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菊

隆冬时节,车至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的田家沟村,远远地便听到村民们开怀大笑、锣鼓喧天的热闹声音。

“搅团,搅团,就得顺着一个方向搅起来。”“刚下车,大锅熬饭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应了‘百姓村晚’的景儿。”“手捧热气腾腾的奶茶,观看社火、剪纸画,过年的氛围一下子就拉满了。”……


青海地方特色美食——搅团。人民网 陈明菊摄

近日,青海省文联联合西宁市文联、大通县文联、湟中区文联深入大通县东峡镇田家沟村和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组织开展“百姓村晚”展演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演出活动,以此拉开了喜迎新年的序幕。

本网记者手捧暖暖的奶茶,游走在整个活动现场发现,此次“百姓村晚”的重头戏还得是老百姓们吃得满福、笑得满怀、看得满意。

现场支起的六口大锅,分别制作了搅团、熬饭、焪洋芋等地方特色美食,不少来自市区的观众笑称,幸福的味道勾起的不仅仅是年味还有乡愁。


社火表演《傩舞——老杨歌》。人民网 陈明菊摄

传统文化氛围浓,群众幸福再“加码”。来自大通县各村镇演出队编排的社火表演、剪纸服装秀、花儿联唱、皮影戏等极具地方特色的节目,在“百姓村晚”舞台上大放异彩,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最值得一提的还是田家沟村社火队为大家带来的《傩舞——老杨歌》,作为独具特色的传统民间舞蹈上场表演,跳跳唱唱中表达人们祈福纳祥的美好心愿。

“‘百姓村晚’让来自民间的传统艺术被更多人看见,也让那些默默无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民间艺人获得更多关注。这对于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弘扬有着重要作用。”大通县文联主席相金玉说道。

透着热闹劲,带着泥土气,飘着文化味的“百姓村晚”,实现了由村民演,让村民看,作为台上台下的主角,乡亲们在文化互动中,收获了乡村振兴的喜悦。

“第一次参加社区新春活动,可谓是收获满满,一张全家福照片,一副新春对联,一场接一场的文化演出特别精彩。”受邀参加在西宁市城西区虎台社区举办“百姓村晚”展演的居民孔女士感慨道,“好像融入一个大家庭,欢声笑语不断,文化氛围浓厚,看着全家福照片,幸福突然就被‘具象化’了。”

“好多年都没有这么正儿八经的拍过全家福了,将幸福定格,留住的不仅是回忆还有家的模样。”活动现场,领到全家福照片的群众都轻抚相框说道。


村民拿到了自家的全家福。人民网 陈明菊摄

2010年,青海省摄影家协会创办“百幅肖像进百家”文艺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坚持十多年,累计有350多位摄影人参与到公益拍摄活动中,他们的脚步覆盖了省内玉树、果洛、黄南、海西等农牧区以及厂矿、军营、学校、社区等地,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劳动模范等,拍摄全家福、肖像照、集体照等近万余幅。2022年项目,该项目荣获第二届“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称号。


社区居民接福到家。人民网 陈明菊摄

书写张贴春联,已成为老百姓最为普遍的迎新迎春风尚。据了解,青海省书法家协会“送万福进万家”志愿服务活动团队,将近10年时光里,奔赴全省各地开展以“送万福进万家”为主题的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并以手写新春对联的方式,传递节日的祝福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两天的“百姓村晚”活动临近尾声,无论在田家沟村还是虎台社区,本网记者发现来来往往的群众皆手拿新春对联,带着承载祝福的文艺“伴手礼”满载而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