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一小”牵动万千家庭,关乎民生福祉,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群众关心的民生大事。当前,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服务“一老一小”的重要手段,通过整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创新型服务不断涌现,精准聚焦“一老一小”群体的需要,为老年人及儿童提供了更为便捷、高效的生活方式。
1月16日,政协云南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二场“两会聊天室”现场,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围绕“数字化助力,探索服务‘一老一小’新途径”主题进行探讨交流,建言献策。
老有所养
推动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智说,聚焦老年人和儿童需求,云南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扩大服务保障范围,拓展服务手段。
云南省政府连续13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为民生实事项目。2024年,中央和省级投入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补助资金近10亿元,全省新建改建街道(乡镇)级养老服务中心22个,社区养老设施(站点)近100个,新增运营老年幸福食堂109个,完成1万余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过去的一年,云南省完成新一届省老龄委调整组建,云南现代老龄事业发展研究院、云南省老龄协会发挥枢纽型老龄社会组织桥梁纽带和“龙头”引领作用,依托“旅居云南”品牌,创新流动式养老模式,与北京等省份建立“冬南夏北”旅居养老新模式,持续扩大“七彩云南·康养福地”影响力,推动银发经济发展,老龄事业产业协同发展释放新动能。
目前,云南省正在通过打通数据壁垒、加强数据共享、深化数据分析、强化人工智能辅助等手段,实现高龄津贴数字化“免申即享”主动发放,让高龄老人足不出户完成办理、便捷兑现服务补贴。
未来,云南将着力综合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加快推进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建设,以新建或依托现有乡镇敬老院发展区域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推进养老行业数据资源开发。围绕“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积极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精神慰藉和护理保健等服务。
深化大数据创新应用,推动养老行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养老机构“建、管、用、助”,推进搭建省级养老项目建设申报管理平台、养老服务供需对接平台、养老机构安全监管平台、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平台和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开展智慧化养老机构建设试点,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幸福食堂
将老人的愁心事变成政府的暖心事
在基层调研中,年近80岁的李阿姨说过的话,令云南省人大代表、昆明市盘龙区财政局局长姜雯印象深刻:“她和老伴年纪都大了,自己在家做饭品种单一,做一顿吃不完,不舍得浪费粮食,经常吃剩菜对身体不好。现在,身边的幸福食堂解决了老人们苦恼的问题,幸福食堂饭菜顿顿不重样,营养又可口,价格适中,还不会浪费。”
“老年幸福食堂以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去年,全省新增运营老年幸福食堂109家。期待新的一年,这样好的政策覆盖更多的社区,助餐服务满足更多老百姓的期盼。”姜雯提出,对不方便出行的老人,可以考虑提供的送餐、助餐服务与物业服务企业如何更好地形成联动,采用“配餐中心+助餐点”的方式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在开办幸福食堂过程中,优化合理调动各方资源,确保这样的好政策有可持续性,实现建得了、办得好、走得远;老百姓比较关心的还有幸福食堂的食品安全,通过智慧化方式实现“明厨亮灶”,让幸福食堂将子女的烦心事与老人的愁心事,变成政府的暖心事。
幼有所育
数字赋能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
云南省政协委员、云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智说,云南省组织开展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监测摸排和统计分析工作,将流动儿童也纳入监测摸排范畴,按照“一人一档”建立全省留守儿童信息库,推进分类精准帮扶,促进更多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享受均等可及的服务保障。通过数字化手段,使这些孩子的困难帮扶能够做到有效对接。
通过数字赋能,提升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依托政务服务网开通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免疫系统疾病感染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网上申报渠道;利用“金民工程”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申请受理“跨省通办”。
留守儿童
用数字化实现亲情守护“零”距离
“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和监管缺失,普遍存在‘心理、行为方面较弱’‘学校教育难、家庭监管难、安全保障难’等问题。”云南省人大代表、昆明市盘龙区财政局局长姜雯说,在关心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方面,在致公党云南省委会组织的调研中了解到,保山市统筹多方力量,通过健全动态管理机制、“挂联代帮”责任制、“N+1”寄宿制学校、多元化关爱服务体系等多种有效措施,特别是在数字化方面,推出了“61520”智能电话亲情沟通平台,让孩子能更为便捷地实现与父母的电话沟通联系,让亲情守护“零”距离。
经过深入分析后建议,应进一步健全长效工作机制,人员信息精准动态管理,扩大寄宿制教育覆盖面,加大对在校留守儿童的关爱保护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强化随迁子女保障,加强“爱心妈妈、儿童主任、生活教师”队伍建设等多项对策建议,让“零”距离的亲情守护成为孩子们的幸福保障。
数字鸿沟
前瞻性技术破解“一老一小”数字化服务难题
刘智表示,下一步,云南省将依托“云尚+”系列民政服务品牌建设,不断增进老年人福祉,全面落实儿童福利措施,着力打造“云尚有养”“云尚有福”“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品牌。积极探索运用云计算、云网络、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等数字技术,规划并实施一系列针对性的服务措施,有效缩小“一老一小”群体城乡服务差距,促进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个性化需求的精准满足。
姜雯认为,在推进“一老一小”数字化服务的过程中,在技术适用性方面,面对老年人和青少年还存在数字鸿沟、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等亟待进一步解决的要求。
希望引入专业化助老服务平台或者运用当前运行成熟的商业化平台,解决老年人助餐、助洁等生活照料服务需求;通过一键呼方式实现上门救急,对有需要的居家老年人进行生命体征数据采集,通过分析判断是否有居家跌倒等情况,为失智老年人提供居家出门预警、智能定位等服务。
许多老年人希望使用手机的时候,有更加贴近老年人生活、操作便捷的无障碍阅读、视听运用软件,让老有所乐乘上数字化的翅膀,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
在推进儿童友好型和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方面,昆明市盘龙区对少年儿童图书馆运用前瞻的数字技术进行适儿化改造,“小桔灯”少儿阅读服务文化品牌得到升华;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社会化支持体系建设方面,已建成区级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做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云南省首家小学校园社工服务站,以“驻校社工”嵌入式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开展校园社会工作试点,使众多师生和家长受益。
在推动数字化服务的工作中,更希望将“一老一小”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除了公共服务的提供,更多的是需要广大市场主体开发满足新需求的新的场景,释放消费新动能。
开屏新闻记者 张扬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郭毅
主编 林舒佳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