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沧源班洪、班老乡边境村10名老支书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汇报阿佤山翻天覆地的变化和佤族群众的幸福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表示,了解到脱贫攻坚给阿佤山带来的深刻变化,感受到了阿佤人民心向党、心向国家的真挚感情,他很欣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对沧源佤族群众的关怀,也是对临沧各族干部群众的殷殷嘱托。
3年来,临沧群众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建设美丽家园,维护民族团结,守护神圣国土。秉承“我们都是收信人”的责任担当,云南省搬迁安置办公室带领当地搬迁安置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库区、安置区建设,聚焦现阶段移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抓稳抓实搬迁安置工作重点,不断开拓创新,帮助阿佤山再创新辉煌。
党建引领谱新篇 民族团结共发展
在临沧库区采访时,呈现在记者面前的是一个个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和美场景。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同心浇灌民族团结进步“幸福花”。这一切得益于当地政府和临沧市搬迁安置办公室聚焦基层党建关键环节,抓基础、强弱项、补短板,精准发力,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强大合力。
走进双江县那布社区沧江自然村,绿树红花映衬着整洁的村道、统一的民居,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处处皆是,街道干净整洁,景美人和。闲暇时,村民聚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乡村美景让人感受到当地居民生活的惬意。
沧江自然村是糯扎渡水电站双江库区贺六移民安置点,共有移民278户1001人。和很多安置点不同,这里的移民来自全县2个乡镇4个行政村5个村民小组,包括拉祜族、傣族等12个民族。刚开始,由于民族众多、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各种矛盾交织。
如何在多元文化中让不同民族群众携手共进,成为当地政府和搬迁安置部门的首要任务。
为增进各民族团结和谐,2022年,当地政府将5个不同名称的村组统一更名为“沧江自然村”,成立了由19名党员组成的党支部,搭建起党群关系“连心桥”。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移民群众集体荣誉感、归属感、身份认同感,沧江自然村以“移民新村·美丽家园”建设为载体,围绕“村(党)支部+致富带头人+移民群众”三合一模式,以“村级组织、乡村治理、民族团结、产业发展、配套完善公共设施”5大工程为主要建设内容,着力开展基层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
通过示范创建,当地乡村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提升,实现了沧江自然村产业发展“强”、乡村环境“美”、乡风文明“淳”、乡村治理“安”、移民增收“富”,各民族群众和谐共生的全新面貌。
“现在沧江自然村像一个团结的大家庭,移民群众与当地各族群众和谐共处、共谋发展。”双江县搬迁安置办主任杨绍梅说。
在凤庆县鲁史镇永发村,以党建引领澜沧江沿江经济示范带建设正在全面发力。永发村是小湾水库移民村,共安置移民85户343人。该村突出党建引领,紧贴沿江优势,坚持集中连片、一体规划,着力构建“一廊三带”多元产业布局,引领产业集约化发展。
沧江自然村、永发村仅是库区、安置区党建工作的一个侧影。移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将这份信念转化为推动边疆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这里,“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不是口号,而是深入人心的行动指南。
聚焦基层社会治理 凝聚库区发展合力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大背景下,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党建引领,库区社会管理水平同样显著提升。
曾经,在库区、安置区,人居环境不优、特殊群体生活困难、群众矛盾纠纷多、和谐共处难、思想统一难等问题困扰着当地政府和搬迁安置部门。随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动安置区和谐稳定系列行之有效手段的实施,这一切得到极大改观。
沧江自然村结合“善治临沧”App推广使用,积极探索“支部引领网格”模式,以党员为主体设立网格区,把党支部书记和村民小组组长推选为网格长,按5至15户的范围把居民编入网格,形成党组织主导下的治理体系,实现人、财、物、地、事“一网整合”。
该村聚焦群众“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需求,建立“巧舌妇”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传、心理疏导、帮办实事、上门指导等志愿服务,让留守老人、妇女儿童、特困群众老有善养、幼有优教、困有真帮,密切了邻里关系,营造了“亲如一家”的和谐氛围。
村里组建环境卫生评比组,建立家庭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机制,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开展环境卫生评比,评出“洁净家庭”,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创建了“宜居、宜业、和美”的移民新村。
