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距离特朗普重新上台只剩7天,美国的传统盟友却开始集体“变心”。
英国派出高规格代表团访华,重新开启中英经济对话,日本也紧随其后准备和中国展开合作。
这些盟友显然是被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和“六亲不认”的作风逼得没了退路,纷纷转向中国寻求经济和外交上的支持。
然而,这一轮靠拢背后,是盟友的真心,还是一种权宜之计?
美国盟友的转向:英日争相访华
距离特朗普重新回到白宫只有7天,国际局势却已经开始变得有点耐人寻味。
原本一贯站在美国身后的英国和日本,居然主动向中国伸出了橄榄枝。
先说英国的事儿。1月11日,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带着一帮重量级人物浩浩荡荡地飞抵北京。
这次她带队的阵容很豪华,什么英国央行、渣打银行、汇丰银行的负责人都来了,摆明了是奔着金融合作来的。
这趟访华的重点之一,就是重启已经搁置了6年的中英经济财金对话。
要知道,这场对话中断了这么久,如今能重新开启,背后可不仅仅是中英友好的表面文章。
里夫斯在这次会谈中可谓直奔主题。
她直接表示,伦敦是中国金融企业筹集资金的理想之地,还特别提到希望中国今年能在伦敦发行首个海外主权绿色债券。
听起来,英国是真心希望和中国在资本市场上玩点大的。
而这些动作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英国的经济真的是快撑不住了。
近年来,英国政府的国债收益率一直飙升,给财政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而现在能拉中国一把合作,无疑是给英国经济添了把柴火。
不过,英国的行动可不止金融合作这么简单。
据报道,唐宁街还在酝酿着降低部分中国商品的进口关税,比如电动自行车的税。据估算,这一政策每年能为英国省下5100万英镑。
这不仅能减轻国内消费者的负担,也算是向中国释放了善意。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英国脱欧就是为了摆脱欧盟的束缚,结果如今反而得靠中国合作才能找到经济突破口,真是有点讽刺。
再来说说日本那边的情况。日本首相石破茂最近也是态度大转弯。
本来他是想第一时间跑去美国和特朗普见面的,但特朗普的冷处理让他觉得没面子,于是他干脆放弃了访美计划,转而把目光投向了中国。
眼下,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干事长已经安排了访华行程,目的很明确,就是修复中日关系,为双方未来的合作打基础。
据说,石破茂还亲笔写了一封信让随行人员带去中国,字里行间满是对改善关系的期待。
总的来看,不管是英国还是日本,这次向中国靠拢都是因为看清了现实。
特朗普的“六亲不认”作风让他们明白,与其被关税政策折腾,还不如早早找个新出路。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显然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特朗普的影响:基辛格预言成真
英国和日本的这一波操作,归根结底还是因为特朗普。
这位还没正式上台的前总统,硬是让美国的盟友们“压力山大”,逼得他们不得不另寻靠山。
用基辛格的话说,这就是典型的“做美国的盟友比做对手更危险”。
先说特朗普的招牌套路:关税大棒伺候,谁都不放过。
从盟友到对手,没有差别对待,谁的商品都要多加点税。
这还不够,他甚至直接对一些盟友的领土动了心思,暗戳戳地搞些小动作,真的是让英日这些“小弟”寒了心。
尤其是日本,原本以为跟美国关系铁得不能再铁了,结果特朗普上来就是一波冷处理,连石破茂想去见个面都被无情拒绝。
你说,日本能不另谋出路吗?
再看看英国,情况也好不到哪去。
脱欧之后,英国原本打算抱紧美国这条大腿,想着靠着特殊关系混得风生水起,结果发现特朗普根本不把它当回事。
英国国内经济状况一塌糊涂,国债收益率一路飙升。
这个时候,指望美国是不可能的,只能自己找出路了。
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显然是最合适的选择。
英国也确实下了功夫,直接派出财政大臣带着一票银行大佬访华谈合作,这可比对特朗普期盼什么自贸协定靠谱多了。
至于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态度,更是让盟友们彻底“心凉”。
本来拜登花了好大力气拉起的“遏华包围圈”,眼看着特朗普上台后就可能一拍两散。
这种对外政策的变来变去,谁受得了?
英国和日本心里很清楚,指望美国根本没谱,赶紧找中国搭把手,稳住经济才是当务之急。
说白了,英国和日本转向中国,更多的是为了应对特朗普的“六亲不认”政策,而不是因为对中国有多大的好感。
他们这波操作,其实是在玩平衡。
一边缓和对中国的关系,争取点经济实惠;另一边,也是在向特朗普喊话:“别逼我们太狠,我们还有别的选择。”
这种两面下注的策略,怎么看都像是给自己找条退路。
但问题是,特朗普的性格摆在那儿。
他一贯只关心“美国优先”,对这些“小弟”完全不当回事。
你示好中国也好,摆出姿态也罢,他可能根本不买账。反而有可能让他觉得你不够忠心,然后打得更狠。
这对美国的盟友来说,简直是个恶性循环。基辛格那句话,今天看起来真的扎心又现实。
结语
总的来说,英日靠拢中国的确为中国创造了一些新机会,但这不代表他们彻底改变了立场。
中国需要在利用机遇的同时,保持战略定力,把这些善意转化为长期合作的基础,同时警惕被“当枪使”的风险。
毕竟,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实力才是最硬的底牌。
只有自己够强,才能真正站稳脚跟,不管风往哪边吹,都能应对自如。
参考资料:
英国财政大臣:“务实”的中英关系将有助于经济增长-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