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自区域国别学成为一级学科以来,学术界对其跨学科性质的探讨日益增多,但对区域国别学与地理学的交叉研究少有关注。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而现代的科学,有着独特的学科价值,可以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方法、理论乃至学科知识。本期学术圆桌就相关话题展开讨论,以期推进区域国别学与地理学的学科对话。
目录
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融互鉴
胡志丁
地理政治学更生与区域国别研究
王存刚
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王丰龙
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的交融互鉴
胡志丁
根据《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中对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的简介,区域国别学的研究对象是对世界不同区域和国别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人文、地理、资源等进行全面研究,是对区域、国别进行整体性、系统性、集成性的研究。这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特性和学科体系等高度相关,但是目前国内就地理学与区域国别学关系的探讨较少,区域国别学也不能授予地理学理学学位。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与学科特性
地理学是一门古老而现代的科学,其中“地”是指地球表层,或者指一个区域,“理”是指事理、规律,“地理”则是指地球表层的地理现象或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间演变和相互作用规律。因此,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自然、人文要素及地理综合体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区域特征、时间演变过程以及不同要素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
根据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区域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四个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研究涉及自然要素,如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人文地理环境研究涉及人口、城市、交通、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人类活动的分布、演变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则主要集中在不同区域单元,如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等,揭示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联系性和规律性。人地关系研究则主要探讨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由此,地理学主要形成了综合地理学、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信息地理学四大分支学科。其中,综合地理学可以划分为理论地理学、应用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等;自然地理学可以划分为综合自然地理学、部门自然地理学和人类生存环境学等;人文地理学可以划分为综合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城市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社会文化与政治地理学等;信息地理学可以划分为地理遥感科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地理数据科学等。
根据对地理的理解和地理学研究对象的阐释以及学科体系划分,地理学具有典型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地理学的综合性不仅体现在研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要素的全覆盖,还体现在对研究区域的多维、动态的综合分析。地理学的区域性则强调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地域差异,且因不同区域存在的显著差异,需要对不同区域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地理学的交叉性主要表现在地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存在广泛的交叉和渗透,特别是人文地理学几乎与所有人文社会科学都存在着交叉融合。
地理学是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基石
对区域国别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可知,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基石。地理学不仅对自然地理要素(主要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和土壤)和人文地理要素(主要包括居民地、交通网、行政区划、基础设施、民族分布、文化遗迹)开展全覆盖研究,以揭示不同自然、人文要素的数量、空间分布、时间变化等,还探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作用机制,特别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对这些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相互作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体现了区域国别研究的一般性规律。然而,由于区域国别的绝对位置和相对区位差异,必然导致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不均和人文要素的空间分异。这是理解区域国别的特殊性和差异性以及开展区域国别比较研究的基础。此外,地理(包括地图)是描述和理解各种要素分布和基本概况的重要手段。俗话说,一图胜千言。地图等可视化工具有助于简洁明了地描述乃至分析各类要素的特征。
