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军事贸易的舞台上,各国根据自身的战略需求与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完善本国的军事装备体系。2017 年,马来西亚与中国签署协议,采购 18 艘濒海任务舰,这一举措成为马来西亚海军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节点。

根据协议,这 18 艘濒海任务舰将分三个批次进行建造。其中,首批舰艇的总价约为 2.65 亿美元。按照马来西亚海军最初的规划,首批 4 艘濒海任务舰将由两国合作建造,具体安排为克里斯级的前 2 艘在中国建造,后 2 艘由马来西亚本国船厂负责。首舰于 2018 年 7 月正式开工,令人瞩目的是,仅仅 7 个月后便顺利下水,紧接着 2 号舰也迅速启动建造工作。



中国高效的建造速度给马来西亚海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于此,马来西亚海军果断调整计划,决定将首批 4 艘濒海任务舰全部交由中国建造。这一转变充分体现了在国际军贸市场中,交货速度对于买家的重要性。对于像马来西亚这样急需更新海军装备的国家而言,快速获得装备能够加速其海军建设的进程,满足其迫切的国防需求。

马来西亚海军长期面临着装备老化和型号繁杂的问题。尽管马来西亚拥有众多海岛,但其海军舰艇不仅老旧,且型号多达 15 种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军的作战效率和管理成本。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马来西亚海军希望通过大规模采购新型装备来推动海军的现代化转型。除了克里斯级濒海任务舰,马来西亚还采购了鲉鱼级潜艇和大军莱拉级护卫舰等装备,全面更新海军的装备体系。

克里斯级濒海任务舰可以说是中国专为马来西亚量身定制的一款舰艇,某种程度上可视为中国版的濒海战斗舰。考虑到马来西亚海军的主要任务集中在近海巡逻,以及打击走私和海盗等方面,且活动范围主要局限于众多海岛之间,其角色定位与海警有相似之处。该舰满载排水量仅 700 吨,最大火力配备为 30mm 舰炮。尽管在吨位和火力上并不突出,但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多任务需求。它借鉴了美国濒海战斗舰的多模块设计理念,可根据不同任务需求,灵活搭载反水雷、情报收集、前沿侦察等任务模块,以适应多样化的作战环境。



与美国动辄 3000 多吨的濒海战斗舰相比,马来西亚的濒海任务舰在火力上确实存在差距。但这一设计是基于马来西亚自身的实际需求,是 “美国思路” 结合马来西亚国情的产物,体现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这一理念。实际上,美国在濒海战斗舰的运用上也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最初提出 “由海向陆” 的战略构想,认为美国海军在全球具有绝对优势,未来海战将主要发生在敌国沿海地区,因此开发了濒海战斗舰。然而,美国濒海战斗舰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维护保养成本高昂,每次进行保养、维修以及更换任务模块时,只能在少数几个预定港口进行,这与濒海战斗舰所强调的灵活性背道而驰。此外,其单价高达 5 亿美元,性价比不高,也引发了诸多争议。



马来西亚海军通过采购克里斯级濒海任务舰等一系列举措,正在稳步推进海军的现代化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充分考虑自身实际需求,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装备,为提升海军实力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