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栗玉晨
努力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是贯穿“两院”报告的一条主线。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司法为民”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不仅是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将得以彰显,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将在法治力量的护航下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全国首次确认数据知识产权登记证对数据持有的司法证明效力”“在全国首例AI生成声音人格权侵权等案件中依法保护数字化人格权益”“数字检察对监督线索发现、监督案件办理的贡献率均保持在60%左右”“全年对各类诉讼活动违法情形提出监督意见20092件,采纳率高达99.3%”……统观今年北京市“两院”工作报告中干货满满的内容,可以感受到鲜明的法治力度、民生温度,充分彰显了“两院”致力于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和主动服务大局的责任担当。
每年的北京两会上,“两院”报告都有很高的关注度。社会各界希望通过这两份报告,领略司法机关围绕大局谋划工作,高质效做好审判、检察工作,持续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际成效,体察司法机关坚持司法为民,依法严惩各类犯罪,有力维护首都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切实作为,感受深入推进公正司法,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严格依法办案,努力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扎实步伐。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立足新发展阶段,以高质量司法服务高质量发展大局,是司法机关的职责所在。只有时刻牢记“国之大者”,自觉把司法工作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谋划推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法治环境,才能更好彰显司法工作价值。因此,努力为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坚强法治保障,是贯穿“两院”报告的一条主线。建设法治中国首善之区的努力,既体现在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和检察监督职能,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建设上,也体现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最大司法便利中。
于是,我们看到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在过去一年办理侵犯高新技术企业合法权益案件的强度,全市首例利用人工智能生成模型侵犯著作权案的审理所引发的热度,北京办理的知识产权行政裁判监督案件占全国77.4%的力度,共同推动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稳健前行。我们也看到,当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骗取文化补贴等案件更多进入监察监督视野,以法治方式推动城体线杆移除、流浪城砖“回家”、柏峪燕歌戏非遗保护等新探索日渐深入,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便有了更为细密的司法保障。
在建设法治社会的宏伟蓝图中,司法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司法为民”作为司法工作的根本宗旨,不仅是司法理念的集中体现,更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格局多样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的公平意识、权利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司法供给的精细化与个性化等也提出更高要求。于是我们看到,针对群众期待的低成本打官司、高效率出裁判、减少路途奔波等司法需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近年来接连推出仅收10元诉讼费的小额纠纷审判机制、涉民生案件执行“绿色通道”、裁判文书生效证明在线开具平台、大模型智能审判监督系统等一系列司法便民、智慧惠民举措。2024年,北京法院系统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审理案件20.2万件,涉民生案件执行到位金额近10亿元……一组组数据成为北京法院系统践行“如我在诉”的生动注脚。
为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将得以彰显,北京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必将在法治力量的护航下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