中国拥有庞大的对外投资规模,截至2023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存量2.96万亿美元,连续6年保持世界前三。维持如此庞大的对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必然需要相应的区域国别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数据以及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与影响的数据作为支撑。这也是回应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区域国别学中有关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的描述和撰写需要借助地理学者专业的研究结果,也只有在对不同区域国别的自然、人文地理要素在不同尺度、不同精度的数据分析基础上,才能揭示和掌握区域国别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推动区域国别的比较研究,以此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需求。
地理学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方法、理论与知识
田野调查一般被认为是区域国别研究的基本方法。然而,田野调查的美中不足在于耗时耗力,特别是对大尺度和时效性的研究无能为力。地理学的二级分支信息地理学能够很好地弥补田野调查的不足,利用遥感技术以极低的成本高效获得对地理对象和地表过程进行观测以获取空间环境数据,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新的基础数据获取、分析和处理的方法。目前,地理遥感技术作为人类经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手段和战略需求,可为区域国别的基础数据提供帮助。
地理学二级分支人文地理学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发展,人文地理学已经形成包括人口、资源、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历史、聚落、社会、社区、语言、宗教、城市等众多分支的较完整的学科体系。对于这些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变化、规律的研究不仅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特定的知识生产,而且在研究过程中形成了可供区域国别研究使用的众多理论。这些理论包括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区位论、空间聚集、地域分异等理论。正是基于以上理论和研究对象的全覆盖研究,地理学者对区域国别的掌握不仅体现在某一领域、某一方面,而且是全方位、基础性的,体现了地理学对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生产的综合性、区域性和交叉性。
但不得不承认,地理学学科研究本身也受限于自身学科所研究的问题和所建立的理论、方法。地理学分支人文地理学虽然也研究政治、宗教、语言、经济、人口等相关的主题,但是并不参与对这些主题本身的研究,而是集中从空间视角对其开展研究,揭示地理对人文现象的分布、扩散和变化的影响。这就使得地理学的研究具有局限性,得出的结论也具有相应的不足,需要在更加广泛的学科交叉中完善对区域国别整体性、系统性和集成性的研究。因此,只有真正打破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多学科交融互鉴,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区域国别研究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不只是地理学学科参与区域国别研究,还要真正从学位授予上吸纳地理学,特别是在区域国别学的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中吸收地理学的相应学科和相应教师。唯其如此,才能推动区域国别学的大交叉、大跨越和大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地理政治学更生与区域国别研究
王存刚
人类是生活在特定空间中的,并以空间作为发展和进步的条件。按照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阐述的观点,“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时间以外的存在像空间以外的存在一样,是非常荒诞的事情”。换言之,空间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人。而按照列斐伏尔在《空间与政治》中的表述,空间是被生产出来的,具有政治性和战略性。基于上述情况,空间与地理政治学产生关系,前者的演化造成了后者的更生。
地理政治学更生
从理论发展史看,人类空间意识的生成特别是空间思维的运用,产生了研究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形成与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自然地理学。而民族利益或国家利益的现实考量,特别是技术变量的引入,则促生了地理政治学,其中一个重要分支,就是产生严重消极影响因而饱受争议的地缘政治学。无论是思想内涵和价值旨归,还是具体议题和研究方法,地理政治学都与强调权力、凸显利益的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密切关联,并被视为后者的一个子集。而地缘政治学更是抛开一切非物质因素,将国家视为在有限空间中生存和发展的特殊有机体,遵循“适者生存”法则,天然具有让人侧目的强权政治色彩。
