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权自

zhihu.com/question/421929945/answer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为啥我感觉不到?

01

因为你没掌握方法。

我第一次觉得真的从史书上学到了什么道理,是在读《魏书》的时候。

北魏末年有一个著名的政治事件,河阴之变。

讲的是尔朱荣掌握了北魏的最高权力之后,在洛阳附近的河阴,对包括当权的胡太后和小皇帝在内的北魏宗亲及百官进行了有组织的屠杀。

一日之间,身处洛阳的北魏统治集团被屠戮殆尽,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

但这个事吧,其实不是尔朱荣的主意。

在此之前,洛阳方面有一个人投降了尔朱荣,并且说服了他屠杀宗亲百官,这个人就是金紫光禄大夫,武卫将军,费穆。

《魏书·尔朱荣列传》:

荣惑武卫将军费穆之说

河阴之变确实当得起一个“惑”字,因为这种针对所有宗亲百官的集体屠杀,四个字,没听说过。

费穆是鲜卑人,也是统治集团的一员,且北魏朝廷一直重用他,他为什么非要置整个魏国的上层建筑于死地?

02

以往遇到这样的问题,我的做法就是假装认真思考几分钟,然后以材料不足,书上没写为由说服自己放弃,继续往后看。

但那一次,我突然对费穆的行为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我决定要找出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们先看一下费穆的简历。

费穆这个人性子很刚,早年经常弹劾胡太后的舅舅为非作歹。胡太后没有处罚他,后来甚至重用他。

北魏末年,狼烟四起,费穆的表现相当亮眼。

先是柔然国主婆罗门两面三刀,一边声称归降,一边抄略凉州。费穆到了凉州,用残兵引诱,再用伏兵收割,彻底解决了西北方向的柔然问题。

接着是六镇起义,朝廷的北伐军失利准备班师,留下费穆防守要冲朔州。费穆独据孤城,阻挡了叛军南下的步伐,直到叛军淹没北境,无力防守,才弃城南逃。

再然后绛蜀叛乱,妖贼李洪叛乱,费穆一一讨平。

到河阴之变前,他已官至金紫光禄大夫,武卫将军。

03

现在让我们将自己代入来到十字路口的费穆,尝试去理解他的选择:

我是朝廷最倚重的将领。

但尔朱荣在平叛的过程中,自己变成了叛军。

现在他来了,拥立了新的皇帝,马上就要渡过黄河了。

胡太后让我和其他人一起去黄河边上防守。

我们打得过尔朱荣吗?

打不过,不可能打得过,这天下没有人能打得过。

那我投降吗?朝廷如此信任我,我真的要投降吗?

没有办法,我不想死,投降吧。

我放弃了驻地,投降了尔朱荣。

其实思考到这里,我要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

04

那就是,费穆是一个叛徒。

既然费穆投降了尔朱荣,那尔朱荣就必须赢,否则,他牺牲的名誉就没有任何意义。

洛阳城里的胡太后,小皇帝,宗室,百官,他们亲眼看着费穆将兵出城迎敌,又听说他弃军投降,他们恨透了他,他们看不起他。

而这些人,日后都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如此,则费穆将死无葬身之地。

那就让他们都去死吧。

叛徒比敌人更加可恨,这句话我以前常听,可以理解,但也仅止于理解,谈不上共鸣。

但经过那一次思考之后,叛徒的心境已经了然。伦理和生存两个层面的被动,导致了叛徒必然比敌人更加凶残。

这是我第一次觉得,自己对人性的洞察,因为读史而真正地增加了。

05

理解和共鸣有什么区别呢?

理解一件事,就像你上课听一个解题方法,可以听懂,但是真用起来,未必能在有限时间内从大脑里调动并使用出来;

而对一件事有共鸣,就像把解题方法听懂之后,还反复练习过,真到了用的时候,它自己就会蹦出来,不需要你去回忆和寻找。

而这种共鸣,靠别人告诉你,是绝对获得不了的。

骄傲使人退步,不要做情绪的奴隶,不要懒惰,要依靠自己,要学会变通,要有信念......

这些道理听了太多太多,逻辑上当然理解,但是能不能在你遇到抉择时,成为影响你决策的因素,取决于你是否曾经真的感受过这些道理的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常说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真正能左右你思考的道理,只有那些你已经不需要在脑海中寻找,自己就会跳出来的处世逻辑。

最强的共鸣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但是人生是没有机会让你每件事都去躬行的,你也付不起每件事都去试错的代价。

而历史,就在这个时候起作用。

它把前人的所有人生抉择都一一列给你看,他们怎么选,他们为什么这么选,他们选了之后如何了。

而你到底能不能通过读史来磨砺自己的智慧,取决于你有没有把自己放到书中人所处的那个位置上,去思考,他为什么这么选。

代入式的思考,是亲身体验的替代品,它带来的收获没有那么大,但付出的代价也要小得多。

▼今日推荐关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