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全重”)重组建设是国家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重大举措,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措施。自2022年启动重组工作至今,北京大学在全重的建设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为更好地推进全重建设和发展,2025年1月9日,北京大学召开全重建设座谈会。座谈会由党委常委、副校长张锦主持,学校全重负责人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座谈会现场

张锦介绍了会议背景和目的,希望各全重负责人围绕如何高质量推进全重建设、实现全重预期任务目标建言献策、集思广益,共同为全重未来的运行与发展明确思路和方向。科学研究部基地建设办公室主任陈健汇报了北京大学全重的建设情况和下一步工作重点。核物理与核技术全重主任高原宁院士、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重主任王润声教授、基因功能研究与操控全重主任瞿礼嘉教授等全重负责人依次发言,交流全重建设经验、分析问题与挑战、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

部分北京大学全重/国重实验室介绍

根据公开渠道,搜罗北京大学全重/国重实验室介绍,供大家浏览。


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核物理与核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前身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核技术学科可以追溯到1955年建立的我国高校中的第一个核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原为北大物理研究室),数十年来已经为国家培养了五千多名高级人才,在历届毕业生中已产生了11位两院院士。1990年北京大学重离子物理国家教委开放实验室正式成立,后更名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07年经过严格评审由国家科技部批准筹建“核物理与核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并于2009年通过验收正式挂牌运行。

实验室依托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核技术及应用、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和高能量密度物理五个学科,其骨干力量主要来自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重离子物理研究所和理论物理研究所。依据核科学的国际发展趋势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实验室确定了放射性核束物理、强子物理、先进粒子加速器技术和核技术应用四个研究方向。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成立于1985年,是我国药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国家药学领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依托于北京大学而建设,根植于具有多学科综合优势的北京大学,其自由探索和特色化发展的学术传统是实验室发展的源动力。

实验室总体定位于探索药物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以及未来可能成为治疗药物的源头发现,围绕天然产物复杂成分成药性的基础科学问题和内源性物质发挥治疗功能的仿生关键技术瓶颈开展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实验室以药学学科为龙头,化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以及临床医学等相关学科为依托,整合北京大学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通过承担国家重大科学项目和多学科交叉研究,建立对药物源头创新具有引领作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策略。

目前,实验室有院士4人,中组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等高层次人才75人次,国家重大重点项目973、863、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及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国际合作专项等首席科学家50余人次。学术大咖云集,领军人才荟聚。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1990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拨款开始建设,1992年通过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验收通过并正式对外开放。实验室发展的主导思想是:研究时空尺度变化时介观物理新现象及新规律,加强小空间、短时间尺度物理过程理论方法创新和测量手段的发展。注重学科交叉,推动人工微结构和介观物理的研究手段和观念在生命科学、能源以及各种应用学科延伸。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做到既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贡献,又要在基础科学的发展上作出贡献。

实验室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建设有明显介观物理研究特色、光学与凝聚态紧密结合的研究基地,深入开展介观物理中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应用前沿问题的研究。结合介观物理研究前沿科学问题和所承担的国家重大计划和任务,形成了三个重大研究方向,分别为“介观光学与飞秒光物理”、“介观体系凝聚态物理与器件”和“介观物理交叉与重大应用”。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是著名科学家、原北大校长周培源先生的支持与倡导下,于1995年底通过科技部验收而正式成立的,具有光荣的学术传统。周培源先生作为国际湍流研究的开拓者上世纪40年代就在湍流理论方面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建立了具有国际影响的湍流中国学派。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北京大学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形成了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湍流研究机构,被国家基金委授予“创新研究群体”称号。为了在更高层次上寻求湍流问题的突破,在交叉前沿科学领域开发新的学科生长点,深入发展非线性科学与复杂系统科学,2001年报科技部批准,实验室更名为“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室定位于湍流和力学复杂系统的基础研究;研究方向为湍流基础与应用,复杂流动,以及复杂系统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目标为立足湍流和力学复杂系统学科前沿,面向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的重大需求,为解决工程实际中与力学相关的核心技术难题,作出基础性的贡献。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原名蛋白质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87年1月,1990年9月通过国家验收,开始正式运行并向国内外开放。已故知名生物物理学家顾孝诚先生为第一届实验室主任(1987-1994),已故知名生物化学家张龙翔先生为第一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章良/顾孝诚先生分别为第二届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2002)。朱玉贤院士/许智宏院士分别为第三届实验室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2003-2017)。瞿礼嘉教授为现任第四届实验室主任,赵进东院士为学术委员会主任。前几次评估,实验室一直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01-05那次评估还被自然科学基金委作为标杆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64人,其中教授或研究员38人、正教授级高工1人、副教授或副研究员7人,有中科院院士2人、美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1人、国家973项目(含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9人。