在沧源县永和新村,移民群众用另一种方法推进社会治理。永和新村是勐董水库建设搬迁安置区,共有129户462人,其中移民人口328人。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差,这里曾是边境贫困村寨。
近年来,在搬迁安置部门支持下,永和新村一手抓项目建设推进移民增收,一手抓移民教育管理推进村民自治。该村投资1423万元对村庄实施提升改造,结合佤族文化元素及当地建筑风格实施外包装改造;推进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设施功能;改造路网、水网、电网,拆除私搭乱建,加快推进人居环境提升。
在村庄治理方面,该村采用建章立制等措施推进村民自治。先后成立理事会、妇委会,制定村规民约,提高村民自我约束力、自我治理力、自我发展力、自我服务力;根据移民新村边境特点,外聘法律顾问,内设法治宣传员,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在公安机关配合下,村内联防队主动作为,严厉打击各类不法行为。
“我们强化移民村组社会治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推动移民思想大转变,让移民村组实现自我管理。”永和新村村委会主任杨六远介绍。2022年,永和新村被评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项目搭桥 特色产业成为库区发展的“金钥匙”
在库区发展的宏伟蓝图中,特色产业发展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推动库区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改善库区、安置区面貌的强大引擎。通过搬迁安置后期扶持项目资金支持,镇康县依托当地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道路。
镇康县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涉及小湾水电站、三峡水电站、大丫口水电站、南伞河水库、中山河水库、四楞坝水库6个库区移民,累计安置移民351户2354人。近年来,镇康县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及云南省搬迁安置办“123456”总体工作思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产业发展和结存资金化解等工作。
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工作目标,该县按照新村“两定位”和产业发展“五要一保障”积极谋划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共实施各类后期扶持项目65个,完工61个、在建4个,总投资9960.82万元。这批后扶项目的实施,有力保障了移民群众增收。截至2023年底,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通过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支持,该县以实施“两个千亩示范园”为载体,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建成树根水澳洲坚果示范园和坝区果蔬合作发展区,发展澳洲坚果基地3082亩,套种咖啡2090亩。目前,咖啡年产量50余吨,坚果年产量400余吨;建成橡胶基地981亩、蔬菜基地约1800亩,逐渐培育形成一年蔬菜、三年咖啡、五年坚果、七年橡胶的“一三五七”产业发展模式。这种“以短养长”的产业结构模式,为实现移民后期扶持产业从“补血”向“造血”转变提供了样本。
结合移民搬迁工作实际,该县聚焦资源、区位、基础优势,把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与发展壮大“三大经济”相融合,申报了“镇康县2024年产业转型升级后期扶持澳洲坚果产业提质增效项目”,计划通过实施引水灌溉、道路硬化提升、土壤提质、蜜蜂套养增产、坚果精加工生产等工程,对覆盖辐射移民群体的3082亩临沧坚果基地实施全面提质增效。同时,通过“政府统筹+合作社/龙头企业运营+移民参与”的运作模式,实施收益分成。
该县利用已建成43万亩坚果产业基地优势,探索移民特色产业多方位发展模式,以发展蜜蜂养殖产业,探索出一条“小蜜蜂”酿出坚果产业发展“新蜜方”特色产业发展新路子。
该县还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建立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紧密联结的利益机制,引进龙头企业实行“保底保价收购”和“随涨即涨”两项保障措施,以此保证农民收益稳定增长。
今后,该县将以“打造一个品牌、带活一个产业、富裕一方农民”为工作思路,打造集生产、包装、储存、销售于一体的蜂蜜产业链,并积极推进“基地端+收购端+生产端+销售端”的高效衔接。
目前,该县已组织注册“临坚铺”坚果花蜜品牌,形成从基地到工厂、从原料到产品、从产品到市场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的雏形。
庭院经济 库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边陲山乡遇上庭院经济,会碰出怎样的火花?临沧市搬迁安置部门通过做好移民搬迁“后半篇文章”,交出一份完满答卷。
“为激发移民群众内生动力,2023年,在扶持大兴村移民安置点发展庭院经济项目中,我们给予扶持资金100万元,主要用于建设公共微商铺和发展移民安置户庭院特色种植、庭院餐饮业、庭院小作坊等,确保扶持资金发挥作用。”凤庆县搬迁安置办党组书记、主任张秀春说。
大兴村现有移民户290户1238人,经“美丽家园”项目建设,移民安置点进村入户道路宽敞整洁,庭院内鲜花盛开。随着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实现了安居乐业。
走进大兴村移民安置点兴发自然村,雅致规整的小院一字排开。在“娜娜的小院”里,村民王连娜正在打扫卫生、整理餐桌。院子布局紧凑,果树环绕凉亭。“我家主要做餐饮,平时周边群众来就餐的人比较多,年收入有10余万元。”王连娜说。
移民张树茶家的庭院“四季茶花杜鹃园”里是另一番景象。他家院里种植着各色花卉,茶花、杜鹃、三角梅,一派生机盎然。目前,他种植的各种花卉苗木价值已超过300万元,每年可为他带来近20万元的收益。
