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如果古代有“网红达人”评选,苏轼一定榜上有名。时至今日,“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仍然是很多人的人生信条。

你心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走进苏东坡的时代,会有什么样的境遇和互动?近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以数字艺术展的形式让苏轼“重返人间”,吸引了众多“东坡迷”和游客参观。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李欣 摄

当数字技术遇到传统文化,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科技为苏轼以及古诗词打开了怎样的空间?

当苏轼“来”到身边

步入“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的展厅,观众仿佛瞬间“穿越”到了宋代。

“龙鳞装”方式呈现的诗词、苏轼儿时书房“南轩”的复刻、“小轩窗”等古典园林和家具的设计、“东坡肉”“东坡鱼”等数字美食“出锅”……众多宋式美学元素,经过新媒体艺术包装和创新呈现后,让苏轼和他经历的时代,以立体、沉浸的方式扑面而来。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丁梓朔 摄

“之前‘苏轼’可能只是个想象中的人物,来到这个展后,很多内容瞬间具象化了。”游客祖女士说,她特意带着小学四年级的女儿来看展,“小学阶段已经开始学习苏轼的诗词了,‘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等等很早就要求背诵了,数字展是一种非常生动的学习方式,我自己也跟着受教育了。”

同来观展的赵女士,女儿刚上一年级。“孩子知道‘明月几时有’,也知道苏轼是个‘吃货’,就带她来看看。”赵女士说,“印象比较深的是,之前看过的世界童话展,在现场看到了小红帽的房间,绘本上的内容一下子‘活’了。”

近年来,传统文化通过数字化赋能,展现出了蓬勃的创新力。比如,在央视《2023中国诗词大会》现场,中华书局“苏东坡数字人”亮相,以“历史情景再现”的形式为选手出题。很多观众评论说,数字技术打破传统书籍概念,让古籍真正动起来、活起来。


苏东坡数字人(中华书局供图)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阅读和想象来接触和理解文化,更希望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文化的魅力。”“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总策展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说,“通过这样的方式,苏轼的形象不再局限于课本,而是成为一个鲜活、立体的文化符号。”

在“家风”板块,展方复刻了苏轼的书房“南轩”,并结合多媒体动态演绎、现场演员互动,让“学霸”苏轼的成长轨迹生动展现。“我就是‘东坡迷’。”“南轩”里小苏轼的扮演者管朝阳说,“每天在‘南轩’工作很幸福,仿佛跨越时空,置身偶像的世界。”

“将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当代人容易接受的形式相结合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总策展人、总制作人高颖说。

不止观展,更是“参与”展览

来到“南轩”,亲眼目睹“苏轼”挥毫泼墨,甚至亲自握笔一试,手抄同款《汉书》;端坐棋盘前,和东坡“对弈江山”,来一场智慧与策略的较量;走进“东坡酒楼”,点上东坡肉、东坡鱼、生蚝等美食,数字化“苏式”佳肴瞬间呈现……在“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这样的互动和参与随处可见,观众不仅仅是观展,而且成为了展览的参与者,甚至成为苏轼和他的故事的一部分。

“最吸引我的是‘人生’篇章,360度全沉浸式的设计都是苏轼一生去过的地方,地面上不断出现地名,孩子一直跟着找寻,我相信这个过程她也收获了很多。”赵女士说。

随着社交媒体平台兴起,“参与式文化”日益普及,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和表达有了全新的理解,让观众打卡、互动甚至设计、导演日益成为新的策展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副院长杨越明认为,博物馆已逐渐进入参与性时代。“将互动体验融入展览,不仅是对传统展览形式的补充,更是对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一种创新。”王之纲说。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李欣 摄

“您好,新年来块‘富得流油’东坡肉么?要肥一点的瘦一点的?好的!那给您拿这块了(包装),祝您有钱有闲,富瘦(福寿)两全!”旁边的演员麻利地用毛绒餐具搭配表演,游客们纷纷举起手机,边笑边应和,直观感受“吃货”苏轼的魅力。2024年起开始风靡全国的毛绒文创,在展览互动区受到游客欢迎。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丁梓朔 摄

“这是我们特意开发的产品,有‘富得流油’东坡肉、‘一本万利’荔枝、‘蚝气冲天’生蚝、‘金榜题名’东坡肘子。”现场工作人员张智亿介绍,“互动让展览更有意思,提供情绪价值,大家把毛绒玩具发到社交平台,也会吸引更多人‘种草’后来观展。”

