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王树增《天著春秋》首发对谈在北京朗园虞社举行。作家莫言、评论家李敬泽与《天著春秋》作者王树增围绕本书展开对谈,畅谈书中所呈现的夏商至春秋的历史风云,思索古代战争的进程与影响,并从文学角度解读这部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吴良柱、副总编辑赵萍出席了活动。青年学者、北京大学副教授丛治辰担任此次活动的主持人。
活动现场。
王树增的历史题材新作《天著春秋》,以十场古代大战为轴,纵览夏商周春秋千年历史。作品以夏商至春秋的重要战事为背景,描绘出朝代更迭、王权兴衰、家国纷争、诸侯并起的繁盛历史图景,书写中国古代战争峥嵘气象。
作家莫言。
莫言、李敬泽两位嘉宾对《天著春秋》给予高度评价,谈起对这部作品的阅读感受,莫言说,王树增不仅仅是客观地讲述历史,他对每一场战事都有精辟的个人认识和看法,这个是让我很佩服的。《天著春秋》讲述了近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数十场特别重要的战事,每一场战事在史书里的记载都是非常简单的,有的就几行字,王树增根据史书把它铺展开来,而且对当时军队的制度、装备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有很多精彩的细节。大家在读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有意思。
评论家李敬泽。
李敬泽评价《天著春秋》说,王树增老师的非虚构写作,既写到了事,更写出了人和精神;既写出了历史的大脉络,又写出了历史的细节和质地,让我们在细节和质地中感受着人的精神。这个再往上说,就是司马迁的传统、左丘明的传统,实际上是中国文章之道,中国文章的重要来源其实就在于此,就是这个脉络。
作家王树增。
谈到自己的创作初衷,王树增说,关于春秋史,我关注的时间也很长。我想我们无论是读远古的战争还是当代的战争,实际上还是关照自己生存的命运、自己生存的环境,使我们内心能够更安稳一些,看问题更理智一些,活得更通透一些。文学归根结底还是写人的,不管是五千年还是今天的,他们的挣扎、他们的苦、他们的乐,我觉得这是文学的本质。
谈起对历史的文学书写,莫言说,王树增用一个现代的文学军事家的眼光和立场来研究几千年前的每一场战役,得出的结论非常新鲜、非常精辟。我写的像《红高粱》系列这些小说里面也描写了战争,但是我是客观地描写了主观的战争,王树增是主观地解读了客观的战争,这就是我们两个的区别。
李敬泽说,王树增老师写《长征》《解放战争》等,我认为那就是国民之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历史和来处有一个基本感受、基本知识。同样地,《天著春秋》也是关于我们的来处、关于我们精神的源头、关于我们中国人何以是中国人。《天著春秋》谈的不仅仅是战争,围绕着战争,我们能够看到我们民族最初的那些精神、那些感受力、那些价值观是怎么来的。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这也是一本国民之书。
王树增也在对谈中向读者们解读了《天著春秋》书名的含义:天,是指不可抗拒的自然力量、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具体到春秋,生产工具简陋,生存条件蛮荒,人面对自然和族群,有太多无法解释无法掌控之事,只能幻想人世间之外有一个力量存在,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命运,这就是天。延展到今天,天依然是中国人心里的一种存在,中国人常说人在做天在看,这与先祖的心理暗示是一样的。天著春秋,就是春秋时期不可抗拒的历史前行大势。
三位嘉宾也聊到了《天著春秋》中引用的《诗经》,对书中的《诗经》翻译给予极高评价。王树增谈到,《诗经》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的文学遗产,它是在那个时代真实地记录了平民的生活、平民的苦与乐,他们的爱情、他们的生活。我在《诗经》当中汲取的那种文学的感受,是我写《天著春秋》的一个主要动力。在平民的心目中,战争是什么样的,该怎样去生存,什么叫荣誉,什么叫幸福,什么叫快乐,什么叫苦难,《诗经》当中都有。
自三代到春秋,从文明奠基到百家争鸣,每一场重大的战争,都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留下痕迹。战争是残酷的,但是经过战争,人类也在逐渐蜕变,创造出更庞大、组织更完善的社会,开辟了更广的未来道路,同时,民族精神在战火中得以锻造。《天著春秋》中写了很多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历史事件,它们成为中华民族集体精神、品德、智慧中的一部分,比如“卧薪尝胆”“一鸣惊人”“退避三舍”“一鼓作气”“秦晋之好”“唇亡齿寒”等,这些事件历经千年,至今仍塑造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思考与行为方式。
编辑:黄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