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国家面临困难时期,四川作为产粮大省承担了较多的粮食外调任务。在 1959 年至 1961 年期间,全国出现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大幅下降,但四川仍按照中央要求调出了大量粮食。
四川在三年时间内对外输送粮食 147 亿斤,导致省内粮食供应紧张,百姓生活困难。
1989年,弥留之际的李井泉反复的叮咛儿女,千万不要给我立传,更不要写什么回忆录,当初的事儿是他做错了。
而他口中的这个事儿就是:三年困难时期。他所执行的调粮任务!
当初在四川省委的会议上,他含泪传达了中央指示,并痛心的执行了调粮任务。
三年困难时期内,四川总计外调147亿斤粮食,虽说得到了中央和全国人民的赞扬,但也剥夺了一个省的希望,为此李井泉背上了骂名。
可实际上,李井泉却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他也曾硬顶过调粮令,只可惜。在当时的环境下,最终只是徒劳。
李井泉17岁参加革命,参加过南昌起义,走过25000里长征,在大青山抗过日。在山西省打过阎老西,是我党少有的老资立干部。
1950年四川解放后,中央考虑到四川的重要性,安排李井泉主政四川建设。
刚刚主政四川时。李井泉兴修水利狠抓农业,特别注重民族团结,所有四川人民都看得出来,这位新来的首长和以前的军阀们不一样,是个难得的明主。
在李井泉的努力建设下。四川省发展迅速,甚至可以说是年年丰收。
但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独自存在,也没有哪个省能够脱离国家而独善其身。
整个50年代。我国经历了种种反右、跃进,这都是我国在发展道路上的试错,可试错虽无错,但天灾却无情。
1959年三年灾害开始,我国因为之前不断的试错,并没有形成抗风险能力,人民群众几乎立刻就陷入了饥饿之中。
而就在这粮食告急的关键时刻,四川成为了全国重要的救命稻草,李井泉当初在四川干的实在是太好了,三年饥荒,全国人民都在怕,只有四川人心里有底。
当时负责粮棉绸调的人是李先念,他在工作会议上几乎是祈求着各省的领导,希望他们挤一点粮食出来。
当时北京和天津仅仅只有4天存粮,上海更是只有两天的存粮。可当时的四川已经将粮食库存的2/3调出了省外,但中央还在要求四川省继续调粮。
李先念亲自找到李井泉,就差给他跪下了。李井泉见状,非但不领情,还硬顶调粮令说道:
还要我们四川调粮?几十亿斤粮食都调出去了,四川已经没有存粮了,这全都是口粮呀。多出去一斤就可能要饿死人呢!
李先念只能灰头土脸的走了,可接下来,中央领导轮流来给李井泉打电话,要求四川省委必须坚决执行中央的任务。
1960年夏,邓小平来传达中央文件,李井泉一路苦求邓小平,从办公室送到了省委大楼门前。邓小平对他说:
井泉啊,不送了,粮食还得调,我也心痛。但是没有办法呀!
邓小平紧紧握着李井泉的手,就像是握着全国人民的救命稻草。之后一年,四川的粮食乘着汽车、火车、轮船奔向了全国各地。
此举传递出了生的接力棒,而四川省的人均口粮甚至无法达到全国27斤的定量标准,堪堪只有21斤,李井泉成了这件事儿的罪魁祸首,而这也为李井泉之后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1961年,我国逐渐的打通了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进口粮食的渠道,还在法国的帮助下,打通了从美国进口粮食的转口渠道,饥荒逐渐得到了缓解。
当问题逐渐解决时,反思和追究饥荒爆发的原因开始成为了新阶段的主旋律。
1962年,北京召开了著名的7000人大会,全国各省领导均来到北京参会。其中就包括李井泉。
在会上,李井泉为四川的情况做出了深刻的检讨,检讨中只字不提中央对他的要求,直言道是自己多调了粮食。
这样的检讨无疑得不到众人的认可,李井泉被迫做了第二次检讨。
这一次,他声泪俱下,检讨是自己对情况估计不足,自己必须承担主要责任,现场很多同志都落了泪。
但是,这次检讨还得不到一些人的认可。这时一些中央的领导们看不下去了,主动站出来为李井泉说话。
周恩来说,四川的问题责任在国家。我是总理,责任在我,我做检讨。
邓小平也说到:“四川调粮的问题,井泉同志检讨了这个事儿,不能怪他,也不能怪四川省委,责任在中央,在我们。”
就连朱老总都站出来说:井泉同志检讨了两次,差不多得了,四川的问题不是一个人的责任,大家必须团结一致。
毛主席最后为李井泉定了调子:
我看李井泉同志,是只有大公无私,不知道大公有私。
推荐《红墙大事》
一本超级精彩的书 ——《红墙大事》。
重大内容
重大事件详细解读:该书涵盖了众多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如“大跃进”“文革”“粉碎四人帮”等,对这些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了细致梳理。例如,在描述“二月逆流”时,详细到人物对话和众多人物细节,让读者能深入了解事件背后的复杂情况,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
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披露:书中披露了许多以往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内幕。比如1976年伟人病逝后,江青等人的一系列举动,包括江青要求参加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商讨人事安排,以及王洪文私自下令武装上海民兵等事件的详细经过,这些细节为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真相的新窗口。
可读性强
结构清晰:全书分为上下册,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的重要性等逻辑进行编排,条理清晰,层次分明,便于读者系统地阅读和理解。
适合不同读者群体:无论是专业的历史研究者,还是普通的历史爱好者,都能从这本书中获得收获。对于专业研究者来说,它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和新的研究视角;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则是一本通俗易懂、引人入胜的历史普及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