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派记者 冯学知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叶蓝】编者的话:香港80%的用水来自内地。这背后是东江深圳—香港供水工程(东深供水工程)在全力保障香港供水生命线。今年是东江水供港60周年,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自2024年9月起陆续推出一系列宣传活动。水务署署长黄恩诺表示,国家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未间断为香港供应东江水,成就香港今日成为国际大都会。他希望通过巡回展览加深市民明白东江水对香港的重要性,深切体会国家给予香港的巨大支持以及关爱。
让市民在趣味中铭记与感悟
由香港特区政府水务署举办的“东江水供港60周年”专题巡回展览(如图),1月11日至19日在铜锣湾时代广场举行。展览以“一脉相连 饮水思源”为主题,通过图文展示、互动设施和打卡装置等多种形式,吸引大量市民参与。
15日下午5时左右,《环球时报》特派记者来到铜锣湾时代广场,一踏入展览区域,就感受到场地内充满“水”的气息,深蓝与浅蓝色调相互映衬,营造出仿佛置身于水中的奇妙氛围。在展览现场,记者看到拉着买菜车的家庭主妇、背着书包的学生、拄着拐杖的老人、着装时髦的少女,都沉浸在展览之中。头戴安全帽的卡通公仔“滴惜爸”旁边,调皮的小朋友自顾自地玩耍,让想拍照打卡的家长无可奈何。在夕阳的映照下,画面温馨热闹。
负责策展的水务署青年工程师陈泳汶介绍,东江水供港60周年是很重要的里程碑,水务署筹备展览已超过半年的时间,希望可以通过展览让市民明白东江水对香港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香港的巨大支持,感悟饮水思源的道理。
图文展览由8个约2米高的展板组成,展板边框设计成水管的形状,别具特色。中英双语的文字介绍搭配丰富的图片和视频,清晰地讲述了东江水供港的历程。从香港六十年代旱灾的艰难岁月,到东深供水建造工程的伟大壮举,再到粤港两地为保障水质水量付出的不懈努力,都一一呈现在观众眼前。
在“旱灾袭港 水荒民困”展板前,满头银发的香港市民郭先生伫立良久。“这块展板上讲的内容,我小时候都经历过。”郭先生出生于20世纪50年代,缺水是童年最深刻的记忆之一,“那时候全家经常顶着烈日排队打水,为了少洗衣服,大家都不敢轻易穿白色衣服,我有一次就因为偷穿爸爸的白衬衫被妈妈打了一顿。”他动情地说,如果没有东江水供港,也不会有后来香港的经济腾飞,展览让更多年轻人知道每日饮水从何而来,帮助大家饮水思源,节约用水,很有意义。
互动展区也是展览的热门区域。在水塔形状的知识问答游戏装置前,拖着买菜车的曾女士对自己第一次答题的成绩不太满意,转身去看了一遍展板资料后,回来又答了一遍题。经过一番操作,她成功获得高分,开心地从导赏员手中接过一张蓝色兑奖卡,兑到了想要的奖品。“我好喜欢这款钥匙链,但是要拿到蓝卡才能兑,所以一定要再答一次。”曾女士笑言,能学到新知识,还有好看的礼品,非常开心。
据陈泳汶介绍,在这款名为“东江水知多少”的知识问答装置中,第一题是必答题,要求玩家在30秒内从12个日常用水场景的动画中选出节约用水的行为。随后的1分30秒内,玩家需要回答10道问题。游戏满分为150分,得分100分以上就能获得蓝色兑奖卡,不到100分则获得白色兑奖卡,凭兑奖卡可以换取水务署设计的文件夹、环保购物袋、运动毛巾等不同价值的纪念品。“市民们对互动设施非常有兴趣,我们推出的纪念品也十分受欢迎。”陈泳汶介绍,很多市民对问答游戏非常认真,不少人在看展板上的资料时认真做笔记,之后再来玩答题游戏。
互动展区的VR游戏“滴惜仔探索之旅”同样人气十足。在导赏员的帮助下,无论是银发老人,还是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头戴VR眼镜,玩得不亦乐乎。陈泳汶透露,这款VR游戏是专门为此次展览定制的。游戏设计了4个与东江水供港有关的场景,将木湖抽水站、大埔滤水厂、船湾淡水湖、大榄涌水塘等标志性景点融入其中。通过这款游戏,市民不仅能体验到游戏的乐趣,还能更深入地了解东江水供港路线,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
除了策划和运作展览,陈泳汶也经常到展览现场做导赏员,为市民讲解、协助使用互动设施、推广节水知识。作为展览策划者,看到市民连日来的热情参与,她倍感欣慰和鼓舞。她表示,铜锣湾的展览结束后,她将到油塘布展,3月还会跟随流动展览车进校园。“我们的目标是覆盖全港18区的市民,让不同年龄层的市民都能参与,有信心可以达到这个目标。”陈泳汶说。
“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
东江是距离香港最近、水量最充沛的天然河流。它发源于江西省安远、寻乌、定南三县,江水主要源自降雨,流量充沛,自1965年起成为香港市民的用水来源。2022年,香港输入8.1亿立方米东江水,占全港饮水来源约八成。
香港的缺水问题,自开埠以来一直存在。经历过1929年的大水荒后,殖民当局不断规划及兴建大型水塘,试图追赶持续增长的人口及用水量,但整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香港都在不断限水。1963年,香港遇上极端干旱天气,整个上半年几乎没下过一场雨,当时4天才供水一次,每次只有4个小时,市民怨声载道。与此同时,香港人口稠密,在酷热天气下长时间限制供水,加剧了卫生问题。1961年至1963年间,香港多次被宣布为霍乱疫区,其中1963年的霍乱流行期长达177天。各行各业均受打击:新界不少农田失收,鱼塘干涸,猪瘟鸡瘟肆虐,业界损失惨重。工厂被迫停工、减产或延期交货,零售、食肆及服务业被迫缩短营业时间,生意额大减。当时有工商业界估计,因限水造成的经济损失有上亿港元。