与任何人文和社会科学门类一样,地理政治学也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特别是空间生产的结果而不断调整。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延伸到哪里,地理政治学的内涵就扩充到哪里。起初,自然环境产生的硬约束、社会交往和物质生产的技术手段构成的软约束,使得人类实践活动范围仅限于“小小寰球”表面的某个局部,浩渺无极的宇宙空间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之中。正因如此,最初形成的地理政治学其实仍是一种“自然地理学”,仅关注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政治活动的关系。进入20世纪,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对人类政治生活的广泛影响,促使研究者在思考地理与人类政治活动的关系时纳入了“技术”这一重要变量,由此导致“经典地理政治学”的诞生。但这门新兴学科仍然只是将地球空间看作人类政治行为赖以发生的前提,其研究目标则是“揭示出历史上反复出现的国际政治行为的(地理)空间模式”。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高歌猛进、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的持续加深与“地球村”意识的悄然生成,经典地理政治学在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以及理论表达等方面均程度不等地面临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批判理论大行其道的氛围中,“批判地理政治学”问世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运用“批判”这一思想利器,对那些体现权力政治逻辑的既有地理政治话语进行文本解构和话语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揭示那些在历史上曾经产生重大影响的地理政治话语背后所隐含的权力关系。批判地理政治学与经典地理政治学虽存在不少差异,但在学理上相辅相成,彼此关系遵从理论发展的基本逻辑。
作为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生命体,人类从来不会停止探索未知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止空间的生产。而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传统空间的压缩或重构、新空间的不断生成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日趋扩大,由此导致地理政治学从内涵到样态的不断更生。就实体空间而言,横向上从南极到北极,纵向上从深海到太空。就虚拟空间而言,从互联网到元宇宙。拥有可预见边界因而相对稳定的实体空间与无法预知边界因而仍在持续发展的虚拟空间,呈现异常多元而极端复杂的特征。海洋政治学(Ocean Politics)、网络政治学(Cyberpolitics)、天缘政治学(Astropolitics)乃至新边疆政治学(New Frontier Politics)等概念或学科先后诞生,深海政治、智缘政治以及生态安全、极地安全、太空安全等新研究领域陆续出现。有学者甚至提出了“宇宙政治学”这一极具冲击力和包容性的崭新概念,意欲“将人类文明视为一体,放到了光年内思考宇宙文明中间的关系和政治”;呼吁学者们“敢于畅想未来,进行前瞻性的思考假设,用坚实的逻辑遨游可能性的多重宇宙”。上述这些次生概念或次生学科显然都与空间演化有关,并从学术角度表征着空间演化。但无论如何演化,这些空间都以人为主体,关涉人类活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总而言之,今天的地理政治学,已经不复此前的狭隘内涵和单调形态,俨然成长为包含众多子学科的复杂学科群。对这一学科群内涵和样态的理解,应当与时俱进。
地理政治学对区域国别研究的价值
自20世纪末以来,空间问题越来越受到哲学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这与20世纪初科学哲学家们“把研究基盘建立在时间性秩序的概念之上”“由此导致空间相位的性质”形成鲜明对照。空间与地理政治学和近年来在国内学界火爆的区域国别研究密切相关。“区域”与“国别”本来就是具象化的空间概念。进行区域国别研究,逻辑上要求遵从空间研究法则。
第一,区域国别研究需要确立空间意识、运用空间思维。既然空间在现代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并因此越来越受到重视,那么作为与空间有着天然关联的研究领域或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就需要正视这个现实、理解这个现实。缺乏空间意识,没有空间思维的区域国别研究,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作真正的学术研究,或者至多算作前学术或前学科的盲目摸索。当然,这里所讲的空间意识、空间思维,都应是现当代的,即真切反映空间的变化和现状。具体而言,在探讨具体问题时,既要关注研究对象所处的实体空间,也要关注其可能介入的虚拟空间,更要关注两类空间的交互状况,养成在宇宙看空间的意识,在太空看地区、在地区看国家的惯习,在空间中理解位置与关系、运动与互动的能力。在此过程中,要深刻认识空间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深刻认识地区和国家的不平衡性和不平等性。要善于进行比较空间研究,能够展开跨区域、跨国家、跨民族、跨社会、跨文化、跨文明等跨空间意义上探讨,在比较中鉴别,在比较中明理,在比较中知势。
第二,区域国别研究需要掌握丰富的地理政治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任何一种学术研究中,知识和方法一个都不能少。知识靠积累,方法靠研习。掌握地理政治学的知识和方法同样如此。要以人为本,始终着眼活生生的人以及由人与人互动构成的各种样态的社会组织和社会网络。要以发展学术为要,进行宏观研究不凌空蹈虚,进行微观研究不琐碎浅表。要抱持开放包容胸襟,摒弃小手工作坊式的封闭孤立、自足自嗨模式,顺应学科交叉发展、学术融合进步潮流,掌握在多学科间穿行、融多学科于一炉的研究技巧,提升学术合作中的交往能力。
作者系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党与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地理学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王丰龙
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如何平衡一般性和特殊性矛盾是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区域国别学的出发点是形成对特定区域的综合性认识,强调的是特殊性知识。然而,学科建设需要的是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和系统化的培养方案,这就需要一般性知识。地理学作为一门古老的学科,长期将区域作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也具有区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地理学在学科发展过程中,曾经在区域研究方面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但是也曾经面临诸多质疑,甚至出现了“计量革命”。因此,地理学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能够为更好处理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提供镜鉴。
