这样一种政治文化,配合着血缘家长制下的熟人社会,恰恰是中国现在很多家庭中,家长专制文化和男权文化过浓的来源。

进入到近现代后,可能模糊性的边界在于晚清-民国,法律上明面上剥夺了父母对子女近乎于政治权力上的统治权。起码法律已经有明文限制,父母不能再对子女的生命和财产进行强行剥夺;但是,现在为止,中国有很多家庭的模式依然是专制的——很多父母过于强调服从,而没有平衡好感情、尊重和沟通,对子女的打骂超越了教育及其惩罚应有的边界,以及会对子女法律上的个人权利进行侵犯。

这样一种专制型-顺从型的政治文化,在现在专制模式的家庭中,有以下三点体现比较明显:

1、传统中国人缺少“即使家庭成员之间,第一关系也是抽象的法律人关系”的观念

父母和孩子严格意义上第一关系是自然人关系,进而是法律关系,因为彼此伤害对方的权利,严格意义上是违法的。欧美国家因为经历过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斯多葛学派的传播,认为人有自然的平等;中世纪又有日耳曼政治和法律模式奠定的权利意识,加上二战后宪政法治的普及,所以欧美国家的人很容易有“即使是家人之间,也要尊重对方的权利”这样一种观念,同时也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2、传统中国人有“父母恩赐论”的观念

中国传统有这样一种模糊意识:父母生了孩子,就是对孩子生命的恩赐;再养育孩子,就恩上加恩了。这样一种来源可能来源于血缘家长制下,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农耕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来源及其相应的技术也是从家族长辈那里得来,进而就会对家族长辈有感恩之情。比如《孝经》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三国时期孔融说“父母是生孩子的工具(以为父母与人无亲,譬若缸器,寄盛其中)”,被曹操以不孝之名给杀了。其实从初高中生物的角度来说,孔融说的没什么问题。

而欧美从古希腊时期就是多种生活方式,他们的地缘又破碎且开放,很容易产生人口流动,再来个基督教的加成,认为所有生命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很容易打破这种血缘家长制的父母恩赐观。

其实这套“父母恩赐论”,非常容易推翻。我们根据一些常识,再来做一个简单的逻辑推理:

(1)、父母生孩子是自己的意愿,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是常识

(2)、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欲望,孩子也不例外

(3)、孩子小时候并没有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

那么1+2+3就能得出结论:父母生孩子是自己的意愿,必须要对孩子进行养育和教育,这是基本的义务,直到孩子可以自己处理生活为止。

3、传统中国人有一元论的价值观

传统中国人的生活文化中,总是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成熟的和不成熟的,理性的和不理性的,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分的特别绝对;进而也对生活方式,甚至人生的进程抱有一种近乎唯一正确的标准。

在传统中国人的文化中,就认为妇女和儿童是不成熟的,不理性的,底层次的,比如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生活中也有谚语“当面教子,背后教妻”,这话暗含的意思,就是作为父亲和丈夫就是理性的、成熟的、高层次的,应该对妻子和孩子进行教育。

如果仅仅是这样还好,但是中国传统家庭中似乎不太允许妻子和孩子对自己提出质疑,父权和夫权是绝对的权威。比如三国时期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自己的八个儿子面前有这样的权威: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恐怕司马防这样一种父亲的形象,是很多中国人自己生活中父亲的形象,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就觉得这是父亲唯一正确的形象。

在普通中国人的生活中,就有一种“什么年龄段,就应该做什么样的事情”的执念:不管家境如何,到了岁数就必须要自己挣钱,有一些家境稍微富裕的父母,也没有尽量让子女有更多人生选择的意识;到了一定岁数,就必须要结婚,那些大龄单身男女,被各种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和被长辈逼着相亲,并不尊重这些子女自己的择偶标准和婚恋观。

而这种一元论,以及背后对不同者的不宽容心态,就一定会导致绝对主义的专制,专制本身就是一种权力不受限制、不受挑战、不受质疑的状态。

这种对异己的不宽容和价值观的一元,就导致的以赛亚·伯林在苏联观察到的苏联政界存在:政治政策的不同>真理的对错是非问题>政治上敌与友;根据本人在知乎上对一些父母专制问题的观察,中国的专制家庭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孩子和父母在一些生活中非基础原则的行为和观念上的不同>父母就要和子女争论真理是非问题>父母要用自己的真理强迫孩子>孩子只能选择服从或者对立。

