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女子两年内遭前夫家暴达16次”一案迎来一审宣判。法院经审理查明,认定被告人贺某阳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与虐待罪,综合考量犯罪情节与危害后果,依法判处其有期徒刑11年。随着该一审宣判结果正式公布,此事件再度引发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

截至目前,该事件全网信息总量共23.6万条,累计热搜词条共164条。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累计超6.7亿次,互动量超32.5万次。


(舆情热度图)

该事件网络舆论主要围绕“受害者小谢的经历”“施暴者的行为与动机”“法律与司法程序”“社会支持与预防机制”等话题展开。

01.事件脉络


(事件发展脉络及数据图)

事件梳理及发酵过程

▲2024年12月25日:贺某某涉嫌虐待及故意伤害罪案一审在成都武侯区人民法院开庭,引发社会关注。

▲2024年12月27日,“女子两年被前夫家暴16次”一案一审宣判,法院判决被告人贺某阳犯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判处有期徒刑11年。谢女士和贺某阳都已当庭上诉。同日,武侯区法院发布说明。

▲2025年1月3日:谢女士开启首次直播带货,网友质疑其卖惨营销。

此前,在2023年6月19日,谢女士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两年期间被丈夫家暴16次,随后其遭遇受到媒体关注及报道,引发网友热议。

02.传播分析

事件峰值传播速度为1799条/小时。

传播主阵地主要以微博为主,共占比69.29%;参与人群主体为社会公众,共占比93.81%;其次为新闻媒体,共占比3.15%。

传播媒体中,人民日报、央视网、法治日报、光明网等主流媒体及新浪、腾讯、搜狐、网易等资讯媒体均参与了事件传播。


(媒体占比及平台分布)

03.舆论聚焦

1、媒体观点

(1)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该在家暴已然“发病”时失踪

新京报:反家暴如治病,最好的“治疗”是防病于未然,治病于未发。若已然“发病”,“对症下药”首先就应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再同步依法追责施暴人,让家暴立即止步。被寄予颇多期待的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该在家暴已然“发病”时失踪。只有及时启动、有效施行、切实阻断暴力,人身安全保护令才能真正成为家暴受害人的避风港。

(2)通过多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方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事件

红网:针对家庭暴力难以扼制、受害者又难以离婚的社会现象,这需要多方合力来解决。通过多方的合作和共同努力,方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家庭暴力事件,帮助受害者走出暴力环境,重建安全和尊严的生活。

(3)公众希望施暴者接受最严厉的惩处,是无可撼动的民意。

九派时评:罚当其罪,是人们熟知的法律精神,也是所有文明人信奉的原则。在施暴造成的惨烈后果面前,一个人再巧舌如簧,也无济于事。公众希望施暴者接受最严厉的惩处,是无可撼动的民意。

2、法律观点

(1)任何家庭暴力都将依法付出代价,对受害者将依法予以保护

谢某离婚判决案法法官寄语:贺某阳作为丈夫,对妻子施以暴力,是对被施暴者人身权利的侵害,对法律的践踏,也是对家庭和睦、社会和谐的破坏。对此,我们态度鲜明,坚决说“不”,任何家庭暴力都将依法付出代价,对于受害者,我们将依法予以保护。

(2)贺某阳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没有杀人故意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在家暴案例中是有判死刑的,最高人民法院有发布相关案例。被告人贺某阳的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和虐待罪,并且数罪并罚。未判死刑的原因是法院判定贺某没有杀人故意,而是故意伤害。

(3)解决家暴问题需形成社会合力

北京市帅和律师事务所主任沈腾:解决家暴问题需形成社会合力。执法机关应加大执法力度,明确家庭矛盾与故意伤害的界限,严厉打击家暴行为;加强宣传教育,提升公众法律和道德意识。同时,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3、社会公众

社会公众舆论聚焦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施暴者表示强烈谴责

(2)对受害女子表示同情

(3)认为法律量刑过轻

(4)反思法律制度和社会支持体系

(5)性别对立观点



04.舆情洞察

“成都女子2年被家暴16次”这一事件的再次发酵,揭示了家庭暴力的普遍性与隐秘性。这不仅是个体的悲剧,也是社会结构性问题的缩影。

家庭暴力的根源复杂,涉及法律执行、文化观念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缺失。要有效应对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必须共同发力。

