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中菲在南海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但在近日的第十次谈判却让双方看到了转机。
1月16日,中菲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十次会议在福建厦门举行。
面对中方提出的要求,菲方直接同意。
这为双方下一步解决南海问题提供了可能。但在高兴之余,也有人不禁疑问,小马科斯为何这次这么干脆?
第十次谈判
自小马科斯上台以来,菲律宾在美国的支持下不断在南海挑衅中国,从出动军舰到言论威胁,小马科斯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趁机抢占中国岛礁。
面对小马科斯的行为,中国捍卫领土的决心不容动摇,所以双方持续在南海对峙。
这种对峙并没有带来实质性利益,反而使菲律宾陷入更深的困境。
由于中国在南海的执法力量不断加强,尤其是1.2万吨级的5901号海警船的常态化巡逻,对依赖美国的菲律宾形成了强大压力。
但在拜登政府不断释放支持信号后,小马科斯还是硬撑着。
然而随着拜登即将下台,特朗普即将上台,小马科斯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
相比于拜登政府擅长用政治军事搞地缘战略意图的举动,特朗普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想挥舞关税大棒,来彰显美国地位。
尤其特朗普对盟友态度多变,使得小马科斯产生了焦虑。
在这种背景下,中菲第十次磋商开始。
在谈判中,中方明确指出,菲律宾近期的行动已严重违反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规定,并呼吁菲方通过对话与协商解决问题。
这一要求直指菲律宾近年来在南海问题上的“投机性”操作。
此外,中方还提出,希望双方加强对海洋科技与环保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地区和平稳定。
面对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菲律宾直接同意了中方提出的要求。
菲律宾的态度转变反映出其最近面临的多重压力。
首先是军事和经济层面的双重困境。
菲律宾的军事实力与中国相比有着巨大差距,无论是在海上巡逻能力还是执法行动中都难以抗衡。
中国海警巡航执法的频率和规模不断提高,让菲律宾多次尝试对抗却屡屡失败。
此外,南海局势的持续紧张使菲律宾不得不增加军费开支,仅2024年批准的军费预算就已占到该国GDP的8%。
这样的高成本投入不仅拖累了菲律宾本就脆弱的财政,还让其政府在国内面对更大的民生压力。
其次,美国的政策变化也让菲律宾对“靠山”的信心减弱。
这点之前已经说过了。
此外,东盟内部的态度变化也削弱了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的“同盟筹码”。
越南和印尼等国家近年来逐渐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使菲律宾在东盟内部显得愈发孤立。曾经试图挑动东盟对抗中国的策略,如今几乎已成“孤家寡人”。
南海未来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动因则是菲律宾的政治内斗局势不容乐观。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近日宣布参加2028年总统选举,这标志着杜特尔特家族的反击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菲律宾国内的民意对马科斯政府提出了更高要求,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民众既不希望与中国爆发冲突,又不希望菲律宾过于软弱。
马科斯试图利用民族情绪来转移国内矛盾,缓解来自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压力。
这种“两面讨好”的策略使得他在谈判桌上显得格外“灵活”,既答应中方的要求以缓和局势,又不忘向美国寻求支持,以在内政外交间找到平衡点。
然而,菲律宾的“干脆”答应并不意味着南海问题就此平息。
从历史经验来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多次表现出“反复无常”的态度。
一方面,这种“摇摆”源于其对美国的长期依赖。
美国对菲律宾的影响早已深入骨髓,无论是军事部署、经济支持,还是社会观念,美国都深刻地塑造了菲律宾的国家政策走向。
另一方面,菲律宾国内的政治生态也决定了其政策难以一以贯之。
掌管菲律宾政权的多是政治大家族,他们既是政界精英,也是商界寡头,与美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种结构性依赖使得菲律宾很难在外交上实现真正的独立。
尽管如此,中国仍在努力通过多边合作与务实交流争取南海局势的稳定。
中国不仅在谈判中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决心,还通过强调合作领域的潜力,向菲律宾释放善意。
这种“对话大门始终敞开”的姿态,不仅有助于缓解南海紧张局势,也能逐步削弱菲律宾对外部势力的过度依赖。
菲律宾的表态虽然暂时缓解了中菲关系的紧张,但并不意味着其政策会发生根本性转变。
特朗普政府的东南亚政策将对菲律宾的选择产生重要影响,若特朗普政府延续拜登政府在南海的一贯态度,菲律宾相比很快就会如过去两年里那样在南海继续挑衅中国。
这一点无法改变,只要美国一直在菲律宾有驻军,这样的情况就总能出现。
对于中国来说,维护领土完整一直是最后的底线,但对菲释放善意与和平的信号,则是解决南海问题的关键。
只要菲律宾总统如杜特尔特那般,想明白利弊,那么届时中菲可能将会共同合作开发南海,这对双方来说,有利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