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山救援
周茂
大概是1978年秋季,我驾车从樟木执行任务归来,在拉孜兵站吃过午饭后,便向日喀则出发,拉孜兵站出来后,行驶了几公里,便开始上山,上山刚转了一个大回头弯继续向上行时,与一辆下山的通信总站拉电杆的车辆会车,他下山的右边是临河床一边,可能估计路线靠左了一点,与我发生了一点小擦挂,我听到响声,赶紧下车察看,而他却未停车继续下行。
我察看了一下,是他车装载电杆时所用撬杠稍长了一点,与我车棚杆发生轻微擦挂,棚杆略有点变形,但损失不大,回去后自已校正一下就行了。看了一眼那辆车,电杆上面好象还坐了3个人,没想着去追究他,便准备上车继续前进。左手打开车门,左脚跨上脚踏板,右手刚抓住方向盘准备上车,突然,呯的一声震响,响彻了山谷,我第一反应便是想到有人开枪,但马上反应过来枪声应没有这么大声,我便放下左脚,转身向响声传來的车后下山方向看去,一个惊险场景映入眼帘,只见刚才与我会车的通信总站拉电杆的车,正向右侧侧翻滚下坡去!看到这样的险情,责无旁贷。我赶紧抱了一个石头,将我车后轮垫住,便飞速向事故车跑去。
事后了解到这辆车驾驶室坐了3个人,车箱所装电杆上面坐3个当兵的,电杆架子中间还搭了两个藏族同胞,这样的违章搭人,加重了这次事故损失!话又说回来,当年在西藏请休假时,没有城际间的客运专车,更没有现在流行的网约车一类的,一般的连排级干部找车搭都难得很,更别说战士了!唯一的办法是联系执行任务的部队返程车辆,所以在那个年代,步兵单位是有求于汽车兵的。但是,如果没有遇到执行任务的车辆,这种违章行为便难以避免。
一个百米冲刺,瞬间便跑到了事发地点,一副惨象映入眼帘,电杆上搭的三个当兵的,在车侧翻的瞬间便甩到了下面河床之中,两个老百姓一个甩在路坡上,可能被车辆打滚的时候
轧过去的,另有两个当兵的甩了出去十几米远,正在慢慢地爬起来,车辆翻下坡后,在干河床中还是六轮着地的,只是驾驶室,顶棚有点变形,还可以开起走,驾驶室内三个人相继出来了,看样子身体无大碍。而电杆则翻在干河床之中。斜坡上那个藏族同胞身体动了几下,看见他还活着,我和车上的另一个人(忘记了是谁了)赶紧将那个藏胞抬到路边上,准备往拉孜兵站医务室送去抢救,但还未等我去开车调头,便发现他已断气了。
这下我便将注意力转到了坡下的干河床,并马上冲了下去,因为我发现好象有人被压在电杆堆的下面了,而且还有呼救声传出来,“老乡救命!老乡救命!”(当年在西藏,当兵的遇到了不认识的战友都是叫的老乡),待我冲到电杆堆前才发现,车上所搭载的另一个老百姓的脑袋已经被电杆压扁了,人已死亡,而呼救声是从电杆堆下发出来的,应该是一个当兵的被压在了电杆堆下,这电杆堆是由二十多根用柏油加工过的电杆,据传说是从东北拉来的,每根电杆大概百多斤重,情急之下,也不知哪来那么大的力气,为了尽快救出那个压在电杆堆下的战友,便抱起电杆的一头奋力甩开,一会工夫,便将那被压着的战友救了出来,当时他也可能是吓蒙了,电杆一抬开,我们尚未发现他伤得如何的时候,他突然立起身来,疯狂的往公路上爬去,一边大声地吼着听不清的话,看到他神智不清楚,我立刻跟着他跑去,当他爬上公路时,一眼望到了那个藏胞的遗体,吓得哇哇大叫起来,我马上抓住了他,并大声跟他说道,别害怕,你已经安全了,清醒点。他听了我的话,看了我一会,才逐渐镇定清醒了过来。再来看看他,浑身并无一点伤痕。
我再下到河床一看,原来是基本平坦的干河床,就那个地方有一个小坑,而那个战友从车顶甩出时刚好落在那个小坑里,他踡缩着身体,刚好滿满填满了小坑,而电杆甩下来时压得他不能动弹丝毫,神奇的是他并未受到丝毫的伤害,我们当时便对他感叹道:不知你父母在家为你烧了多少高香!反正这巧之又巧的奇迹是发生了!
我又看向了甩向河床的那两个战友和从驾驶室里出来的三个战友,询问了他们一遍,只驾驶员腰部有点轻伤,其他三人均无大碍。待到那几位战友派了一人拦下过路车辆往拉孜兵站去打电话告知他们部队后,我们才继续翻过拉孜山,驱车回到日喀则,事后听说通信总站还专门打电话向我营领导,谢谢我对他们事故车辆的抢救。
这场事故是由于该车的右前轮爆胎后,右前轮巨大的阻力造成车辆方向向右急转,还来不及踩刹车,车辆就巳经下坎了,又加上他车箱上搭了五个人,才造成了死亡两人的重大事故,这也就告诫我们,不要违章搭人,更要注意自家车辆前轮的质量状况。
(注:如群内有当年在通信总站的战友知道拉孜山事故发生的时间,请告诉我,谢谢!)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周茂:四川省简阳市人,1955年生,1972年11月入伍,在西藏军区后勤部独立汽车第二营服役,期间曾任该营一连二排副排长,于1981年3月退伍返乡,至今退休在家。
作者:周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