地理学中区域研究的发展历程
地理学者一直重视并不断开展区域研究。17世纪,德国地理学家瓦伦纽斯将地理学划分为研究地理学一般规律的普通地理学(系统地理学)和主要开展区域研究的特殊地理学(区域地理学)。德国地理学家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倡导者,他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论述了地理学的历史、性质、任务、研究方法、概念和思想的构成,认为地理学的任务在于了解“区域”,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和自然的区域性,地理学是一门关于区域分异的科学。法国地理学家白兰士也坚持地理学研究应该集中在个别区域。美国地理学家哈特向在总结赫特纳等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将地理学研究传统概括在“地域差异”的研究范式之下,认为地理学的终极目的是研究不同区域的差异。苏联时期的地理学家巴朗斯基将区域研究比作“地理科学的穹顶”,认为“没有区域研究的地理学是毫无意义的”。帕蒂森则将区域研究归纳为地理学的四大传统之一(其余三个为空间分析传统、人地关系传统和地球科学传统)。
然而,20世纪50年代以来,地理学中注重区域差异的研究范式遭到了批判。最先发难的是美国地理学家舍费尔。在1953年发表的《地理学中的例外论》一文中,舍费尔认为由哈特向等主导的区域研究在强调区域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时所采取的是一种例外主义的视角,所产生的更多是一种描述性的知识而非分析性的解释。他倡导地理学应采取更为科学的分析方法(尤其是定量方法),努力识别出超越具体案例的一般性规律和理论。舍费尔开启了地理学的“计量革命”,此后的地理学者开始更多采用实证主义的分析方法,关注一般性的空间规律,并逐步抛弃了偏重案例研究和区域特征描述的区域地理学。“计量革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地理学,推动地理学更多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和严谨的分析方法(如地理信息系统),并发展了各类部门地理学。
当然,“计量革命”也并未实现地理学的理论化。20世纪70年代开始,马克思主义地理学逐渐兴起,开始反思地理学在推动人类解放、缓解社会空间不平等和改变资本主义积累危机中的作用;人本主义地理学则强调地方背景对人的感知、经验和价值的影响,以及人所赋予地方的意义和情感。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吸纳新兴理论思想和回应全球化等新兴现象的基础上,地理学中逐渐出现了“新区域地理学”。“新区域地理学”通过引入动态、多尺度和网络等视角,更加注重分析性和解释性研究,强调空间过程和区域互动,注重解释区域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及其机制。
地理学学科发展历史的启示
地理学中区域研究的演变对于更好地处理区域国别研究中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矛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首先,区域国别研究应该兼顾区域调查与理论建构,力争实现描述和解释的螺旋上升。区域国别研究的出发点之一就是对区域的深入调查和综合性描述。但是,如何调查?调查什么?调查的资料用来做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必须有理论素养、理论指导和理论导向。此外,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也必须发掘区域调查、形势研判和战略制定的标准化方法和一般性规律。否则,研究不同区域的专家之间难以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专于研究某一区域的学者也不合适培养从事另一个区域研究的学生。
其次,在区域国别研究中要贯彻尺度思维。尺度是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主要指地理现象的空间范围。根据地理学的尺度思维,在进行区域分析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分析尺度,并从全局的、跨尺度联动角度理解区域问题——“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再次,在区域国别研究中要有问题意识和战略思维。区域国别研究往往需要了解区域的各方面信息,这对于研究来说,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往往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地理学在开展区域研究时秉持综合性视角,注重通过对多要素、多尺度格局和关系的分析,识别出最关键的因素;同时,地理学聚焦实际问题(如地缘风险、区域不平衡发展、区域内公共资源配置等),从而将多要素研究聚焦为追求特定解决方案的综合性分析。借鉴地理学的经验,在开展某一区域或国家的研究时,应该首先立足一般性的理论研判,明确需重点解决的问题以及影响区域战略格局的最重要因素,从而有的放矢、抓住主要矛盾、掌握最有价值的信息,切勿沦为简单的游记或地方志记录。
最后,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中,要建设信息整合平台和知识积累机制。区域国别研究是复杂的科学,包含信息收集、综合描述、机理解释、形势预判和战略制定等诸多环节。然而,研究者不可能掌握所有的信息,也不可能精通所有学科的理论。因此,在顶层设计和战略制定中,需要建立一套便于信息共享和情报验证的标准化流程、便于学术交流和咨询讨论。地理学中的地理信息系统及空间分析方法是重要的地理信息整合平台,对尺度、空间等核心概念和理论的定期总结以及对人地关系等地理传统的归纳是加强学科凝聚力和形成学科合力的重要机制,可作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参考。
作者系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报
责任编辑:汪书丞
新媒体编辑:宗敏
如需交流可联系我们
点个“在看”不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