其实这个时候父母争的就不是真理了,而是绝对的权威与服从。

这个模式下,受害者不仅仅是妻子和孩子,恐怕父母和丈夫本身,也可能会成为受害者。法兰克福学派说的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放到这种模式下,就是:权力不受限制,掌权者本身也会受到伤害。中国古代皇权专制政治如此(中国古代皇帝的非正常死亡率是38%,心智失常的几率极大,同时太子和皇族也是一个至危之地,家庭也是如此。这种传统专制模式下的现在中国家庭,因为服从本位替代了家庭生活中应有的感情本位,很容易导致感情的疏离甚至是破裂,反过来父母和丈夫也很容易成为这种模式的受害者。

各位读者感觉到了,似乎传统中国专制家庭模式好难;放心,还有更深更难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多元价值观和多元生活方式的存在,使得孩子本能地就想要更多的自由,这就必然要与一元化的专制模式产生冲突。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孩子在家庭中也必须先受到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等,才能有一个还不错的人生。

中国传统专制家庭模式遇到现代社会,恰恰这里就出了一个问题:由于过于强调服从,没有平衡好服从与感情之间的关系,所以使得父母过于强调权威的同时,也在逐步化解掉自己原本应该奠基于感情的权威;没有这种感情和权威,孩子的教育还能不能弄好,恐怕是个问题。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有两段话说到:“最初应该借助于恐惧和敬畏,来建立起对子女的权威,但随着子女的逐渐长大,便要用爱和友谊来维系这种权威。”“你对儿子所定的规则应该越少越好,宁可少于而不多余表面上看来是绝对必须的。如果你定的规则太多,使他受不了,结果必定不外是两种:或者是,儿子必定时时受到惩罚,而惩罚过于频繁结果就不会好;或者是,儿子违犯了某些规则你却不加以惩罚,结果他势必轻视这些规则,而你的威信在他的心目中也就降低了。”洛克说的正是一个权威与感情之间的相互支撑,相互平衡的关系。

从生活经验来说,父母确实有时候能判断出来,什么对于孩子来说真的是绝对正确的,那么多多少少要与孩子的自由产生冲突;也不可否认,有时候父母的强制确实是出于“对孩子好”的目的,且这种目的在一定范围内,拥有完备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应该来说,还是要非常注意手段和方法,尽量不能用暴力和强制的办法去解决,也要分不同的年龄段和具体的事情。

不仅仅是对孩子教育,我们在现代的家庭生活中,应该维护以下三个核心原则:

1、感情原则

家庭不是总讲道理的地方,而是应该讲感情的地方;或者说,那些“小道理”不能违背“感情”这个大道理,更不能总是用暴力强迫家人服从这些小道理。当然具体这些边界在哪儿,可能需要每个人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一个实际的平衡。

奥克肖特对人类中“公民性联合体”和“事业型联合体”有个分类:一般来说,事业型联合体具有特定的目的,同时也只由认可并愿意追求这些目标的人构成,但同时组织成本相对低,也可以自由进入或者退出,比如社团、协会或者公司;公民联合体(奥克肖特专指国家)一般组织成本相对高,而且加入和退出的成本也非常高,但不具有特定的目的,只承担基本的职能以及强制性地维护某些基本规则,其成员在遵守这些基本规则的前提下,可以完全自由地追求他们各自的生活目标。

我个人认为,家庭也是一种公民性联合体:在家庭之内,家庭成员在满足基本尊重、基本照顾和感情满足的前提下,可以去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目标;家庭也承担着财产共享、生活照顾和感情满足的基本职能;如果家庭总是去讲太多那些具体的小道理,很容易把这些小道理变成一个一个要去实现的目标,从而家庭会变成事业型联合体;同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成家和分家的成本都非常高,而且每个人都有对家庭的基本责任。

2、尊重原则

家人之间虽然存在法律边界,但是像上个原则中说的,家其实应该讲感情的地方,不能时时刻刻总讲法律,恐怕这样家庭就是一个只讲权利、不讲感情的地方;家人之间更应该是一个能够尊重彼此之间的自由与平等,也能温情脉脉的地方。

家庭之间彼此之间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边界意识:这是属于对方的尊严、权利与自由,我不能侵犯。当然实际生活中,这个边界却不能总是很清晰,因为生活中犬牙交错,无意或者是半有意的侵犯对方,可能无法避免;但是应该还是要知道,对方清晰或者模糊表达“不”的时候,就是自己应该停止自己行为的时候。

3、沟通原则

家长和丈夫有时候做事情,不愿意和孩子或者妻子沟通,这背后的心态,就有点上边说的“一元论”的价值观:总是认为妻子和孩子是不理性的、低层次、不成熟的,所以拒绝沟通。但是现实生活中,孩子和妻子有时候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甚至他们的观点和立场对于自己可能就是真理,所以也必须要和孩子妻子沟通,才能体验到每个人的想法,进而做事情的时候能照顾到每个人。

