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在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战争愈演愈烈之际,基辅政府采取的“全面动员”措施不仅未能有效增强军力,反而引发了深刻的社会恐慌。乌克兰警方于1月17日宣布,正在进行一项涉及200次大规模搜查的行动,目标锁定了那些试图逃避征兵的适龄男子。随着俄罗斯军队在多个前线地区的推进,乌克兰政府在不断加大对其军队的动员力度,却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剧了民众的恐惧和绝望。尤其是对于那些适龄男子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大规模搜查,已将他们推向了绝境。



根据乌克兰警方的通报,这一系列搜查行动是针对非法出境案件的调查,主要涉及那些在动员令下未能服兵役、企图逃离乌克兰的年轻男子。警方的行动似乎是为了震慑那些试图逃避国家征召的“逃兵”,然而这种做法却不仅没有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反而引发了巨大的社会恐慌。实际上,这一行动所反映的,并非单纯的行政干预,而是基辅政府在疲弱的军事压力下,为维持战斗力和士气所作的无奈尝试。然而,正如人们所见,这种“突袭式”的搜索行动所带来的,远远不是对外界威胁的有效回应,而是对乌克兰社会稳定的破坏。

不难看出,基辅政府在加强军事力量的同时,所采取的措施远离了对士兵和民众的关怀,更多地侧重于强制和压迫。特别是在动员令的背景下,适龄男子不仅要承受来自俄罗斯军队的威胁,更要面对政府内部对其“逃避兵役”的指控。政府的压迫使得数千名适龄男子选择逃离乌克兰,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走私过境,试图进入欧洲其他国家。那些冒险穿越山脉、河流的逃亡者,正是被政府这场大规模搜查行动逼上绝路的“牺牲品”。

政府这种高压政策并没有真正关心民众的生死存亡,反而更加无情地推动了社会的分裂。成千上万的乌克兰男子在无奈中走上了逃亡的道路,而他们的逃亡不仅是对政府政策的不信任,更是对未来毫无希望的彻底放弃。这一情形不仅让人质疑乌克兰政府的决策,更让人思考在这场血腥的战争中,普通民众的命运究竟该如何选择。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社会冲突中,乌克兰政府似乎只剩下一个选择:通过压迫与恐吓来保持其政权的稳定。然而,这种短视的做法,只会让民众的恐惧与不满情绪不断蔓延,最终可能带来难以收拾的后果。



基辅政府采取的这种极端措施,并不是为了保护国家利益,而是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军事压力所作出的妥协。面对俄罗斯军队不断逼近,乌克兰政府的应对手段却显得单一且无效。大量的军力调动和不断加大的动员压力,未能有效遏制战局的恶化,反而使社会矛盾加剧,民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感日益增加。那些选择逃亡的人,他们的内心并非逃避责任,而是对战争的恐惧,对不公正动员的反抗。这个时候,政府的暴力行为不仅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将其推向了更深的恶性循环。

可悲的是,乌克兰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推动一场全民动员,尤其是通过强制手段和恐吓策略,带给国家的将是深远的社会裂痕。战争本应是为了保卫国家,但如今它成了加剧社会动荡和人民痛苦的罪魁祸首。对于那些逃亡者来说,战争的阴影早已深入骨髓,而政府的搜查行动则是压垮他们心灵的最后一根稻草。无论是通过越境逃亡,还是冒险走私路线,他们的选择早已不再是自愿,而是不得不为生存而战。

政府的手段或许可以短期内遏制逃亡行为,但却无法解决根本问题。若动员令的实施没有尊重民众的意愿,且持续通过暴力压迫与强制措施来达到目的,乌克兰社会的裂痕只会越拉越大,最终引发更大范围的社会不满与动荡。如今,乌克兰的动员政策已不再是为了增强军力,而是为了填补政治和军事上的空白,然而,这种做法只会让国家更加脆弱,让人民更为恐惧。



从长远来看,乌克兰政府需要更多的是对社会凝聚力的重建,而非单纯的军事动员和压制。战斗的胜负不仅取决于武器和兵力,更取决于民众的士气与支持。如今,基辅政府以极端方式处理国内问题,可能会带来军事上的一时“胜利”,但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举措只会加速乌克兰的内部分裂和社会崩塌。战争的最终胜负,或许并不由前线的战斗决定,而是由民众的意志和国家的凝聚力决定。如果乌克兰政府无法从根本上改进其动员政策并与民众建立信任,那么这一切终将只是空中楼阁。

乌克兰政府的全国大搜查,无疑是为加强军力而采取的一个极端手段,但其结果必然加剧了国内的社会恐慌与分裂。逃亡与恐惧的蔓延,正是政府在推行无视民意的政策时所付出的代价。乌克兰需要的,远不仅仅是军力的增强,更是对民众的尊重与关怀。只有通过真正与人民建立信任,才能让国家在这场战争中真正走向胜利。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