实验室定位:根据国家基础研究发展的需要,立足于国际学科发展的先进理论和技术前沿,以模式细胞、重要农作物和模式植物为材料,以基因与蛋白质结构功能研究为出发点,开展大分子结构与功能关系、植物发育与功能基因、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以及生物信息与基因演化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推动本领域基础研究源头创新,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年来重点实验室的科学研究连续取得突破,成果发表在Nature、Cell、Science、Nature Genetics、Nature Biotechnology等国际顶级学术杂志上。在2011-2015年评估期内,共发表296篇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单位的SCI收录科研论文,影响因子9以上的SCI收录论文共71篇,其中Cell (3)、Nature (1篇)、Science (1篇)、Nat Biotechnol.(1篇)、Nature Genetics(2篇)、Nat Methods(1篇)、Annu Rev PharmacolToxicol. (1篇)、Nat. Cell Biol. (1篇)、Nat. Struct. Mol. Biol.(2篇)、Annu. Rev. Plant Biol. (1篇)、Nat. Chem Biol. (2篇),总影响因子达到2086,均篇SCI影响因子达到6.79,上述数据相比前上一个评估期(2006-2010年的平均影响因子为3.6)有极显著提高。

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始建于1991年。现任实验室主任为严纯华教授,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为中科院院士徐光宪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为中科院院士黎乐民教授。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30人,包括中科院院士徐光宪、黎乐民、黄春辉和高松教授,长江特聘教授3名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

实验室在研究工作、团队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与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1999年和2004年全国化学化工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评估中连续获得优秀实验室称号,已成为我国无机化学和稀土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近年来,实验室在稀土分离化学及应用、分子基功能材料和碳基纳米材料等领域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黄春辉、顾镇南和高松教授领导的项目分别荣获2003、2004和200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徐光宪和黄春辉院士分别荣获了2005年度何梁何利科技成就奖和科技进步奖,徐光宪院士还荣获了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一批青年学术骨干迅速成长,获得了包括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荣誉,严纯华教授组织的“稀土功能材料化学”团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连续资助。

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前身是北京大学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基于硅微电子工艺的三维微纳加工技术、MEMS/NEMS与IC集成设计与制造技术(依托北京大学)和非硅基准LIGA微纳加工技术(依托上海交通大学)三大方向的研究。2012年,明确北京大学为主依托单位。

实验室北京大学部分主要从事微纳加工技术、微纳米器件和集成微纳系统研究,在硅基微纳机电系统(M/NEMS)关键加工技术和成套工艺、先进材料加工工艺、设计方法学、工艺建模与仿真、M/NEMS /IC单片集成技术、微纳跨尺度加工技术、惯性器件及系统、射频器件及系统、光学器件及系统和生物器件及系统等方面均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近三年来,实验室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种国家级科研项目124项。实验室与国内外研究与应用单位大力协同、开展多层次的合作研究,技术成果在国民经济与国家重大工程得到多次应用;为70余个合作伙伴的400多个器件研制和500多项关键工艺研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近十年内,实验室的惯性器件制造工艺已向产业界实现技术转移;所研制的高精度辐射探测器打破国际禁运,已在北斗、资源等多颗卫星上使用;成功开发出耐受500oC的高温传感器;向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提交了来自中国MEMS行业的首个国际标准(共性技术);作为首席单位,承担国家重大安全计划(973),并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块十层堆叠电互连结构。近十年内,实验室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2006年、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2008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2007年、2009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5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7年)。

目前,以王阳元院士、黄如院士为领军人物的实验室科研人员43名,7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实验室具有国际一流的硅基微纳加工平台、MEMS/NEMS与IC集成设计平台,超净间1500平方米(含百级150平方米),150余台套硅基微纳加工工艺和检测分析设备,资产总值逾亿元人民币。一批国内首次引进的工艺设备使我国具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CMOS/SOI电路、硅基M/NEMS器件与微系统的研究环境。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由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两所国内一线高校的优势力量,聚焦系统智能化、微型化的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共建了超3800平米的超净空间,设备固资保有超亿元。成立20多年来,在国际MEMS顶级年会发文百余篇,领域权威期刊发文量长居前列,在国内国际相关技术领域拥有重要的学术地位。

于此同时,拥有多项自研MEMS标准工艺及国际标准,为全国百余家单位提供万余批次、逾15万片加工服务,关键技术成功转移至国内重要工业部门,研制出多项自主可控的核心器件与微系统、有力支撑我国科技重大工程建设。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奖励7项,是我国的重要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前沿创新基地、高质量人才培养基地、高水平交流合作中心、技术孵化和工艺服务平台。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整理自“北京大学”,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