香港工联会理事长黄国回忆说,时任工联会理事长、香港工运领袖杨光和其他一些人联合香港中华总商会向内地求助。中央高度关注,周恩来总理指示不惜一切代价保证香港渡过难关,并同意经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人民币,由广东负责施工兴建东深供水工程,以解香港燃眉之急。
有港媒回忆称,1964年2月20日东深供水工程正式动工,中央和广东省政府几乎动员了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在那个专业人才奇缺的年代,水利专业学生也加入了建设者的队伍。他们在工地一旁的山体上写下“要高山低头,令河水倒流”的目标,开山辟路、凿洞架桥。为了赶工期,工程设计人员的施工图画一张就往工地送一张,设计图纸画到哪里,工地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凭着人工开挖、肩挑背扛,仅仅用了11个月,就将6座拦河坝、8座水泵站全部建成。1965年2月25日,东深供水工程如期全线完工,当年3月1日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东江水奔流入港,第一年的供水量就是当时香港所有水库水容量的2倍。
东江水抵港后的第一站是位于近罗湖深圳河南岸的木湖原水抽水站,是为配合东江供水而兴建的重要设施,其主要功能是将每天接收的东江水原水分配到牛潭尾、凹头、油柑头、上水、大埔及沙田滤水厂。香港水务署设有24小时在线水质监测系统,对输港东江水水质进行持续监测,并定期在木湖原水抽水站抽取样本进行详细分析,确保输港东江水水质符合有关标准。
为支撑香港、深圳和东莞三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者又对工程进行了几次大规模扩建改造。有人计算过,如果将工程所用的土石方筑一道宽2米、高5米的堤坝,足以从深圳一直延伸到北京。几次扩建完成后,新的挑战又浮出水面。为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彻底改善东江水质,2000年8月,东深供水工程四期改造开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清水和污水彻底分离,不允许任何污水浸入清水里。
2024年1月底,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立法会大会上回复议员提问时表示,为了保障供港东江水的水质,国家多年来进行了多项大型基础建设及生态环保措施,例如污水处理及调污的基础设施;在沿东江流域进行截排,严格限制开发东江流域沿线保护区;在受保护范围内禁止采石、开矿及大规模禽畜养殖等活动;迁走东江河道附近具有污染性的工厂及土地复修等的生态环保措施等,确保输港东江水的水质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所订的第Ⅱ类标准,即用作平常饮用地表水的最高国家标准。
内地与香港的双向奔赴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会会长、香港作家联会理事林文映曾撰文称,香港缺饮用水是上一辈港人的集体记忆。以前常听到一句话,“没有东江供水,香港不香,而是臭港”,“这在某种程度反映了现实”。香港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在2023年的随笔中写道,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国家从未间断为香港供应东江水,也一直致力于稳定东江水的水质和供水量,支持着香港的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文章称,东江水自1965年开始输往香港后,为香港的长远发展奠定重要基石。数据显示,香港正是在解决供水问题的那一年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其经济总产值从1964年的113.8亿港元,增加到1996年的11600亿港元,30多年时间就翻了101倍。
港媒称,东江水供港只是中央大力援助香港解决民生问题的一个缩影。20世纪60年代初,从湖北江岸站始发的751次、上海新龙华站始发的753次、河南郑州北站始发的755次三趟特快货运列车,开始向港澳地区运送鲜活冷冻食品,这“三趟快车”被亲切地称为“香港同胞的生命线”。不管是在物资匮乏时期还是动荡时期,不管是桥梁断裂、隧道塌方还是严重涝灾,不管是铁路春运极为紧张,还是流行性病毒肆虐,“三趟快车”始终风雨无阻,从未停驶。内地物美价廉且稳定均衡的供应,加上香港政府的公共房屋政策等措施,使得香港的通货膨胀率和劳动力成本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家,香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明显提升,为日后的腾飞打下坚实基础。
文章同时提到,雪中送炭,在内地与香港之间一直都是双向的。新中国建设面临困难之时,同样有爱国港人挺身而出,霍英东等爱国商人冲破西方对新中国的禁运,冒着港英当局“武力缉私”的巨大风险,向内地运送了大量铁皮、橡胶、轮胎、西药、棉花、纱布等重要且稀缺的物资,为抗美援朝和新中国建设作出重大贡献,“血浓于水,在内地与香港之间从来不是空洞概念,而是真实写照”。有学者表示,数十年来,香港虽历经风雨,却风采依旧,显示出充沛的经济活力,这自然离不开全港人民的共同奋斗,但更离不开中央的大力支持和内地人民的倾情帮助。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只要香港背靠祖国这个坚强的发展后盾,在“国家所需,自身所长”的结合点上积极作为,就一定可以与祖国内地同发展、共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