原本普通的农家小院不但变美了,还成为可持续增收的“致富院”。目前,大兴村兴旺、兴发2个自然村15户移民户的庭院经济已颇具规模和特色。
“以前移民安置户的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劳务输出为主,自2023年依托扶持政策,大兴村积极打造凤庆、云县‘一刻钟’经济消费圈,发展庭院经济,让移民群众不出村就实现增收。”洛党镇人大主席李星珊介绍。
“庭院虽小,效益不小。庭院经济不仅有助实现农村产业由分散化向规模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提升,也能有效增强移民内生动力,促进持续增收获益。后续我们将合理布局产业,优先打造一批‘庭院经济’示范点,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形成小规模、大群体,小产品、大产业的庭院经济规模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提档升级。”张秀春表示。
在移民后期扶持项目推动和政府引导下,库区迎来许多“改造者”,他们瞄准乡村老房老舍、田间地头,大显身手创造出各具风格的庭院,在方寸小院内做文章,把“老地方”玩出“新花样”,催生库区乡村振兴新动能。
文旅融合 产业发展思路再创新
“翁丁”是佤语云雾缭绕的地方,有高山白云湖之灵秀的意思,是我国佤族历史文化和传统建筑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村落,也是全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守护对象、历史文化名村。随着旅游环境不断改善,来翁丁古寨的游客越来越多。承载力不足、影响游客体验感等问题,成为制约旅游发展的因素之一。
随着芒回水库的建成、勐卡村的搬迁,这一局面将被打破。
芒回水库移民安置人口135户622人,涉及勐卡村新寨、老寨2个安置区4个点。其中勐卡村风光秀丽,与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翁丁原始部落、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形成旅游大环线,是沧源打造全域旅游的核心区、名副其实的“翁丁后花园”。
搬迁后保留下来的勐卡老寨具有傣族风情,是见证云南民族地区传统民居发展演变的实物,让旅游资源进一步丰富。
搬迁后的勐卡傣寨被山水环绕,水畔傣乡的独特风情更加凸显勐卡傣族文化的韵味,与翁丁佤族粗犷、奔放、热情的部落文化形成良好互动,让游客在同一个时空下体验着山与水、傣乡文化与佤乡文化的不同魅力。
“勐卡安置区建设符合沧源发展全域旅游的方向定位,通过翁丁吸引游客,并引流到勐卡,既弥补了翁丁民宿、餐饮不足的现状,又很好地承接了客流,让游客在领略翁丁神秘原始文化的同时,又可观赏山水交融的傣乡文化,体验感得到提升。”沧源县搬迁安置办主任孙继东介绍。
今后,沧源县将以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加大“水经济+文旅产业”投入,打造“一湖三寨六岛”旅游产品,让游客体验湖上游船观光、节庆日龙舟比赛、夜间灯光秀等。此外,2个核心旅游线实现水陆联动,丰富游客游览感受,为达到“游客变居客、变居民”的目标奠定基础。
“文化和旅游的融合不仅对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要抓住两个产业相互借鉴、相互渗透的特点,总结出一套符合区域特色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以顺应发展需要。”沧源县副县长李树荣说。
在凤庆县鲁史镇永发村,一条开发特色旅居之路蔚然兴起。
近年来,凤庆搬迁安置部门进一步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价值路径,通过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协调、统筹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旅游建设等资金,着力将库区建设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路通”的生态廊道,打造为湖面生态美、湖岸产业兴、湖畔百姓富的美丽家园。
该县进一步压实县乡及实际管理使用单位后期管护责任,携手住建、环保等行业主管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机构,加大库区私搭乱建、乱堆乱排等违法行为的巡查排查及整治力度。同时,通过外聘第三方的方式,开展库区漂浮物清理,聘请当地群众常态化对库区沿线进行卫生保洁,为“绿美河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在搬迁安置部门帮助下,鲁史镇永发村依托沪滇协作及乡村振兴等项目,统筹资金2400余万元实施了永发浴龙岛、小寨“一岛一寨”等乡村旅游项目。在澜沧江的波光粼粼中,来自甘肃的李先生说,2022年第一次到澜沧江边浴龙岛,他就爱上了这里。澜沧江生态保护得非常好,鱼类资源丰富,这对于一名钓鱼爱好者来说有巨大的吸引力。
“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后,我不仅找到了内心的平静,还收获了身体健康。”李先生感慨道,现在自己和妻子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留在这里生活。
云南的山水以其包容和温暖,留住了像李先生这样的旅居者,让他们在这里找到新的生活方式,也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旅居的客人不仅带动了旅游收入,还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如果园经济、食品加工等,为群众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鲁石镇党委书记杨德海介绍。
一路走来一路歌。在临沧的库区、安置区,听到的是团结歌声,看到的是幸福花朵,感受到的是党的温暖。移民群众带着这份感动和启示继续前行,在党的引领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方向萍 通讯员 袁芳 穆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