一、家暴的隐秘性:从家庭私事到社会问题的转变

家庭暴力往往发生在最亲密且封闭的家庭空间,具有高度隐蔽性和持续性。受害者由于羞耻、恐惧、经济依赖或文化偏见,常常选择沉默,不敢公开呼救。这种隐秘的暴力行为使其在很多家庭中几乎“合法化”,形成一种被社会容忍和纵容的恶性循环。

特别是在“家务事”文化的影响下,家庭暴力常常被视为个人和家庭内部的私事,不易得到外界的有效干预,造成了暴力行为的长期持续和加剧。受害者被迫在沉默中忍受身心摧残,无法获得应有的支持和保护。

这类现象的普遍性和深度隐蔽性,反映了家庭暴力不仅是个别事件,更是一个潜藏在社会结构深层的严重问题。随着媒体和社会公众关注度的上升,家庭暴力逐渐从私人领域进入公共议题,成为了社会讨论的焦点。

然而,部分社会言论和文化观念的滞后,仍然阻碍着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例如,某位律师和节目主持人在讨论谢某家暴事件时,竟然面带笑意,轻描淡写地称其为“比较严重的家务事”。这一言论不仅缺乏对暴力行为应有的严肃与同情,反而无形中助长了暴力行为的轻视和容忍,使得暴力在社会层面未能引起足够的警觉和反思。

这种轻视和低估问题的态度,不仅对家庭暴力的受害者是一种伤害,也加剧了社会对该问题的疏离和忽视。实际上,家庭暴力的根源与社会的性别不平等、权力失衡以及文化固有的父权观念密切相关。

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家庭暴力变得难以暴露,且往往被误认为是“家庭私事”。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必须将其从“家务事”升华为公共议题,让暴力行为不再得以容忍。

二、法律困境:从“迟到的正义”看法律执行的缺失

2016年,我国出台了《反家庭暴力法》,为家庭暴力受害者提供了法律保障。然而,法律在实际执行中面临不少挑战。

本案中的受害者谢某,尽管多次报警求助,暴力依然没有得到有效制止,暴露出司法保护的不足。家庭暴力案件的隐蔽性和持续性意味着受害者很难在短时间内获得有效保护,所以公众普遍认为,当家暴发生时,相关部门应迅速介入,为受害者提供及时的法律保护,帮助受害者脱离暴力环境。

但实际上,尽管此案件中警方和司法机关曾介入,但并没有能够有效阻止暴力的继续,受害者因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这种情况让公众感到法律在应对家暴时的“乏力”,并且不满情绪逐渐累积,最终使得司法结果受到广泛质疑。

虽然法院的一审判决大体符合公众的正义期待,但因为判决的“迟到”,其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都受到了冲击。一部分网民将愤怒情绪转向现有的司法体系,进一步加剧了舆论的对立。

警方和司法机关的反应滞后,保护令的申请和执行也面临困难。这表明,单靠法律条文并不能根治问题,关键在于如何落实和执行。法律不仅要提供理论上的保障,还应具备快速反应和持续干预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遏制家暴,保护受害者免受进一步伤害。

三、社会支持体系的不足:缺乏有效援助

在当下,一些地区提供了庇护所和心理援助等服务,但整体社会支持体系尚不完善。家暴受害者常常处于信息孤立、经济依赖、社会孤立的困境,缺乏及时有效的帮助。

尤其在偏远地区,社会资源的匮乏让受害者陷入绝望。即便她们寻求帮助,往往也只是短期性的干预,缺乏持续的支持和系统性援助。这使得暴力循环不断,受害者无法彻底脱离暴力的阴影。

因此,建立健全的社会支持体系至关重要,它不仅要为受害者提供短期庇护,更应提供长期的心理辅导、法律援助和经济支持,帮助她们重建生活。

写在最后:全社会共同努力,反对家庭暴力

“成都女子2年被家暴16次”案传达了一个重要信号,解决家庭暴力,不能仅依靠法律的制定,更要依赖于法律的有效执行、文化观念的转变、性别平等的推进以及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

家庭暴力的根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当每个个体都认识到暴力的危害,只有当法律、文化和社会系统形成合力,家庭暴力才能得到真正遏制,受害者才能重获自由与尊严。

【参考文献】

新京报:“两年被家暴16次”,人身安全保护令不能缺位

红网:四川16次家暴案:家绝不能成为受害者的“地狱”

九派时评:“2年家暴16次”,愿宣判具有里程碑意义

央广网:十问家庭暴力

潇湘晨报:“愿此后平安顺遂,愿孩子满眼星光!”两年遭家暴16次女子被离婚判决书法官寄语感动

【数据来源】

食安工委舆情大数据研究室、知微数据、微博话题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