洛克在《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一到会说话的年龄,就懂得道理了;假如我的观察不错的话,他们希望被人看作是理性的动物,比我们能想象到的年岁还要早。他们这种自尊的态度是应当得到爱护的,我们也应该尽可能地使它成为支配儿童的最好的工具。”洛克的意思很明显:其实孩子是不是成熟的理性人这个问题当然是否定的,但是如果他能被当做成熟的理性人去沟通交流,反而有利于他成长为成熟的理性人。

同样,如果很多事情,总是把家人当做低层次的、不理性的、不成熟的人对待,不去沟通,不去照顾他们的想法,恐怕这种关系中的感情能不能维护,本身也是问题。通过沟通,就是践行对家人的尊重,才能更好的维护感情。

如果没有这些核心原则,恐怕传统的专制中国家庭模式在现代社会中,很难避免持续性的伤害性冲突,甚至是相互疏远相互远离;有这些原则,不一定有良好的家庭关系,但没有,家庭关系一定没有一个稳定性的基础保障。

读到这儿读者似乎就有疑问了:之前的文章不是一直强调权利与自由吗?这篇文章否定了中国传统的专制家庭模式,怎么又开始强调教育、家庭,甚至是家长的权威了呢?是因为父母的权威在一定程度上与孩子的个人自由并不冲突,合理的权威不是专制,父母需要基于感情的权威,在生活中教导孩子如何照顾自己和他人,如何追求幸福的生活,如何正确的使用自由与权利,如何找到自己自由的边界。如果没有父母权威的帮助和扶持,子女能否成长为一个自主、自立、自由的成熟理性人,能否能与社会和政治相融合,就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我之所以这么强调家庭,是因为在现代社会中,宗教的背景已经隐去,家庭成为个人生活的核心价值。生活照顾和财产共享是人类从古至今大部分家庭都承担的职能,但现代社会中,家庭还有两个职能更为突出:幸福的寄托和子女的社会化。

人很难摆脱原始的感情动力而纯靠其他欲望驱动的去生活,如果失去家庭感情支撑,恐怕其他动力和欲望能不能维持一个人的生活,是一个疑问;同样,家庭也是一个孩子童年时期社会化的必要场所,孩子在家庭中通过家长的权威,必须先受到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以及道德教育等,才能成长为一个“大写的人“,参与和维护社会和政治的运转。

回到家国关系的这个问题上,政治与家庭并不是谁一定容纳谁,谁一定大于谁的问题,而是一个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关系。政治与家庭的分离,说到底是政治与道德的分离,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离。幸福与德性的实现固然是人生在世的最高目标,但这个是一个私事,是主观且相对的,那么绝不能通过政治来实现;权利保障是个人、社会和家庭共同需要的底线,但这个是一个公事,需要政府来维护。

政治并非不需要德性,但政治本身不能培养德性,如果政治总是去追求对人德性的培养,那么一定会带来对个人的强制,结果德性非但不能实现,只怕连最低的目标——和平与安全,都难以保障:人类要么陷入持久的战争状态,要么只能接受残酷的家长专制。归根到底,政治只能维持自己最低的目标,保护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而把德性和幸福这个人生的最高目标寄托于家庭。没有德性支撑的政治社会,无法长治久安;没有权利和自由作为底线的家庭教育,时刻面临家长专制的危险。

毫无疑问,由于家庭承载着子女社会化和道德教育的功能,传统中国的专制家庭模式是很难让一个孩子,摆脱专制型-顺从型的人格与文化。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孩子不太可能习得为什么和如何要维护自己的权利,尊重他人的权利,在公共领域有沟通和商量的精神,进而成为一个自由、多元、开放、民主的现代社会需要的人;中国如果想进入一个自由、多元、开放、民主、繁荣、富强的现代国家,家庭模式也就必须要进行转变。

这篇文章我开头看似在说政治,其实是通过中国古代“家国不分”的双专制模式,转到对传统专制家庭模式的透视;传统专制家庭模式问题和现代家庭原则讲了这么多,其实最后还是要回到政治,就希望能启发更多人思考吧。

后记:除了本人的思考与论述,其他灵感和资料来源于:与小学同学的讨论;本人的其他文章;《论语》,《孝经》;陈寿、裴松之,《三国志》;张宏杰,《权力的面孔》;吴增定,《利维坦的道德困境》;唐士其,《西方政治思想史》及讲课资料;约翰·洛克,《教育漫话》。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