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为载体——
构建5公里农事服务圈
冬日时节,农闲不闲。在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正是菜农最忙季。一颗颗带着露珠的西蓝花采下后,被整齐摆放在运输筐中,送至蔬菜公司经过12个小时的低温冷鲜处理,便可踏上出海远销之旅。背后的高效运作,得益于惠丰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的有力支持。过去一年,通过预订、点单、托管等多种服务形式,这里为周边360户菜农提供西蓝花工厂化育苗服务,带动户均增产增收10%以上。
位于杜桥镇推船沟村的惠丰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是一家省级五星级服务中心,设立了包括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和工厂化育苗、水稻烘干加工、农资配送、农机维修、农产品营销、仓储保鲜冷链等在内的七大模块。对于小农户而言,开沟、起垄、移栽等环节费时又费力,若是自购农机成本很高,有了这一平台,各类服务点单即可。在临海,这样的省级现代农事服务中心有3个,外加4个区域性中心、35个服务站点,梯次构建起“省级+区域+站点”农事服务网络,年服务面积达90万亩次。
以临海市为缩影,折射浙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之变。近年来,浙江以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为载体,深入实施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百千工程”,为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提供强劲动力。目前,全省已建设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90个、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190个,联动1380个服务站点,初步构建起5公里农事服务圈,率先实现粮油作物农事服务功能全覆盖。
在建设理念上,浙江遵循“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功能定位、统一规范管理、统一标识管控”,实行一体规划、批次建设,每个县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布局1到2个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和若干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再“一心多点”自建一批农事服务站点,同时坚持新建与改扩建相结合,鼓励多层、集约化功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近三年,浙江省级财政补助超5亿元支持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带动各类资金投入超20亿元。特别是结合农业领域设施设备更新提升行动,浙江优先配足配强农事服务中心粮油生产耕种管收烘等作业环节机械装备,支持购置绿色低碳、智能化的农机装备,引进试验新研发农机装备,促进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双提升。
除了突出粮油作物,围绕水稻、小麦等全程机械化服务为核心,浙江还拓展数字农业、集中育苗(秧)、烘干加工、秸秆收储等“X”项功能,满足农户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多样化需求,并且根据当地主导特色产业发展需求,优先支持蔬菜、水果、茶叶等特色产业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满足“土特产”发展需求。
具备载体后,如何有效运营?对此,浙江推出“保姆式”全程托管、“菜单式”多环节托管、“点单式”单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并与农业科研院校、农业首席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等建立长期指导服务关系,集成提供“生产+供销+信用”“农技+农机+农资”“科技+品牌+数字”等综合解决方案。2024年,全省累计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近4000万亩次,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35%,较2020年提高了9.9个百分点。
为发挥农事服务联农带农功能,浙江还鼓励镇级强村公司或村集体牵头开展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和运营,同步探索“多村抱团”共建共管模式,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并依托农事服务中心共建农业创业创新孵化基地,常态化开展农事服务各类人才培训,带领小农户接轨“大市场”。下一步,浙江将持续深化农业“双强”行动,进一步织密农事服务网络,目标到2027年,规划布局建设省级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50个以上,区域性农事服务中心200个以上,各类农事服务站点1000个左右,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具有浙江辨识度的现代农业发展标志性成果。
来源: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