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TOP大学来了”整理,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官网等。
2025年1月17日,TOP小编查询华中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发展院官网时发现,该校拥有5个全国重点实验室
1、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与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前身为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于1991年6月通过国家验收,是我国首批建设的国家开放型重点实验室。
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一次能源,煤燃烧是最重要的煤炭利用方式,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煤燃烧领域唯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级的从事煤的高效低污染利用的基础理论研究、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也是国家组织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立足国家能源生产与环境保护的重大需求,定位国际学科前沿,致力于以煤为代表的化石燃料和以生物质为代表的可再生燃料的燃烧和转化过程、及其污染物生成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促进先进的高效率低污染能源利用技术和装备的研发,服务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本学科前沿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批创新性的研究成果。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以高效、清洁、低碳、安全的燃料燃烧和能源利用的理论和技术为核心,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燃料特性与湍流反应流体力学;能源利用中的污染物生成机理与防治;热能转换与利用先进技术;热力设备与系统的诊断、优化与综合评价。
2、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是国家在材料成形、新材料和模具技术领域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需求,围绕材料制备与成形领域的基本科学问题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突破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促进成果应用,在引领行业发展、以及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室现有固定研究人员71人,其中教授62人,副教授6人。近年来,共投资近亿元建设了先进的材料测试分析平台、精密成形研究平台、材料制备研究平台、快速成形研究平台,为开展材料成形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和对外开放提供了良好的支撑条件。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实验室已在材料成形过程模拟理论与方法、数字化模具设计制造技术、快速成形与快速制模技术、精密成形工艺与装备、先进材料制备与应用等主要研究方向上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和优势,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10余项,省部级奖励50余项。其中,激光烧结成形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还被两院院士评为2011年中国科技十大进展。近几年来,共发表SCI学术论文15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0余项。研究成果已在国内2000余家企业、研究机构或高校中获得应用,解决了航空航天、汽车、家电、机械等领域的成形制造技术难题,促进了行业技术进步,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实验室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研究成果被国际学术界评价为相关领域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研究团队被誉为是一支富有创新能力的研究队伍,并被国际知名公司评选为“全球最佳创新合作伙伴”。
3、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于2022年12月顺利通过科技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于2024年5月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独立二级实体单位。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主管部门为国家教育部。实验室主任由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吉林大学任露泉院士担任。
实验室前身是90年代的智能制造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1世纪初建设为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于2008年首次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成绩良好;2009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13年和2018年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评估结果均为优秀。
4、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强电磁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简称“实验室”)于2023年3月顺利通过科技部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实验室依托华中科技大学,主管部门为国家教育部。实验室主任由华中科技大学文劲宇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海军工程大学马伟明院士担任。
实验室前身是2011年获批建设的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013年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2013年和2018年实验室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评估结果均为良好。
实验室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类全国重点实验室,面向国家“双碳”重大战略需求,围绕电磁特性分析理论与方法、电磁材料与功率半导体器件、高电磁参数单元技术、复杂电磁系统优化与控制四个研究方向开展研究,重点攻克复杂电磁暂态调控技术与装备、超强磁场精准构建技术与装备、超高参数电磁能转化技术与装备三大重点任务,聚焦于强电磁装备与系统的构建与运行,致力于解决强电磁能量高质高效转化、存储、变换与调控关键科学问题,实现强电磁装备与系统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和世界领先,在国家科技创新、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保障中发挥不可替代的战略科技支撑作用,成为我国能源领域创新链中的战略科技力量。
5、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3年3月获科技部批准建设。实验室由同济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共同组建,汇聚了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人兽共患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及省部级创新研究平台,三方实行一体化运作。第一任实验室主任为宁琴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陈焕春院士,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为舒红兵院士、马丁院士。
实验室定位为应用基础研究类全国重点实验室, 聚焦人畜共患传染病重症诊治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开展共性前沿科学研究。围绕病原及突变株临床致病规律,发现重症化因素和关键靶点及阻抑重症化关键致病环节(炎症因子风暴、凝血紊乱),建立系统规范多场景诊断新技术体系,支撑智能诊断及临床决策,建立创新救治方案,突破器官支持与维护技术难点,实现显著降低传染病重症化率,提高救治存活率的总目标。战略任务聚焦以下三个方向:1.病原致病规律,重症化因素和阻抑靶点;2.病原诊断与临床智能诊断;3.重症救治创新方案和技术。实验室力争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传染病重症救治前沿研究基地、国家人畜共患传染病重大重点任务承接基地。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整理自“华中科技大学”,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