展览区内最为热闹的一幕,莫过于游客们纷纷模拟苏轼敲门,这是网络热梗“怀民亦未寝”的再现。高颖介绍说,“观众可以通过声音互动‘叫醒’怀民,怀民在室内点亮灯,并‘睡眼惺忪’地‘回应’,让观众以更真实、更可感的方式去感受到当时的场景。”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丁梓朔 摄

“数字化让传统文化不再是静态的陈列,而是变成了可以互动、体验的存在。”王之纲说,“通过调研,发现苏轼的作品很多跟夜晚有关,我们以《记承天寺夜游》等作为桥梁,与人们建立起跨越时空的情感连接。”

不退烧的“东坡热”

“活到这把年纪,最喜欢东坡先生的‘风骨’。”年过七旬的顾先生夫妇的说法,代表了部分游客和“东坡迷”的心声。

近年来,苏轼相关话题频频冲上热搜——“北宋第一美食博主”“怀民亦未寝”“爱说‘呵呵’的文豪”……每一个话题都掀起“东坡热”。为何苏东坡历经近千年,依然热度不减,甚至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流量密码”?

“苏轼的人生观今天仍有重要意义。”展览讲解员郭镇钢说,“你会在不同的人生境遇里理解他,比如我最近就被一句电视剧台词打动了,叫‘不知道该往哪走,就往前走’,当下我就想,或许编剧读过苏轼,因为苏轼说过‘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教育完成了闭环?”这是社交平台很火的一个话题,很多人的回答是“初读不知文中意,再读已是文中人”,苏轼和他的故事也在近千年的时间陪伴了无数人。游客杨女士说,“可能过了三十岁才明白,小时候的‘背诵全文’是岁月给你的礼物。”


“如见丨一蓑烟雨·苏轼展”现场。新华网 李欣 摄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中华书局书店业务部负责人吴魏说,“在你不顺的时候,在你困厄的时候,读一读苏东坡的诗词,你可能会找到更多的力量。”

郭镇钢说,在讲解时遇到了各个年龄段、各种职业的人群,对孩子来说,苏轼展是历史课、文学课;对喜爱古典诗词的人来说,是一场身临其境的审美享受;对快节奏的职场人来说,体味苏轼轻松豁达的心境,是工作之余的身心放松。

除了展览和人物传记、诗词解读等文学作品不断“上新”,“东坡热”还以多种形式展现 。2022年到2024年,中华书局连续三年举行了“张怀民被叫醒周年纪念日”活动。中华书局观物工作室的赵一然说:“我觉得苏东坡这个人足够有意思,业务能力很强,干啥都行,朋友也多,精神状态也优秀,希望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和文创产品,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苏东坡。”


中华观物“归来仿佛三更”入户地垫

此外,话剧《苏堤春晓》、川剧《梦回东坡》、音乐剧《苏东坡》、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等演出也引起关注。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戏剧文学系副主任李世涛认为,苏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其一生跌宕起伏的历程本身即富有戏剧性。“苏东坡虽历尽艰辛,却始终保持着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这种格局和境界足以引发观众的共鸣。”李世涛说。


话剧《苏堤春晓》剧照。(国家话剧院供图)

“东坡热”还带火了一批城市的文旅产业。从长江上游岷江畔的眉州(今眉山),经长江中游黄州(今黄冈),到长江下游的杭州,再到大海之南的儋州,“身行万里半天下”,苏轼在18个城市留下500多个遗址遗迹。眉山“东坡文化月”、惠州东坡文化园区和“东坡家宴”品牌、岭南东坡人文论坛、黄州东坡纪念馆……“东坡来过”成为相关城市的文化IP,也让东坡文化热度不减。

“当我们品读他的诗句,带着不同的人生侧面,去理解他在某个瞬间所经历的情感,或许会更深刻地理解他,也会带给我们属于当代的感悟和启示。”王之纲说,苏轼是一种精神财富,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指引我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余丹认为,苏轼的诗词成为丰富我们精神世界的力量源泉,也成为滋养我们日常生活的涓涓溪流。他天真烂漫、诙谐豁达,时而吟啸徐行、烟雨任平生,时而纵马擎苍、诗酒趁年华,将平生的得意与失意通通写入奇绝秀美的万里江山,成就了千百年来人们心中那个可爱、鲜活的东坡,那个伟大、不朽的东坡。

“通过媒体节目、展览、旅游等新颖多元的形式,我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脉络、审美情趣和永恒魅力,我们也应该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在赓续历史文脉中推进文化创造,在传承中华文明中推动文化创新。”余丹说。

策划:林明

主笔:李欣 杨阳 王坤朔

参与报道:李向雪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