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锦现场分享。主办方供图
人民网成都1月17日电 (记者 郭莹)近期《非遗里的成都》新书发布会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草堂书院举行。该书是在市文广旅局和成都非遗保护中心支持下,由成都市地方志办组织编纂、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非遗里的成都》全书约24万字、图片110余幅,以方志文献中对成都非遗的记载为引,精选具有代表性、大众喜闻乐见的30个非遗项目,既有蜀锦、蜀绣、漆艺、银花丝等巧夺天工的非遗项目,又有川剧、郫县豆瓣、青城武术、竹麻号子、西岭山歌、春台会等充满浓厚生活气息的非遗项目,小切口纵深展示天府之国精湛独特的非遗技艺和深厚绵长的非遗文脉。
“我们组织编纂《非遗里的成都》,就是希望通过挖掘方志文献记载,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阐释成都非遗背后蕴含的城市基因和文化内涵,助力非遗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成都市地方志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欣表示,这是继编纂出版《典籍里的成都》《成都古迹里的历史课》等地情读物之后又一次新的尝试,也是一次对成都历史文化根脉的深情回望,“市地方志办将以出版《非遗里的成都》为契机与各方携手共进,深入挖掘方志资源,推动方志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悠久厚重的非遗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非遗,是历史的活化石,是流淌在民族血脉中的文化基因,凝结着中华民族独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续着一方精神文脉。新书发布会邀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及业界专家亲临现场,共同分享非遗的精髓与传承之道。
“《非遗里的成都》这本书是对成都非遗的一次深度挖掘与精彩呈现。”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贾李斌表示,“此次与成都市地方志办共同举办《非遗里的成都》新书发布会,是我们双方在文化领域的一次深度合作。通过这次合作,我们希望能够借助书籍这一载体,进一步传播成都非遗,提升成都非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我们希望能够以此为契机,继续加强与成都市地方志办的交流与合作,在成都非遗馆和巴蜀文化生态保护区等工作中共同探索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路径、新模式。”
“《非遗里的成都》将非遗和成都文化很好地结合起来。”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李锦认为,《非遗里的成都》以深厚的学术底蕴,细腻地勾勒出非遗与蓉城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放水节、春台会等非遗项目,无不彰显着成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智慧和多元包容的精神世界。
“《非遗里的成都》很好宣传推介了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等成都非遗项目。”成都银花丝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晓璐是成都非遗青年传承人优秀代表,生长在“非遗世家”的她,见证了银花丝行业的兴衰起伏,以精湛技艺和不懈创新,让这一古老艺术焕发新生。她认为本书不仅是非遗活灵活现的记录,更是推动非遗走向大众、焕发新生的强大助力。
据悉,截至目前,成都拥有336个市级及以上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中包括25项国家级项目和90项省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